陸茵

陸茵

陸茵,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我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與工程研究所)高分子及複合材料事業部兼職導師,2005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員、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人員。1986年和1989在浙江大學化工系分獲學士和碩士學位,2003年獲浙江大學工學博士學位。

基本信息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

陸茵,女,主任醫師,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兼任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杭州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杭州市醫學會副秘書長。

1982年12月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長期從事臨床兒科工作,2000年晉升為主任醫師,1999年至2004年曾任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教科副科長、醫務科副科長、科長、院長助理等職務,2004年7月任副院長。擅長兒童保健,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及影響因素、小兒學習障礙及小兒注意力障礙、多動綜合症方面有一定經驗。2.寧波大學 研究員

寧波大學研究員

陸茵,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我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與工程研究所)高分子及複合材料事業部兼職導師,2005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員、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人員。1986年和1989在浙江大學化工系分獲學士和碩士學位,2003年獲浙江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浙江省教育廳、寧波市科技局項目等,主持橫向項目多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授權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20餘篇。主要從事膜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氣體分離膜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微孔膜、超濾膜的製造技術和成膜機理,聚偏氟乙烯膜的親水化改性技術等。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聚磷腈類氣體分離膜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陸茵, 女,1963年7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藥理專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01獲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藥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南京大學國家模式動物遺傳研究中心博士後,2006年至2007年美國哈佛醫學院,高級訪問學者,開展腫瘤血管生成及腫瘤轉移相關的合作研究。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藥學系系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三級實驗室”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評估專家,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科技成果評審專家,國家衛生部基本藥物評審專家,國家食品保健品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北京市自然基金評審專家。江蘇省方劑研究重點實驗室效應及配伍規律學術帶頭人、江蘇省藥理學會理事、江蘇省細胞與發育學會理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江蘇省“333工程”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已完成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活血化瘀治則影響腫瘤轉移的機理研究》、《活血化瘀中藥對腫瘤血管生成的影響研究》等6項課題,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益氣清熱活血法逆轉胃癌癌前病變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原花青素癌化學預防及其作用機理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近年來,共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在國家及省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SCI 12 篇。參編論著8本,其中參編著作《中藥藥理實驗方法學》獲全國優秀圖書一等獎,《中藥藥理實驗》獲全國高等院校優秀教材優秀獎。近年來發表方向相關文章30餘篇,

研究方向:1)從抑制腫瘤新血管生成的角度探討活血化瘀藥對腫瘤轉移的影響;2)從分子及腫瘤細胞的微觀運動進一步說明活血化瘀藥影響腫瘤轉移的分子機理。

我們在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活血化瘀治則對腫瘤轉移的影響》資助下,建立了多個體外三維的血管培養模型,成功誘導了從內皮細胞到血管的形成。並利用Matrigel Plug等方法建立了腫瘤體內血管生成的模型。開展了活血化瘀藥對腫瘤血管生成及血管生成擬態方面的研究,以及影響腫瘤血管生成有關基因的表達;並用螢光蛋白標記腫瘤細胞建立腫瘤轉移模型,觀察藥物的影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6年在美國大學哈佛醫學院作為高級訪問學者進修期間,主要從事腫瘤血管形成、活血化瘀藥等及有效成分對腫瘤血管抑制作用的合作研究。

主要社會兼職: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審評專家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評估專家

3) 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評審專家

4) 教育部科技成果評審專家

5) 國家衛生部基本藥物評審專家

6) 北京市自然基金評審專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