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橋謀殺案

陸橋謀殺案

《陸橋謀殺案》是推理小說的顛覆之作,全球銷量逾百萬冊,首次推出中文譯本,“福爾摩斯學之父”羅納德·A.諾克斯,向偉大的偵探歇洛克·福爾摩斯發出挑戰。一具屍體跌落陸橋,福爾摩斯式的偵探第一時間趕到。但比較麻煩的是,一共來了四位福爾摩斯……在這部小說中,曾經是推理小說忠實擁躉的諾克斯把推理小說當時所處的窘境以搞笑的形式展現了出來。“推理何用”——這個對於推理創作者和閱讀者來說都很深刻、很嚴肅的命題在四位“福爾摩斯”一連串哭笑不得的推理中被提了出來。

基本信息

陸橋謀殺案

作 者: (英)諾克斯 著,張志軍 譯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字 數: 120000
版 次: 1
頁 數: 208
開 本: 大3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2254954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小說 >> 偵探/懸疑/推理
定價:¥20.00

編輯推薦

推理小說的顛覆之作,全球銷量逾百萬冊,首次推出中文譯本,“福爾摩斯學之父”羅納德·A.諾克斯,向偉大的偵探歇洛克·福爾摩斯發出挑戰,遊戲式的經典,經典中的遊戲。
一具屍體跌落陸橋,福爾摩斯式的偵探第一時間趕到。但比較麻煩的是,一共來了四位福爾摩斯……在這部小說中,曾經是推理小說忠實擁躉的諾克斯把推理小說當時所處的窘境以搞笑的形式展現了出來。“推理何用”——這個對於推理創作者和閱讀者來說都很深刻、很嚴肅的命題在四位“福爾摩斯”一連串哭笑不得的推理中被提了出來。

內容提要

故事開始,四位偵探便一起亮相(四大名捕——這本身就是一種顛覆)——他們都是推理愛好者,都是福爾摩斯的信徒——一個最突出的特徵就是他們都是福爾摩斯為無能之輩!在這四個紳士看來,他們只是缺少一個機會,如果有一具屍體出現在面前,他們任何一個人都會做得比福爾摩斯更出色。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一天,一具屍體從高爾夫球場邊的鐵路橋上跌落,四位福爾摩斯爭先恐後地趕到了現場……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帕斯頓·奧特韋萊高爾夫球會所
第二章 深草區
第三章 拼接事實
第四章 無盡的線索
第五章 鐵道勘察
第六章 戴夫南特先生的行蹤
第七章 卡麥可的想法
第八章 警方調查和一條新線索
第九章 生動的照片
第十章 書本要比女士易於溝通
第十一章 葬禮與守夜
第十二章 鋼琴伴奏下的搜尋
第十三章 暗道里的人
第十四章 追捕的意外結局
第十五章 戈登逮住機會進行哲學探討
第十六章 里夫斯答應全力而為
第十七章 乘哪趟火車?
第十八章 福爾摩斯的方法
第十九章 莫當特·里夫斯自言自語
第二十章 最後的證據
第二十一章 小測試
第二十二章 大霧中
第二十三章 里夫斯違背諾言
第二十四章 戈登富有哲理的寬慰
第二十五章 令人沮喪的事實
附錄一
附錄二

前言

信仰對於一個人有多重要?比至關重要更重要。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那么信仰是可以決定性格的。越是天才式的人物,信仰的作用越是舉足輕重。萬事如此,推理小說更是如此。推理圈內的大師有不少,但能稱為“天才”的卻寥寥無幾。很幸運,在推理小說處於崛起的關鍵階段,有一位叫做羅納德·A·諾克斯的天才出現了。
諾克斯出生於一個富足的宗教家庭,父親是曼徹斯特的主教大人。諾克斯理所當然擁有宗教信仰。但問題在於,父親老諾克斯是英國國教主教,而令年輕的小諾克斯神往的卻是羅馬天主教會!沒人能說清在國教環境裡長大的諾克斯為什麼會滋生出如此“離經叛道”的信仰,也許是父親過於嚴厲,也許是“物極必反”的必然作用,也許是因為諾克斯畢業於那座該死的牛津大學……反正,諾克斯的宗教信仰把自己赤裸裸地擺在了整個家族的對立面。
每天以勸說別人加入英國國教為工作的老諾克斯自然不能容忍親生兒子的“背叛”,而“懂事”的兒子也沒有讓父親過於為難——諾克斯非常乾脆地宣布和整個家族脫離關係。從此,父親的榮耀、父親的財產以及父親本身,和諾克斯再也沒有扯上半點關係。一九一七年加入天主教會的諾克斯因為出色的才能和“破釜沉舟”的忠心,很快便得到了羅馬教皇的賞識。一九一九年,諾克斯成了教皇的第一助理,官方稱謂叫“諾克斯主教大人”。
按常理分析,以“背叛”整個家族為代價換得的天主教榮譽,應被諾克斯視為生命。如果真是這樣,諾克斯也就不會擁有今日在推理領域的地位了。一九二五年,主教大人靈感突至,揮筆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推理小說《陸橋謀殺案》。這部“遊戲之作”雖然被一些評論者評價為“情節拖沓,構思離奇”,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它的熱賣。《陸橋謀殺案》以幽默的風格、絕妙的布局,確立了諾克斯特有的推理創作風格。
諾克斯受此鼓舞,推理創作的“欲望”一發而不可收拾。他先後創作了《三個水龍頭》、《閘邊足跡》《筒倉陳屍》、《死亡依舊》、《雙重反間》等推理小說,部部皆為經典的古典本格推理大作。而他筆下塑造的“難以形容”保險公司調查員麥爾斯·布萊頓則成為整個推理小說歷史上最經典的偵探形象之一。
不管怎么說,推理小說在世人心目之中始終難改“小道”的地位。而在以正統、嚴肅、正大光明著稱的羅馬教會眼中,推理小說更是永遠不應該和神職人員扯上關係的。諾克斯創作的推理小說接二連三的熱賣,讓很多教會中人大呼“人心不古”。但礙於諾克斯的才華和地位,也不便和這位大人鬧翻。
但“無法無天”的諾克斯在一九二八年做出了一件讓教會無法容忍的“罪行”——他居然代替上帝,撰寫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十誡”!偉大的“十誡”,是只有上帝才有權制定的!即使是摩西一般賢明的人物,也只能手捧“十誡”,亦步亦趨地領著苦難的同胞走出埃及;而諾克斯居然敢以“十誡”的形式闡述推理小說的創作規條,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的!
在諾克斯之前,推理小說創作處於一種“無組織、無紀律”的階段。雖然也誕生了許多偉大的作品,但基本上屬於自髮狀態。是諾克斯大人第一次從理論上闡明了推理小說的創作規則,將這一文學形式規範化。如果說埃德加·愛倫·坡告訴了世人推理小說是什麼,那么諾克斯就是第一個告訴人們推理小說應該怎樣寫的人。
“不能藉助超自然力”、“不能杜撰不存在的毒藥”、“不可以監守自盜”、“助手智商不能高於常人”、“不能在無預告狀態下使用雙胞胎”……如果沒有美國的史密斯博士制定的最初的十三項籃球規則,那么今天我們看到的就不是NBA而是十人群毆;同理,如果不是諾克斯寫出了“十誡”,也許今天的推理小說會像《封神演義》一樣變成神仙鬥法式的神怪小說,會像《弗蘭肯斯坦》一樣變成人造人式的科幻小說,會像《魔戒》一樣變成魔法傳說式的玄幻小說……總之,如果沒有“十誡”,推理小說的今天是不可想像的。
但天主教會顯然懶得站在推理文學的角度上讚嘆諾克斯的不朽貢獻。他們除了覺得這位主教大人罪該萬死之外,沒有意識到“十誡”的任何價值。在教會的重壓之下,諾克斯不得不放棄了推理小說的創作和研究。可以說,他因為推理背叛了教會,又因為教會背叛了推理。

書摘插圖

第一章 帕斯頓·奧特韋萊高爾夫球會所
萬物皆有用途。死去的動物們滋養著植物王國,蜜蜂在廢棄的郵筒里安家,遲早,會有人發現兵工廠的用處。這片古老的大英國協宅第,在今天英雄輩出的英格蘭人的心目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令人矚目的聯排房屋,不快地目睹著世俗的遊客們從公路幹線下駛到鄉間的林陰道,在宅第間的小路上來回穿行,繼而又沖回公路幹線。這些路曾是家族私產,但該家族以此地生活費用昂貴為理由離開了,房屋中介公司對這樣不高明的藉口一笑置之,不以為意。房子雖說是一堆廢墟,但卻可以在庭園外建一個高爾夫球場。數世紀以來,這片土壤嘲諷著持犁的農夫,如今用鐵頭球桿擊碎了頑固的供奉制度(定期向牧區教掌交納歲入),不過,密植的草場恢復了土地往日的柔軟和優雅。也許,昔日的幽靈會遊蕩在球場上,但是高爾夫球可以擊穿它們。
帕斯頓·奧特韋萊(別置疑作者,第二個詞沒什麼特殊的含義)地區似乎格外符合物竟天擇的自然之道。龐大的義大利風格的建築群,由貴族奧特韋萊十五世創建(早年他明智地出售了南海公司),也是其主人偉大功勳的紀念碑,在十九世紀末的一場持續一整夜的大火中焚毀。當地消防隊對大火的救助,精力過人,但卻考慮欠周。由伏爾乾開始的災難,阿科洛厄斯把它變成了一場浩劫。如今,建築還在,內部構件裸露,牆上的壁紙蕩然無存,大理石雕像羞愧地面對路人,活像是一座內部陳設可以一覽無餘的“玩具屋”。如果說,建築主體的灰色泥牆表現了主人審慎的處事態度的話,那么槍彈和火藥的儲藏室則見證了其先祖的勇猛。那些可憐的房屋,如今已不再能夠向我們講述更多的秘密了。花園裡,腐敗像瘟疫一樣蔓延——雜草越過了小徑,攀爬上了廢棄的欄桿;一些耐寒的花木依然盛開,大半卻被蔓生的雜草覆蓋,如同一位古老國度的倖存者,身份高貴
卻衣衫襤褸。奧特韋萊家族從未打算重建此宅,他們謹慎地隱退到庭院另一頭的一幢老莊園裡——非磚木結構的房屋,那是一百五十年來一直為家族寡居人士留存的“樂園”。曾幾何時,這座不再顯赫的宅子被估價甚高,於是奧特韋萊家族出售了它。
不必為帕斯頓·奧特韋萊家族痛惜,因為這片領地的高貴與高爾夫球運動一樣備受爭議。由於鐵路交通順暢,一個積極進取的高爾夫球會所,為鄉村孤寂的氛圍帶來了一絲城鎮的氣息。現在,只用一個小時,便可從倫敦抵達此地。如果該會所不是實行會員制的話,兩者之間的路程花費還可以縮短十五分鐘。獨幢小屋雨後春筍般地在周圍生長起來,每一棟都帶有車庫和檯球遊戲室。三四十幢小屋均出自一位建築師之手,外部全是粗泥牆、紅磚瓦,內部格局則千變萬化。位於大教堂、市政廳和廣場等建築中央的是奧特韋萊家族宅院,現在的高爾夫球會所。高爾夫球協會以他們所理解的與主體建築相同的風格,大規模地擴建此宅,儘管木材在潮濕的天氣里質量下降,會發生翹曲等問題,但擴建的部分仍然毫無爭議地採用了磚木結構。當然,如今它不僅是一家會所,也是一家昂貴的酒店——如果可以把它叫做酒店而不是僧侶居所的話。因為,居住在這些“令人愉快”的房間裡的房客,目的只有一個——打高爾夫球。一天兩次遊走在高爾夫球場,一派本篤教會的嚴肅與刻板,但全都氣定神閒。晚上,則聚集在月光下,談論他們神秘的宗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