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師道

陸師道

陸師道(1511年~1574年),字子傳,號元洲,改號五湖,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人。嘉靖十七年(1538 年)進士,歷官工部主事、禮部主事、尚寶司少卿。師事文徵明,工小楷、古篆,著有《左史子漢鐫》、《五湖集》。 (概述圖片來源:清·孔繼堯繪《吳郡名賢圖傳贊》道光九年刻本 )

基本信息

簡介

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約生於明武宗正德五年,約卒於神宗萬曆元年,年六十四歲。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就職於禮部。不久以母老請辭歸鄉。家居十四年師事文徵明,詩、文、書、畫所謂文氏四絕,並能傳達室之。山水淡遠類倪雲林,精麗者不減趙孟頫。尤工小楷、古篆,全得麻姑壇法,而以色彩傅之,遂為一時書家冠。後乃復起,累官尚寶少卿。著有《五湖集》、《左史子漢鐫》等傳於世。

有子陸士仁,曾大量偽作其父書畫。其女陸卿子,亦工詩畫。

詩作選摘

【秋夜獨坐】

寂寂復寥寥,寒燈掛環堵。犬吠何處村,蟲喧今夜雨。

【晚過治平】

修竹藏精舍,香林繞化城。窗中九峰秀,門外五湖平。

綠樹涼雲合,丹楓夕照明。祗緣山太靜,易得感秋聲。

陸師道石刻像 陸師道石刻像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諸公登郊台觴治平寺竹下待月行春橋夜泛胥門作】

闔閭城西佳山水,況復秋清風日美。百斛遊船穩於屋,錦帆瑤席空明里。

黃山西轉古橫塘,五塢雲深盤上方。飛橋連跨石湖口,螭影相銜明鏡旁。

夕陽把酒郊台上,峰色湖光回相向。表里河山憶伯圖,逶迤巒嶺開行障。

白雲裊裊紫薇村,湖光盪薄入瑤樽。夕霏掩隱梵王閣,松逕行穿山寺門。

山僧不歸鐘磬隔,桐竹虛堂翠光射。疏影低搖醽醁寒,玉人笑倚琅玕碧。

可憐落日情依依,空林棲鳥催人歸。蘭舟不解惜清夜,坐待圓景升宵暉。

胡床醉劇金鰲背,徙倚憑欄酒頻酹。薄雲灝氣互吐吞,坐看東天尚蒙昧。

須臾光射靈虛宮,玉盤飛出滄海東。金波奕奕掣千電,彩雲皎皎騰雙虹。

時時清漢微氛度,隱隱冰輪馳薄霧。掩抑徘徊未全露,靳取清光照歸路。

畫鷁翩翩凌廣寒,俯看碧浪躍銀丸。百花洲邊花色晝,花中樓閣明朱欄。

此時杯行何足數,歌聲遏雲酒如雨。庾公長嘯興不淺,阮籍沈酣狂欲舞。

莫愁露濕紫綺裘,月光常隨青翰舟。君不見胥門抉目郊台圯,何不清霄秉燭游。

代表畫作

陸師道 陸師道

【名稱】明 陸師道 喬柯翠林圖


【年代】明代
【簡介】立軸,絹本,設色,縱174.8厘米,橫98.2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畫群峰蒼翠,山穴幽岩,小橋流水,雲煙吞吐,氣象萬千,神韻清遠。有一寬敞堂屋,依山傍水而築, 前後喬柯翠林,松柏盤曲。亭內有人憑案端坐,有人肅穆侍立,各具神態。全圖用筆工整,設色精工,風格淡遠秀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