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鞏蓀

陳鞏蓀

陳鞏蓀,1937年6月出生,浙江省黃岩市人.畢業於原南京醫學院醫療系。教授,主任醫師。曾任南京醫科大學針灸教研室主任、南醫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江蘇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等職。目前仍兼任江蘇省重點針灸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耳穴診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理事、江蘇省康復醫學會理事等職。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1960年畢業於原南京醫學院醫療系。教授,主任醫師。1987-1998年間曾任南京醫科大學針灸教研室主任、南醫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江蘇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等職。目前仍兼任江蘇省重點針灸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耳穴診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理事、江蘇省康復醫學會理事等職。學生時代就對針灸感興趣,1959年就負責開設了耳針門診。1960年畢業後不久即由內科醫師改行乾針灸。1976年離職西醫學習中醫一年。40年來一直從事針灸的醫、教、研工作。六十年代初設計生產了第一隻袖珍石膏耳穴模型、1965年編寫的《耳針手冊》,於1968年印發全軍,成了文革期間廣為流傳的耳針教材。1973年負責編印國內外第一本《耳針文獻目錄》,為後來的耳針研究提供了方便。

人物成就

幾十年來在考證耳針歷史、發掘古代經驗、充實和修改耳穴圖、開展耳針麻醉研究、針灸臨床治療、耳穴的電特性研究、耳穴單穴研究、參與起草《耳穴國家標準》、參與WHO《耳穴國際標準化》書面討論、在開展對西醫院校及外國留學生的針灸教學和擴大針灸國際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為“耳針麻醉”和“耳針研究”的主要參加成員之一,1980年曾分別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對科技工作做出顯著貢獻三等和四等獎。近40年來先後在國內外正式出版教材、掛圖,發表《耳針臨床套用》、《論針灸的適應症》等論著計101項,其中在國外期刊或國際針灸學術會議上發表的有32項。先後11次應邀赴日本、義大利、韓國及香港等地講學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他擅從中西結合角度篩選針灸的適應症和治療方法,對面癱、頸椎病、坐骨神經痛、小兒遺尿及針灸戒菸等經驗豐富。能用日語和英語進行診療會話。1984至1986年曾受衛生部派遣應聘為馬爾他共和國針灸顧問,在該國開創了南歐第一個國立醫院的針灸科,受到該國上下的好評。曾獲得衛生部“援外光榮證書”和省“優秀援外醫療隊員證書”及獎勵。1995年被省衛生廳授予“江蘇省名中西醫結合專家”證書和獎章。

優秀專家盤點09

陳逢卓
陳革新
陳國超
陳高春
陳貴祥
陳國創
陳國初
陳國昌
陳桂玉
陳桂餘
陳桂馨
陳桂霞
陳桂然
陳桂蓮
陳桂鈞
陳桂金
陳桂華
陳桂豪
陳桂鳳
陳桂德
陳桂蒼
陳貴子
陳貴忠
陳貴旭
陳貴相
陳貴文
陳貴生
陳貴龍
陳貴孚
陳廣智
陳廣雲
陳廣遠
陳廣源
陳廣義
陳廣緒
陳廣濤
陳廣森
陳廣泉
陳廣寬
陳廣進
陳廣恆
陳廣和
陳廣淦
陳廣福
陳廣發
陳廣存
陳廣彪
陳廣安
陳光珍
陳光有
陳光友
陳光夷
陳光學
陳光騰
陳光淑
陳光勝
陳光瑞
陳光啟
陳光臨
陳光軍
陳光進
陳光潔
陳光分
陳光發
陳光春
陳光燦
陳光拔
陳貫勇
陳貫誠
陳冠雄
陳冠寶
陳官鎖
陳官良
陳官貴
陳關興
陳關明
陳顧鑫
陳谷嘉
陳鞏蓀
陳恭潤
陳功輝
陳功鳳
陳公祿
陳公浩
陳耕燕
陳庚鵬
陳庚柳
陳庚長
陳根元
陳根興
陳根土
陳根生
陳根芬
陳根法
陳根本
陳葛仁
陳葛滿
陳革榮
陳高莊
陳高重
陳高生
陳高敏
陳高康
陳港強
陳剛石
陳剛權
陳剛林
陳富貴
陳富安
陳復有
陳復玫
陳復東
陳阜元
陳甫珍
陳甫新
陳福忠
陳福運
陳福育
陳福祥
陳福申
陳福黔
陳福木奎
陳福明
陳福敏
陳福華
陳福海
陳福廣
陳福寶
陳茀來
陳拂岫
陳伏生
陳伏來
陳夫義
陳夫朋
陳佛贈
陳佛松
陳奉三
陳鳳祖
陳鳳珍
陳鳳雲
陳鳳玉
陳鳳學
陳鳳仁
陳鳳歧
陳鳳蘭
陳鳳軍
陳鳳江
陳鳳海
陳逢凱
陳豐雨
陳奮生
陳肥壤
陳飛堯
陳飛雄
陳芳儀
陳芳蘇
陳鼎益
陳芳國
陳芳德
陳方圓
陳方同
陳方舜
陳方品
陳方成
陳范欣
陳繁勤
陳凡鋒
陳藩福
陳翻身
陳法亨
陳法昌
陳發忠
陳發通
陳發清
陳發明
陳發輝
陳發煌
陳發光
陳發捌
陳爾詔
陳爾秀
陳爾全
陳爾卿
陳爾乾
陳爾民
陳恩忠
陳恩泉
陳恩沛
陳恩蘭
陳恩科
陳鄂元
陳峨樵
陳敦學
陳敦貴
陳敦傳
陳對華
陳端錚
陳端樹
陳棟茂
陳棟良
陳棟傳
陳動飛
陳冬芝
陳冬元
陳冬青
陳冬平
陳冬年
陳冬法
陳東柱
陳東洲
陳東瑜
陳東旺
陳東山
陳東清
陳東林
陳東魁
陳東華
陳東航
陳東成
陳東安
陳定洲
陳定意
陳定星
陳定先
陳定乾
陳定懋
陳芳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