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璧

1951年陳良璧回國,在北大經濟系做教師,任代理系主任。 1941年夏,他帶一個連的部隊阻擊日寇進犯湖北峰口,在陶家壩構築阻擊工事,突然被數倍日軍包圍。 1938年秋,日寇攻陷

河套大學校長

簡 歷

陳良璧,內蒙古綏遠人,少年求學於北京師範大學附中,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經濟系,1944年畢業。三年級暑假坐飛機回老家,在西安剛下飛機就被三青團逮捕,坐牢一年。畢業後,先到重慶,後自費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研究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導師是英國有名的馬克思主義者M.Dobb。1951年陳良璧回國,在北大經濟系做教師,任代理系主任。開始評定職稱時,只評做講師,辭職回到家鄉綏遠,在內蒙古師大教課。曾任河套大學校長(1985-1987),內蒙古政協委員。

代表作品:

抗日烈士

人物介紹

陳良璧(1907—1941年),字連城,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七營鎮八營村柴家梁人。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1924年畢業於黑城鎮固原第二高等國小堂。同年,入軍閥張兆鉀辦的隴東講武堂學習軍事。1926年,加入馮玉祥國民革命第二集團軍,歷任排長、連長。“中原大戰”失敗後,他離隊返鄉。1935年,在楊虎城西北軍四十九旅任連長。“西安事變”後,開赴抗日前線,任一二八師第一團副團長,賓士於江、淮、河、漢抗日戰場,先後參加過保衛上海、南京、九江、武漢等戰役。1938年秋,所在部隊參加了瑞昌、大冶一帶的防守。1941年夏,他帶一個連的部隊阻擊日寇進犯湖北峰口,在陶家壩構築阻擊工事,突然被數倍日軍包圍。因彈盡糧絕,拔槍自盡,壯烈殉國。

主要事跡

1938年秋,日寇攻陷九江,沿長江南北而上,向南京淪陷後的國民黨中央政府所在地武漢進攻。南岸一路的日寇十一軍,沿瑞昌向湖北大冶攻擊前進。參加這一帶防守的一二八師給了敵人有力的打擊,使敵人的攻勢受到嚴重阻滯,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平均每日僅能推進二三公里。在一次橫港阻擊戰中,陳良璧巧妙地將部隊隱藏在一片竹林里,日寇通過時,給予重大殺傷。為了打開通路,日寇先用大炮亂轟,後又在密集火力掩護下發起了衝鋒。陳良璧身先士卒,率領全營士兵憑藉有利地形,勇猛地進行反擊。當他端起一挺輕機槍橫掃敵寇時,腿部中彈,從一個土坎上滾下。但他裹好傷口,繼續堅守了一個晝夜,直至接到命令,才撤出戰鬥。傷好後,陳良璧又重返前線,升任第一團副團長兼第一營營長,駐守在湖北漢水兩岸。
1941年夏,日本侵略者大肆攻擊宜昌,日寇的鐵蹄從武漢踏向洪湖峰口鎮。5月1日,陳良璧帶領一個連在陶家壩構築阻擊工事時,被數倍日軍包圍,防守的全連官兵奮起反擊,但日寇憑藉優勢裝備,輪番衝鋒,在中午時分接近了陣地。此時,陳良璧雖已頭、臂掛彩,當日寇向我防禦工事強攻時,陳良璧依然堅守陣地,他叫護兵曹義(固原西郊鄉飲馬河人)蹲下作為依託,親持機槍向敵人猛掃,敵人的又一次衝鋒被打退了,而他卻腰部中彈,鮮血直流。又堅持了兩個小時後,陳良璧見情勢危急,一面叫曹義退下火線,回營報訊,一面勉勵士兵,與陣地共存亡,以身報國。他指揮士兵,沉著應戰,機智勇敢地消滅敵人120餘人。但因敵我力量懸殊,到午後3時,連傷員在內陳部活著的只剩下30人左右;子彈快打完了,日寇衝進了陣地。當鬼子們狼嚎鬼叫般地逼近時,陳良璧毅然拔槍自殺,壯烈殉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