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篤卿

1930年3月,在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後為紅十二軍)時,調紅三團擔任領導工作,率部轉戰閩西各地。 民國19年(1930年)3月,在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後為紅十二軍)時,調紅三團擔任領導工作,率部轉戰閩西各地。 民國21年(1932年)3月,在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後,他任省蘇財政部副部長。

烈士簡介

陳篤卿(1896-1935),福建省永定縣岐嶺鄉霞山村人,永定蘇區建設和福建省蘇維埃財政工作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6年10月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支部委員,組織和發動農民武裝暴動。1928年6月中旬,參加在陳東嶺頭湖塘國小召開的全縣黨員緊急代表會,參與研究制定永定暴動的計畫。6月30日,奉命率領岐嶺農軍50餘人,參加由永定暴動副總指揮盧肇西領導的“金豐暴動”,有力地策應了永定暴動總指揮張鼎丞指揮的攻打永定縣城的戰鬥。暴動後,隨金豐暴動武裝編入閩西紅軍第七軍十九師五十六團擔任營長。11月9日,出席在古洋召開的金豐中心區委擴大會議,聽取中共“六大”代表、福建省委書記羅明達傳“六大”會議精神。會後,奉命在金豐大山堅持鬥爭。1929年4月10日,為策應紅四軍第一次入閩,組織發動“岐嶺暴動”,4月17日成立岐嶺鄉蘇維埃政府。同年5月,紅四軍第二次入閩打開永定局面,金豐地區革命運動蓬勃發展。7月,在古竹召開的金豐區工農兵代表大會上當選金豐區蘇維埃政府主席。此後,與區委書記陳兆祥一起積極領導金豐地區開展卓有成效的革命和建設工作,取得顯著的成績。1930年3月,在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後為紅十二軍)時,調紅三團擔任領導工作,率部轉戰閩西各地。不久,又隨部編入紅一軍團,轉戰江西,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反“圍剿”戰役。1932年3月,任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副部長,積極協助部長李六如做好全省財政經濟工作,為支援蘇區革命戰爭和經濟文化建設作出貢獻。1934年10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犧牲於長征途中,建國後追認為烈士。

生平經歷

陳篤卿在家鄉讀完國小後,考入汀州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家鄉在“培文館”教書。民國15年(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東路軍入永,在全縣掀起國民革命運動的影響和推動下,他與當地進步青年李卓華、陳兆祥、盧樹藩等,聯繫了下洋的陳正,曾牧村和陳東的盧肇西、盧其中等人,積極參加革命活動,發展農民協會組織,向農民宣傳“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打倒列強”和“打倒封建軍閥”的政治主張,發動農民參加革命鬥爭。民國16年(192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與陳兆祥、盧樹藩一起組建中共岐嶺支部,擔任支部委員,為發動和準備農民武裝暴動做了大量工作。
民國17年(1928年)6月中旬,參加在陳東嶺頭湖塘國小召開的全縣黨員緊急代表會,參與研究制定永定暴動的計畫。6月30日,奉命率領岐嶺農軍50餘人,參加由永定暴動副總指揮盧肇西領導的“金豐暴動”。率部出擊陳東坑、下洋、坪水坑、中坑等反動民團武裝。有力地策應了永定暴動總指揮張鼎丞指揮的攻打永定城的戰鬥。暴動後,隨金豐暴動武裝編入閩西紅軍第七軍十九師五十六團擔任營長。隨後,轉戰平和的蘆溪和本縣的古竹等地打擊反動勢力。11月9日,出席在古洋召開的金豐中心區委擴大會議。聽取了中共“六大”代表、福建省委書記羅明達傳“六大”會議精神。會後,奉命在金豐大山堅持鬥爭。
民國18年(1929年)4月10日(農曆三月初一日),為策應紅四軍第一次入閩的行動,篤欽與陳兆祥、李卓華等再次組織發動當地農軍百餘人舉行“岐嶺暴動”,開展土地革命。17日,成立了岐嶺鄉蘇維埃政府。同年5月,紅四軍第二次入閩打開永定局面,金豐地區革命運動蓬勃發展。7月,在古竹召開的金豐區工農兵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金豐區蘇維埃政府主席。此後,他與區委書記陳兆祥一起積極領導金豐地區開展卓有成效的革命和建設工作,取得顯著的成績。
民國19年(1930年)3月,在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後為紅十二軍)時,調紅三團擔任領導工作,率部轉戰閩西各地。不久,又隨軍編入紅一軍團,轉戰江西,參加了一至三次的反“圍剿”戰鬥,立有戰功。
民國21年(1932年)3月,在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後,他任省蘇財政部副部長。此後,他積極協助部長李六如做好全省財政經濟工作,為支援蘇區革命戰爭和經濟文化建設作出貢獻。
民國23年(1934年)冬,跟隨主力紅軍長征。翌年,犧牲於長征途中,建國後追認為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