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省身傳

陳省身傳

陳省身誕生在中國南方的水鄉浙江嘉興,受秀麗山水之薰陶,又成長於北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天津,得繁華市井之浸染。在貧窮落後的舊中國,陳省身的童年比一般孩子要好些,他自己說“我從小沒有吃多少苦”。但是,他的人生道路卻是“苦”攻數學,寓樂於苦。到了晚年,給孩子的題字是“數學好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陳省身傳陳省身傳

1911年,古老中舊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帝制終於走到了盡頭。10月10日武昌起義,滿清王朝轟然倒塌。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出任共和國的臨時大總統。

國家在變革,中國數學也在醞釀新的突破。1911年的秋天,一位從溫州走出來的青年——姜立夫——踏上了美國郵輪的跳板。這位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數學的領軍人物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也是1911年,10月28日(農曆九月初七),嘉興府秀水縣下塘街的一所陳家宅第,誕生了一個男嬰,他就是日後的大數學家陳省身。

姜立夫和陳省身,中國現代數學大河一個支流的源頭。正是姜立夫,以後成為陳省身走上幾何學研究的領路人。雖然在1911年,他們彼此還不相干。

圖書目錄

第一章幼年時光不做紙鳶兒1

第一節1911年,嘉興1

第二節唯讀過一天國小5

第三節不做紙鳶兒8

第四節“數學好玩”11

第五節算命和圍棋14

第六節“炮船之巧拙,以算學為本15

第二章踏入南開選擇數學19

第一節庚子賠款19

第二節姜立夫到南開22

第三節南開數學之門24

第四節南開師友28

第三章步入清華選擇幾何32

第一節清華機緣32

第二節選擇幾何37

第三節楊武之和華羅庚38

第四節清華數學群星41

第四章負笈漢堡選擇卓越48

第一節漢堡大學數學系48

第二節布拉施克教授51

第三節漢堡學習生涯53

第四節博士學位55

第五節中國留學生的聖地58

第五章追隨嘉當選擇大師63

第一節“歐高黎嘉陳”63

第二節巴黎訪學66

第三節謁見嘉當68

第四節關於布爾巴基學派71

第六章抗戰歲月聯大六年74

第一節抗戰前夕的中國數學界74

第二節輾轉到達昆明76

第三節並不浪漫的美滿婚姻79

第四節上海孤島83

第五節聯大的數學生活85

第六節學生們87

第七章普林斯頓選擇世界90

第一節普林斯頓——世界數學中心90

第二節走向普林斯頓95

第三節普林斯頓的朋友們101

第四節一生最得意的工作108

第八章上海三年代理所長113

第一節1946:上海團聚113

第二節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116

第三節青年數學家的搖籃119

第四節從代理主任到代理所長123

第五節外爾訪華擱淺及其他127

第九章芝加哥十年美國幾何學的復興131

第一節再訪普林斯頓131

第二節M.斯通的堅持134

第三節“微分幾何的新時代開始了”137

第四節微分幾何在美國的復興141

第五節廣泛的學術活動144

第十章伯克利年代幾何學的輝煌147

第一節從芝加哥到伯克利147

第二節美國科學院院士150

第三節交流與合作153

第四節美國數學研究所所長156

第五節沃爾夫數學獎(1983)161

第十一章華人之光物理與幾何165

第一節與楊家的兩代因緣165

第二節復旦縱論“物理與幾何”170

第三節丘成桐175

第四節華人學術圈的朋友們178

第十二章重回中國家和萬事興183

第一節廣泛的國際聲譽183

第二節日本朋友和釣魚島事件186

第三節在北京會見郭沫若院長189

第四節老友重逢193

第五節家和萬事興197

第十三章故園情結最後的事業在中國202

第一節致力於中國本土的數學事業202

第二節陳省身數學獎205

第三節在數學上,中國是統一了208

第四節數學天元基金210

第十四章南開數學所艱難起步214

第一節襁褓中的南開數學所214

第二節南開數學所白手起家218

第三節面向全國的南開數學所221

第四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226

第五節建設21世紀的南開數學所228

第十五章老馬識途做“好”的數學232

第一節在數學上取得“平等與獨立”232

第二節做“好”的數學235

第三節“好”數學的“牌子”會有用239

第四節數學師和數學匠242

第五節數學沒有諾貝爾獎是“幸事”244

第六節“不可以沒有中華文化的涵養”246

第七節芬斯勒幾何251

附論清太宗孝莊皇后254

第十六章“我的六個朋友”258

第一節華羅庚258

第二節吳文俊262

第三節胡國定266

第四節A.韋伊270

第五節P.格里菲思274

第六節J.西蒙斯277

第十七章現代幾何學281

第一節高斯一博內公式的推廣:陳一韋伊理論281

第二節陳一西蒙斯理論288

第三節陳省身談“魔杖”291

第四節陳省身的數學工作293

第十八章跨入21世紀314

第一節跨世紀的“陳省身講座”314

第二節會見中國國家領導318

第三節九十大壽322

第四節新的學術榮譽325

第五節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327

第十九章幾何之家勞碌的晚年332

第一節寧園332

第二節夫人仙逝334

第三節定居天津338

第四節市民生活340

第五節長壽真諦342

第六節學術工作343

第二十章新的坐標:南開國際數學研究中心350

第一節走向國際:“建設21世紀數學強國”350

第二節南開數學所的新坐標352

第三節美國數學科學研究所的擴建和“陳省身樓”354

第四節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樓開工356

尾聲360

參考文獻362

陳省身年譜370

人名索引411

後記440

編輯推薦

《陳省身傳(修訂版)》是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後記

2004年5月,陳省身先生獲首屆邵逸夫獎。為了能趕上9月在香港舉行的頒獎儀式,南開大學出版社加快了工作進程,《陳省身傳》終於在8月問世了。陳省身先生在200本樣書上,簽了名字分送國內外的數學家和朋友們。一本傳記,能夠獲得傳主的肯定,完成它應負的歷史使命,使我們倍感欣慰。出乎預料的是,就在傳記出版的三個月之後,陳先生就離我們而去了。悲痛之餘,也覺得有一份責任。陳先生在生前身後的一些重要事跡,沒有能夠來得及寫人初版。因而期望能有機會再版,加以補充。許多讀者指出了我們的許多不足和錯誤,也鞭策著我們進行《陳省身傳》的修訂。

時序進入2010年。陳省身先生在2011年的百年誕辰時刻即將到來。有的著名出版社和我們聯繫,希望再寫一本關於陳省身先生的傳記。這當然是好事。然而,我們在南開大學出版社已經有過一本了。於是致函胡國定先生請示。胡先生明確說,《陳省身傳》要出第二版,就在南開大學出版社進行。於是,在陳省身數學研究所龍以明所長的積極支持下,並經陳璞女士的同意,修訂工作隨即在秋天啟動。

先是王善平應邀訪問南開一周,聽取了各方的意見。我們熟悉的寧園已改建成陳省身紀念館。陳省身數學所大樓旁邊的墓地正在加緊建設。百年誕辰的盛大紀念活動正在籌備中。本書的出版,也被列入紀念活動的一部分。第二版的修訂,首要的是作補充。靜下心來翻看資料,感到要補充的內容確實很多。陳先生去世前,有小行星命名,接受邵逸夫獎,范曾作畫等。還有證明世界難題的努力。接著便是那令人悲痛的最後時刻的到來。逝世後,則有陳省身數學所的成立,大洋兩岸陳省身數學樓的落成,201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首次頒發陳省身數學獎這些重大事件的發生。這些新增內容都集中寫在最後三章中。

此外,陳先生在美國培養了許多幾何學家,他們的回憶是陳先生數學事跡的重要部分,這次我們也做了補充。陳先生逝世之後,先後有好幾種紀念文集出版,其中記敘了許多感人的瞬間。我們從中採用了一些,特別構成了最後的“上善若水”。郭金海先生著文補充了1946年中央研究院的一些史料,我們也都吸收了。

為了讓讀者對陳先生的數學貢獻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我們專門新寫了第十七章,力求能比較通俗地介紹。當然,對我們來說這是很困難的事情。究竟是否對讀者有所幫助,還有待今後的檢驗。

成文過程中,除第十七章由王善平執筆之外,為了文風一致起見,都由張奠宙撰寫。王善平負責收集整理資料,以後又一起討論修改,終於在2011年3月底完成初稿。送龍以明所長、張偉平教授、沈琴婉教授等南開諸先生審閱。他們幫助我們糾正了許多錯誤,提出了非常寶貴的修改意見。

第二版的修訂工作,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副總編紀益員女士親自負責,工作非常紮實細緻。李冰編輯尤其在文字上作了許多潤飾。作為作者,很感謝他們的幫助。

為陳省身先生這樣的數學偉人寫傳,是我們畢生的榮幸。現在書將付印,是否能反映陳省身先生偉大的一生,心中充滿忐忑。我們希望聽到讀者的評論。

張奠宙 王善平

2011年5月6日於上海華東師大

文摘

第一章 嘉興神童

1.良好的親職教育

1911年10月23日,陳省身生於江南水鄉嘉興的一個書香門第。其父陳寶楨,字廉青,是一位讀書人,15歲中秀才,熟讀孔孟之道,故以《論語》中“吾日三省吾身”給兒子取名。又因陳省身出生那年是辛亥年,故號“辛生”。

陳寶楨是一位謙恭自守而又思想開通的人,雖是清末秀才,飽讀四書五經,可他勇於叛逆朝廷,勇敢地剪掉了辮子,走上開明之路。陳省身興趣廣泛,知識淵博,也得益於父親對他的啟蒙教育。他從小就以父親為榜樣,拚命讀書,好學上進。15歲那年,他考取了南開大學理學院本科,使嘉興出了“一門雙十五”的家庭,一時傳為佳話。

陳省身的母親韓梅則是商人的女兒。外祖父白手起家,在嘉興有好幾家鋪子,雖家境殷實,而韓梅卻始終樸實無華、勤儉持家。陳省身一生淡泊名利,不追逐浮華富貴,想必是受母親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