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弓

陳百弓(1906-1941),原名發鏗,字伯恭,祖籍礬山,出生於福建前歧。福建省立第二中學畢業。1932年到地下黨員王宏文任校長的前歧國小任教,兩人成為至交。1933年,福鼎縣政府擬撤換王宏文,陳百弓發動教師抵制未成,憤而辭職。後到桐山國小任教,並先後主編《福鼎》半月刊、月刊,均被迫停刊。

烈士簡介

陳百弓(1906-1941),名發鏗,號伯恭,福建省福鼎縣前岐鄉溪浦村人。早年同情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編輯《福鼎》半月刊、《福鼎月刊》,抨擊國民黨當局,宣傳抗日主張。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夏天赴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參加訓練班,回浙南特委經平陽縣鰲江時遭當地國民黨警察逮捕解押平陽,以凜然正氣迫使平陽國民黨地方當局釋放。同年9月任中共鼎平縣委統戰部長,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40年10月任中共鼎平縣委書記。其時,國民黨地方當局中的頑固派密謀調集重兵大舉“駐剿”,破壞浙南、閩東的合作抗日局面。陳百弓準確地判斷形勢,及時採取果斷措施,隱蔽保護了大批幹部,扭轉了鼎平革命的危局。隨後在周密策劃、精心準備的基礎上,於1941年4月11日晚率領抗日游擊隊果斷地發動霞關起義,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清鄉”行動。1941年6月18日,陳百弓率小分隊在浙江平陽錢庫桐橋村活動時,突遭國民黨頑固派重兵包圍,在突圍時不幸被捕。他面對酷刑,大義凜然。翌日,在平陽(今蒼南縣)宜山被敵殘殺,英勇就義,時年35歲。

生平經歷

陳百弓祖籍礬山,出生於福建前歧。福建省立第二中學畢業。1932年到地下黨員王宏文任校長的前歧國小任教,兩人成為至交。1933年,福鼎縣政府擬撤換王宏文,陳百弓發動教師抵制未成,憤而辭職。後到桐山國小任教,並先後主編《福鼎》半月刊、月刊,均被迫停刊。1938年1月,應好友鄭丹甫邀請,到閩浙邊省委駐地過春節,受到劉英、粟裕接見。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秋,被派往武漢八路軍辦事處訓練班學習,因局勢緊張折回。9月,任中共鼎平縣委統戰部長。1940年10月,任鼎平縣委書記。1941年2月,章志中被捕,陳百弓組織霞關起義,繳了自衛隊的槍。6月18日晚,陳百弓在桐橋被捕,宜山區長星夜趕去審問,以死亡威嚇,陳百弓怒斥:"廢話!從參加革命那天起,我就做好犧牲的準備。怕死早就不出家門!"次日被殺害於錢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