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田村[安徽祁門縣歷口鎮下轄村]

陳田村[安徽祁門縣歷口鎮下轄村]

陳田村地處黃山市祁門縣西北39公里處,距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牯牛降26公里,與葉村毗鄰,距歷口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交通便捷,具有豐富的農業和林業資源待開發。陳田村轄四個村民組,陳一、陳二、稱陳田,葉家、外程組俗稱焦坑,共3處自然村落,位於安徽祁門縣歷口鎮。 全村總人口441人,勞動力263人,外出務工109人,在家務農的勞動力均從事林、茶葉生產及農田種植、香菇、木耳等多種經營。

基本信息

自然條件

陳田村系皖南山區,生態和林茶資源十分豐富,是林、茶、農副產品開發及生態旅遊發展的理想之地。該村一年四季氣候濕潤,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型,全年平均降雨量1495mm,全年日照1800小時,年平均氣溫18℃,無霜期220天。

經濟概況

全村轄有4個村民組,共有123戶437 人,勞動力267人,外出務工185人,山場面積 2569畝,毛竹420畝,耕地面積365.12 畝,其中:水田面積330畝,旱地35.1畝。村兩委現有成員5人,村黨支部共有黨員10人。全村種植業主要以糧油作物和茶葉為主,糧油作物種植面積321.6畝,茶葉種植面積650畝,養殖業主要是家庭養豬、養雞等居多,部分農戶進行食用菌生產,年產38萬多棒。近幾年,由於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致使本村各項工作發展滯後。

經濟發展

一、陳田村現有毛竹面積320畝,為了充發揮本地優勢,引導帶動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努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充分利用本村的毛竹資源,加快、加大毛竹林基地建設,多方爭取上級各部門支持,以項目帶發展,增加村集體收入。

1、做好全村的毛竹摸底工作,整合各組的毛竹資源。

2、通過成立毛竹合作社,整合全村的毛竹資源。

3、掛靠毛竹生產企業,擴大毛竹種植面積,建立毛竹種植基地,建成百畝毛竹示範園。

二、發展高效生態茶園,通過對老茶園的技術改造和新園無性系茶樹良種苗的推廣套用,來建立高效生態茶園;

一、具體實施計畫:
1、做好全村的毛竹摸底工作,整合各組的毛竹資源。
2、成立陳田村毛竹合作社,組織農戶開展合作生產和聯合經營,由合作社牽頭進行統一作業、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防治,為農戶提供產品行銷服務。
3、建立科技服務體系,邀請縣、鎮林業站技術人員,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建立健全技術檔案、財務檔案。
4、建立激勵機制:在生產中推行行政、技術雙線責任制,在發展中實行以獎代補,調動廣大農戶在生產、經營中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規模經營管理模式。
二、保障措施
目標的實現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完成。要想保證實現規劃目標,要堅決做到以下幾點:
1.要積極主動的爭取上級主管部門、選派單位的指導與扶持,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與管理下實施規劃。
2.要充分做好前期的調查研究,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統籌規劃科學發展,不能因為急於發展就盲目決策。
3.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一步一步地完成既定目標,才能保證總體目標的實現。
4.要堅持充分發揚民主、群策群力,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村務活動

人員設定

根據當前農村工作的形勢和需要,經陳田村黨支部大會討論確定,設立政策宣講崗、文明風氣崗、平安和諧崗和發展帶動崗四個崗位。擔當具體崗位的無職黨員根據自身素質和崗位需要進行選舉產生,現將人員名單公布如下:

政策宣講崗:王進行

文明風氣崗:倪冬蓮、王意蓮

平安和諧崗:王德義、王旺盛

發展帶動崗:王建勝

應急方案

為切實抓好今年“中秋”、“國慶”、“十八大”安全生產救援和治安穩定工作,根據歷口鎮有關檔案精神,特制定本應急方案。
一、成立陳田村安全生產救援、綜治治安工作領導小組,處置在此期間,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後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成員:
組長:歐陽祁盛副組長:曹長東、王成城
成員:王兵成、王茂盛、王春海、王雲霞、程來發、程三茶、王國盛、王建文
安全工作責任人王兵成。
二、通訊聯絡表(詳見值班表)。
三、應急時效:自方案公布起——十一月三十日。
四、工作要求:
1、排查事故隱患,做到生產安全有序。
2、遇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後,立刻上報,迅速採取措施,封閉並保護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和物資、疏散事故危險區域人員,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3、應急救援時效內,小組成員、負責同志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工具暢通。一旦事故發生,立即採取急救措施,並立刻上報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請求支援。
4、假期期間值班人員必須按時到崗。

聯建活動

歷口鎮陳田村黨支部與縣林業公安黨支部在陳田村開展了“迎七一”支部聯建活動。陳田村掛職第一書記就陳田村現狀和支部近期開展的工作做了匯報,縣林業公安黨支部領導江局長就我村現階段工作成績給予肯定,同時在黨建方面的不足之處也給予了指導性建議,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要真正起到帶頭作用。隨後,包村幹部歷口鎮司法所潘所長就我村黨建提了兩點意見,加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提升組織的親和力。黨員們在會上交流、座談,相互學習,江局長又給我們農村黨員上了一堂黨課——五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不僅提升了黨員的理論知識水平,也加深了組織的向心力。

制度建設

黨代表聯絡室工作制度

一、黨代表聯絡室是各級黨代表履行代表職責、聯繫黨員民眾的工作平台。聯絡室為黨代表履行職責提供便利條件,促進黨代表之間的聯絡與交流。

二、黨代表聯絡室定期開放,每次開放時間不少於半天。固定時間安排為每周星期一的8:30—11:3O。

三、黨代表聯絡室實行黨代表輪流駐室接待黨員民眾

四、黨代表根據工作需要,經常性走訪聯絡室所在村的黨員民眾,收集村情民意。

五、黨代表聯絡室安排駐室黨代表接待黨員民眾每年不少於一次。

六、黨代表聯絡室實行回復責任制度。聯絡室負責收集整理黨員民眾向黨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經黨代表簽名同意後分送有關部門辦理,跟蹤落實辦理情況,並定期向黨代表和黨員民眾反饋。

七、黨代表聯絡室配備2名聯絡員,負責做好聯絡室的日常工作。

八、上級黨委組織部門負責對黨代表聯絡室進行檢查指導,適時組織黨員民眾對聯絡室工作情況進行評議。

陳田村發展黨員制度

建立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使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比例達到1:0.35,培養對象要有兩名黨員負責培養,定期進行幫助、教育,重點培養對象每季填寫一次,一般的半年填寫一次。

堅持黨員標準,嚴把質量關,要正確處理數量與質量、需要與可能的關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接受新黨員支部要有半數以上的黨員同意,嚴格履行入黨手續。

發展黨員做到年初有計畫,年末有總結,工作緊湊,環環緊扣,杜絕拖拉現象。

發展新黨員要注意改善結構,逐步改善黨員隊伍的構成,以利於更好地發揮黨員的作用。把青年團員、婦女、文化層次高的農民和致富能手吸收到積極分子隊伍中來,作為重點發展對象,放在突出位置。

積極推廣“雙培工程”經驗。即:在發揮黨員作用的基礎上,把農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在堅持黨員標準的基礎上,把農民中的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

要慎重發展,必須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成熟一個,發展一個,防止把不具備黨員條件的人吸收到黨內來。

要建立和健全培養教育、定期考核、動態管理、材料保管和轉遞等項工作。

要認真堅持黨員公示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