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陳獨秀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該書是一部研究陳獨秀與莫斯科關係的作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是一部研究陳獨秀與莫斯科關係的作品。從全書看,作者花了大力氣鑽研了大量的俄羅斯解密檔案史料、國內相關資料和學術研究成果,以及一些當事人的文章、回憶錄等,力求把這段歷史的複雜曲折性再現在讀者面前,又能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提出一些有見地的看法,有助於讀者豐富、深化對這段歷史和相關問題的認識;對這段歷史和相關問題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根據書中提供的大量資料,形成自己的看法。加上全書採用紀實手法,語言流暢,文字通俗,事例生動,有較強的可讀性,可以說是一部雅俗共賞的作品。它集資料性、學術性於一體,是國內第一部反映陳獨秀與莫斯科關係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陳獨秀研究、中共黨史研究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研究的空白。 書中比較客觀地描述了影響陳獨秀一生功過評價的三個重大問題:一是中國大革命失敗的責任。二是大革命時期陳獨秀錯誤的定性。三是成為中國托派領袖後的陳獨

秀。 該書雖名為《陳獨秀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但它討論的不僅僅是陳獨秀與史達林和聯共(布)、共產國際派駐中國的代表等之間的個人感情糾葛,儘管他們個人之間的感情好惡對中國大革命有著重要影響。也就是說,《陳獨秀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是在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大革命這個更大的範圍內談論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沒有把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大革命的一切問題都簡單地歸結為他們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 總體上看,這《陳獨秀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充分利用俄羅斯解密檔案資料及國內相關資料,比較客觀地描述了大革命時期及大革命失敗後陳獨秀與以史達林為首的聯共(布)、共產國際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在觀點的把握上能注意分寸,結構完整,思路清晰,對相關資料的取捨也比較恰當。目前國內已出版有多種陳獨秀的作品,但這些作品大多沒有充分運用俄羅斯解密檔案資料。該書的特色就在於它能充分利用俄羅斯解密檔案資料,從而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更全面了解陳獨秀、了解早期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新的視角。

目錄

l “中國的盧那察爾斯基”:莫斯科初識陳獨秀

維經斯基結交陳獨秀

享有很高聲望和有很大影響的教授

點燃共產主義運動之火

“中國的盧那察爾斯基”

2 從“獨立革命”到“黨外聯合”:曲折的心路歷程

陳獨秀婉拒馬林

中共同意與國民黨平等合作

利金對中共的“褒”與“貶”

來自馬林的警告

3 從“黨外聯合”到“黨內合作”:痛苦而無奈的選擇

馬林得到莫斯科支持

陳獨秀在莫斯科挨批

國際命令:“黨內合作”

爭論迭起

陳獨秀與馬林聯手

4 被迫上了國民黨的馬車:失望與希望並存

中共中央寄人籬下

滿懷失望離開廣州

陳獨秀用心良苦

在鮑羅廷指導下與國民黨牽手

5 直面國民黨內排共浪潮:質疑無條件支持國民黨

國民黨右派宣稱陳獨秀別有用心

真誠合作談何易

維經斯基糾偏

陳獨秀身背重負

6 與鮑羅廷的合作與分歧:控制與反控制的較量

鮑羅廷反對退出國民黨

“國際聯絡委員會”引發分歧

陳獨秀“狀告”鮑羅廷

對孫中山北上的不同態度

7 調整對國民黨的政策:認識領導權

陳獨秀:無產階級要做一個督戰者

鮑羅廷在上海指手畫腳

五卅運動顯英雄本色

陳獨秀騎虎難下,莫斯科使出高招

8 同國民黨新老右派交鋒:進與退的變奏

多變的國際指示令陳獨秀無所適從

陳獨秀責問戴季陶

維經斯基:準備退出國民黨

莫斯科運作反奉倒段

陳獨秀勇挑反右大旗

9 國民黨二大:第一次大讓步之真相

鮑羅廷給陳獨秀潑了冷水

國際命令:不要爭領導地位

維經斯基促成上海會談

是誰把蔣介石推上了台

一個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錯誤判斷

10 中山艦事件:第二次大讓步之真相

布勃諾夫主張向蔣介石讓步

布勃諾夫影響下的中共廣東區委

陳獨秀對事變的態度

不能反擊,豈能全面退卻

11 整理黨務案:第三次大讓步之真相

莫斯科制定妥協政策

鮑羅廷與蔣介石達成協定

陳獨秀憤而要求退出國民黨

是誰蒙受了損失

12 誰對北伐持消極態度:難言之隱

中共中央特別會議支持北伐

莫斯科強烈要求:暫緩北伐

維經斯基苦勸陳獨秀

一篇文章招來的譴責

陳獨秀:警惕新軍閥

13 在國際遠東局指導下:所得與所失

……

14 漩渦之中的抉擇:難題重重

15 限共與限蔣的較量:危機初顯

16 將革命推入血泊之中:莫斯科的失銻

17 爭取汪精衛:莫斯科推出新政策

18 國共關係日趨緊張:危機加緊

19 尋找挽救危機之策:回天無力

20 諉過於人:莫斯科編織“機會主義”

21 卸任總書記的苦與愁:莫斯科沒有忘記

22 中東路事件上的爭論:挑戰莫斯科

23 與莫斯科決裂:投向反對派

24 開除與挽救:道是無情亦有情

25 批判陳獨秀:從“機會主義,到“投降主義”

26 愛國者被誣為漢奸:莫斯科“反托”之衝擊波

27 孤葉飄落鶴山坪:恩怨何時了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

2 從“獨立革命”到“黨外聯合”:曲折的心路歷程

中共同意與國民黨平等合作

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共產國際在莫斯科主持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代表大會,以張國燾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共44人出席了會議。大會根據列寧的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理論,指出了遠東各國共產黨人所面臨的革命性質、對象、任務和前途,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必須同一切願意反帝反封建的階級、階層聯合起來,組成統一戰線。會議期間,列寧抱病接見了中共代表張國燾、國民黨代表張秋白和鐵路工人代表鄧培,對國共合作問題表示了深切的關注。

會議之後,張國燾等人回到上海,向陳獨秀匯報了會議的情況。列寧對國共合作的關心,引起了陳獨秀極大的震動。

4月底,陳獨秀、張國燾等人來到廣州,籌備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了開好這兩個大會,陳獨秀召開了工作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局成員、黨的各地負責人和廣州部分黨員共20餘人。受青年共產國際委派來華的達林,也參加了會議。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