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華[黨十九大代表]

陳燕華[黨十九大代表]

陳燕華,女,漢族,1969年3月生,廣東信宜人,1988年11月參加工作,199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中專學歷。

廣東省華海糖業發展有限公司華豐分公司動力車間水處理工段大班長。2017年5月16日,在廣東省黨代表會議選舉廣東省為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

人物事跡

水化驗、使用機器、檢查機器,甚至維修機器……這些在別的工廠都是多人分工完成的工序,省黨代表、廣東省華海糖業發展有限公司華豐分公司動力車間水處理工段大班長陳燕華全都駕輕就熟。她在這個車間一乾就是23年,從一竅不通,到後來拿到同批學員中的第一張特殊工種上崗證,到帶出一批得意徒弟,她有一股不服輸的認真勁兒。

拿到第一張特種作業操作證

“水的化驗處理、機器的維修都是我們‘一腳踢’。”陳燕華的工作一部分是要負責水處理,保證鍋爐用水質量達標。“必須保證鍋爐里燒的水是合格的軟水,如果水不達標,燒鍋爐時就會結晶結垢,對鍋爐傷害很大,會減短鍋爐使用壽命。”她也要負責水供應,保證鍋爐用水數量,“如果鍋爐缺水就會爆炸。”

“每隔十幾分鐘就要去檢查水位、化驗水質,檢查是不是合格的軟水、水平衡夠不夠、水流速夠不夠、水供應是否飽和。”面對這些繁瑣工作,陳燕華從不感覺枯燥,二十多年來,她負責的設備一直安全運行。

“剛開始,面對機器設備我什麼都不懂。”陳燕華回憶起剛接觸到這行時,沒有系統的教學,就是在車間跟著師傅邊看邊學。她沒有半途而廢,慢慢地她對機器的運作、檢修、拆解等各種工作都能熟練操作。

2008年,陳燕華考到了廠里同批學員的第一張特種作業操作證。“我們廠當時去了6個人,就我一個人考過了。”而考試內容涉及的設備,廠里沒有,她從沒實操過這些機器。

蔗渣發電變廢為寶

“我們廠里之前發電是用煤爐,成本高對環境污染也大,後來我們利用製糖剩餘的甘蔗渣來發電,基本沒有污染。”陳燕華說,胡春華書記在報告裡面提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構建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是綠色發展的根本出路。“我們接下來要更好地貫徹落實黨代會報告的精神。”

陳燕華表示,作為一名省黨代表,她要把在會上學到的精神帶回去。她自己將一直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堅守崗位,一絲不苟,保證車間的安全運行,“我們黨員就是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陳燕華說。

任免信息

2017年5月16日,廣東省黨代表會議選舉陳燕華為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70名廣東省代表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