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輔

陳正輔,1938年9月生,男,江蘇省海安縣人,中共黨員。1958年畢業於地質部南京地質學校普查與勘探專業。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陳正輔 1938年9月生,男,江蘇省海安縣人,中共黨員。1958年畢業於地質部南京地質學校普查與勘探專業。從1958年至今,先後在上海石油普查大隊、地質部上海中心實驗室、地質部石油地質綜合大隊、地質部無錫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工作,歷任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工等。曾任“七五”、“八五”、“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一級專題主要負責人,新星石油公司科研項目負責人,中石化集團科研項目及西北分公司勘探項目顧問及主要研究人員。
陳正輔同志幾十年來從藏北高原到新疆塔里木盆地,始終堅持在勘探一線從事調查研究工作,始終堅持科研結合勘探,服務於勘探,並指導勘探。六十年代在海拔4300m以上的藏北高原進行油氣地質、地球化學研究;八十年代初開始承擔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地質研究任務,1984年沙參2井獲重大油氣突破,他在新疆工作時間長達11個月。就這樣,在新疆一乾就是20多年,至今仍然奮鬥在生產一線。通過長期工作,他逐步建立了以油氣成因類型及分布規律研究為中心的石油地球化學研究新思路,並研究積累了一系列動態化、定量化的研究方法,成為學科帶頭人。“七五”、“八五”、“九五”期間,他一直是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一級專題負責人,在塔里木盆地油氣生成、演化、運移富集、成藏保存、資源規模、資源分布規律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他認為沙參2井油氣為海相油氣,源岩為古生界,尤其是下古生界奧陶系,擴大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氣遠景;提出塔里木盆地的海陸相油氣,是不同成藏期油氣,不同成熟度油氣、不同保存條件油氣並存的資源格局,提出海相油氣是台盆區的主要勘探方向;提出“早期成藏改造、晚期充注定型”是我國最大的古生界碳酸鹽岩相油田的成藏機制,為塔里木不同類型油氣勘探提供了理論依據等,為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