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人[攝影師]

陳樹人[攝影師]

陳樹人,原藉廣東省中山縣坦洲,現在香港從事港口、船舶燃油供應業務。

基本信息

簡介

1969學習攝影、黑房及特技製作,受教於黎華老師
1970開始攝影實習及創作。加入若望攝影學會,在會中歷任文書、會長及導師等職。往後五,六年間,參加多項攝影比賽及本港國際沙籠,作品入選及獲獎甚豐
1972考擭香港攝影學會會士名街
1973在堅尼地城明愛中心任教攝影課程
1974考獲中國攝影學會碩學會士名銜
1975考擭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會士名銜
1976考獲國際影藝協會會士名銜
1977在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任教攝影
1982獲贈若望攝影學會博學會士名銜
1983多次往四川等地進行攝影創作
1986在香港政府稅務局體育會任教攝影課程
1987舉辦《黃龍.九寨溝》陳樹人攝影個展-香港
1988撰寫《蜀道行》攝影集及攝影展覽文字
1989舉辦及參予《若望會員作品》攝影聯展
1990在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任教攝影課程
擭香港區H.K.IMAGE攝影比賽冠軍身份參加16個國家地區冠軍的攝影比賽獲第二名
舉辦《牟尼溝風情繪》陳樹人攝影個展一香港
開始多次遠赴西藏進行拍攝創作
1996撰寫《幻情花影》攝影集文字
1998舉辦《川北麟爪》陳樹人攝影個展一由澳門沙龍影藝會主辦
澳門沙龍影藝會—學術顧問
1999香港中華攝影學會一名譽顧問
舉辦《情傾西藏》陳樹人攝影個展一香港

情傾西藏

陳樹人攝影作品陳樹人攝影作品

為了攝影,他曾十闖四川,拍攝蜀北、川西地區的峰巒瀑布與莽林紅葉,與散居在附近的藏寨村民有所接觸,對藏族民風習俗產生好奇。之後,舉辦過九寨溝、黃龍、牟尼溝等以地域為專題的攝影個展。詩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畢竟也十行蜀道了。有人云:“西藏苦寒,高山缺氧……”。又惹起他向新難度挑戰之心,於是四出搜羅西藏的書籍、影集和有關資料,竟越漸入迷,無論在文字上讀到藏族宗教文化歷史的記載,抑或在照片上看到布達拉宮和喜瑪拉雅山系的雪嶺群峰,都覺得詭異神秘,壯觀浩瀚,像充滿高不可攀的挑戰,使他神馳響往極了,決意去窺探這片神奇的異域。他心急血涌地叫嚷著,要到山那方,天那邊,到世界屋脊去,看個究竟!
直到九十年代,才有機會以領隊身份帶同會友向西藏進發,前藏後藏跑了一趟。高原上海拔高,空氣稀薄,日夜溫差大,等等帶著輕微痛楚的體驗,算不了什麼,只成為拍攝日記中的花絮,一頁頁苦趣交集的回憶而已。因為,途中所獲的丰采見聞已給予他多倍的報酬了,把他的視域擴寬了,絕對不枉此行!至少,使他有幸親臨其境,踏足在兩大地殼板塊撞擊而升聳在地球絕頂的珠穆朗瑪峰面前,那份自心底激涌而起,屬於自己的神聖感,那份豪情氣魄,就絕非言語筆墨所能形容!同時見識了藏族人民對生命的理解,對宗教的虔誠狂熱,都給他強烈的內心撞擊。他感悟到,地球有了撞擊,才會造就世界上的絕頂高峰;大地需要轟雷春雨的撞擊,才會生機勃起萬物欣榮;生命需要撞擊,才會在庸碌中驚醒過來,爆發火花,激發創造的活力。峙立在珠峰面前驟然升涌的情感撞擊,像有一種使命感去驅動自己,去!去用攝影機,把這塊聖地的奇特風采別具一格地盡力反映出來!

陳樹人攝影作品陳樹人攝影作品

他要西藏行,拍攝西藏魂!成了他心底間燃燒的熱火。每一次行走在這塊充滿魅力的高原上,都會血液沸騰,在冰寒雪境中也滿頭熱汗,專心竭力地在旅途上追尋著,去領略在這世界屋脊上才有的景致和特色。他盡情而貪婪地拍下一卷一卷的菲林,以感性去捕捉每一個眼前機遇,以理性去剪裁每一幅拍攝的畫面,也以人性去理解每一處所見的民生實況,希望能拍到更多、更好、更真!而每一趟,都有意猶未盡,若有所漏,拍之不完的感覺,西藏,委實太豐富、太博大了。所以,這幾年間,以不同的路線,執著而無悔地去了五次西藏,艱苦經營拍了不少照片,有沿途偶遇的、伺機抓拍的、苦心守候的……其實,也可以說是他在人生路上這個階段收集下來的串串記憶,生命中的珍貴體驗,有激情彌泛的、有詩意浪漫的、有憂心苦困的,部使他刻骨難忘。
現在,把過往多次遠赴西藏拍攝所得的照片,編集成書,以『情傾西藏』之名,在香港隨同個人攝影展覽出版面世了,以表一點心意,作為情傾攝影、情傾西藏、情傾祖國的獻奉。但願攝影同道者,熱愛西藏的朋友們,能隨著影集中每一幅畫面去神遊西藏。也許,他妄自尊大,空負著攝影者的使命感,把這些絕對真實的西藏景況誇張地渲染了;也許他對這片雪域過份傾心,情不自禁地沉溺在自己的夢幻中……但每一幅小景,每一行小詩,都滲透著他的汗水,灌注了他的真情。他以攝影傳真,以文字傳心,去傾吐對藝術的內心情懷,對攝影持久不倦的創作熱情,去表達對西藏雪域民生傾心愛慕之情。希望與您一齊去參照交流,去究詰,去思索,共同分享這一切。

中國攝影師(七)

攝影師是使用照相機、感光片、光源和造型技藝在室內外拍攝人像、風景、產品及生產或生活圖像信息的人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