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仙

陳梅仙(1795—1827),字香雪,龍陽人,女詩人及書法家。道光黔陽縣教諭黃本驥之妻。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陳梅仙生。

陳梅仙幼聰慧,女紅之外,能作丹青花卉。長通書法、歷史。以母病風,在家服侍老母。

清道光五年(1825),陳梅仙年三十,始嫁與道光二年(1822)寧鄉舉人黃本驥為妻。始學蒃刻。黃本驥與四方朋好,以詩文相投贈,槑仙復欲學為詩。見黃本驥兄女葆儀善琴,又欲學琴。黃本驥止之:“人生絕藝,多不如專。詩畫琴書,兼之更善,雖偉男子不能也。況蒃學既精幹架筆力,猶甚餘事貫通。《說文》之學,方識制字本源。老師宿儒,皓首不能窮其底蘊,多奚為也。”槑仙從此專力於蒃。書法善於小篆,喜治秦漢印學。黃本驥搜藏金石文字甚多,她盡出其所藏臨摹,書藝益精,聲名大噪。

清道光七年(1827),陳梅仙歿。

人物作品

黃本驥搜其遺墨裝潢成冊,題曰《香雪閣遺篆》,並作序紀之。陳梅仙詩文亦有名,著有《梅影集》。今黔城芙蓉樓碑廊還存有陳梅仙碑刻。

清道光十七年(1837),黃本驥選為黔陽縣教諭。攜帶亡妻陳梅仙遺墨《香雪閣遺篆》及《梅影集》來黔陽。

清道光十九年(1839),教諭黃本驥與黔陽知縣龍光甸,及龍光甸子龍啟瑞,一起重修黔陽芙蓉樓,並編輯《王少伯宦楚詩》泐石於芙蓉樓碑廊。妻子陳梅仙遺墨《香雪閣遺篆》亦於是時泐石於芙蓉樓碑廊。黃本驥為之敘,

清鹹豐元年(1851)辛亥,六十五歲的廖淮為黃本驥亡妻陳梅仙遺墨作《香雪閣遺篆跋》,勒石於芙蓉樓碑廊。

香雪閣遺篆敘

槑仙在室時,女紅之外,能作丹青花卉。及歸餘家,始學為蒃。

余與四方朋好,以詩文相投贈,槑仙復欲學為詩。見余兄女葆儀善琴,又欲學琴。余皆止之:

“人生絕藝,多不如專。詩畫琴書,兼之更善,雖偉男子不能也。況蒃學既精幹架筆力,猶甚餘事貫通。《說文》之學,方識制字本源。老師宿儒,皓首不能窮其底蘊,多奚為也。”槑仙從此專力於蒃。

惜年壽太促,檢點遺篋,(鹿-比+佚)筆如束,筍而所存,已此匯裝成冊,俟達兒長,以付之。

虎痴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