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道先生紀念集

陳望道先生紀念集

陳望道先生誕辰一百一十五周年的時候編輯出版《陳望道先生紀念集》,為了學習和紀念他的革命精神和學術業績,彰顯他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及文化與學術等多個領域的傑出貢獻與道德文章,進一步開展陳望道研究、推動魯迅研究和中國現代學術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同時也為相關學科的研究和學術史研究積累史料。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陳望道先生(一八九一年一月—一九七七年十月),浙江義烏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學者。建國以後,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兼文化部長,華東高教局局長,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委員、校長,一級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常務委員,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四屆代表,第四屆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二、三、四屆代表和第三、四屆常務委員會委員,政協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他早年即受五四運動大潮的推挽,投身新文化革命運動和宣傳馬列主義的活動。一九二O年夏他翻譯出版了我國第一個譯本的《共產黨宣言》,同年參與創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即“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並任《新青年》雜誌編輯,同時參加工人運動。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七年在黨所創辦的上海大學任中文系主任、教務長。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後,他在傳播馬列主義、進行革命宣傳方面,為黨做了有益的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起,他積極提倡和參加社會改革、婦女解放、語文改革,與魯迅先生等共同發起“大眾語”運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等團體的工作,投身抗日愛國和進步民主運動。

他長期從事高等教育工作,為國家培養造就了大批人才,桃李遍地。他治學謹嚴,著述豐厚,成就卓著。

陳望道先生與魯迅先生有著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革命情誼。他所譯的《共產黨宣言》於一九二2年夏出版後,曾寄贈魯迅。同年任《新青年》編輯時,寫信向魯迅約稿。魯迅由北京赴廈門途經上海時,與他首次會面。魯迅定居上海後,曾兩次應他的邀請,到他任教的復旦大學及其附屬實驗中學演講。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O年間,在他任大江書鋪編輯時,魯迅曾為他主編的《大江》月刊譯稿,並將所譯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論》等書交大江書鋪出版,後又為該書鋪編輯過《文藝研究》季刊。一九三四年,他創辦《太白》半月刊時,魯迅曾給予支持,並共同發起“大眾語”運動…… 這些,在魯迅的日記中,均有詳實的記載。在陳望道先生逝世後,他的家屬,又將他的手稿、書信、藏書等文化遺存捐贈給了上海魯迅紀念館,用於設立“朝華文庫”中的“陳望道專庫”。

目錄

回憶與紀念

傑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陳望道——《陳望道文集》序言

憶陳望道老師

好學力行的教育家——《陳望道傳》再版序

陳望道先生二三事

悲憤與懷念

向陳望道先生學習——紀念《修辭學發凡》問世五十周年

懷念陳望道教授

忘不卻的紀念

記與陳望道先生會晤

感懷望道先生 吳 強

亦師、亦友、亦同志——為《陳望道先生紀念集》而作

回憶望老

凌冬不改清堅節——憶陳望道先生

夫子垂範後世,其不朽乎——深切緬懷恩師陳望道先生

陳望道教我們怎樣做新聞記者

陳望道與復旦新聞傳播教育

三個新聞系·三種記者——陳望道教授二三事

懷念我最敬愛的恩師陳望道教授

深切懷念我的救命恩師陳望道

片斷的回憶 不盡的思念——憶念我的導師陳望道先生

回憶與訴說——紀念陳望道先生誕辰一百一十五周年

青年的導師和同志

復旦園裡長鏡頭——記陳望道先生

陳望道老師和我

回憶吾師簽名贈書

望老

我的老師陳望道教授

穿長衫的陳望道

紫薇徑與望道門

陳望道的婚禮

紀念陳望道老師 學習陳望道老師

德高學富 功業長存——觀陳望道專庫散記

讀《陳望道專庫目錄》有感——兼談魯迅與陳望道的革命情誼

我心目中的陳望道老師

師生情——我和陳望道老師

深切的懷念

《太白》主編談《太白》

陳望道·《太白》·科學小品

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陳望道

陳望道先生的手筆

我的父親陳望道

陳望道與復旦大學的二十七年

回憶公公生前二三事朱良玉

春風夏雨四十年——回憶陳望道先生

學術研究

一生站在進步思潮的最前線

陳望道先生《文法簡論》讀後

陳望道與中國共產黨的創立

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中譯本

陳望道與《新青年》——讀陳望道同志五四時期的四封信

陳望道先生對現代中國語言學的歷史貢獻

望道先生對語文研究、語文改革的重要貢獻

陳望道在因明學上的建樹

中國現代美學建設的先驅

陳望道先生的理解修辭論

《修辭學發凡》給我的教益

……

信札

陳望道先生生平年表

鄧明以原編

陳望道著譯編述目錄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