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帝征討陳寶應

陳羽年老,只管政務,由寶應管軍務。 天嘉三年三月,安都於桃枝嶺擊敗留異,留異父子逃奔晉安依附陳寶應。 天嘉四年正月,周迪戰敗,率殘部入閩,投靠陳寶應。

陳寶應晉安侯官(今福州)人,“性反覆,多變詐”(《陳書》卷三十五《陳寶應傳》)。他的父親陳羽是閩中雄豪。南朝梁代,晉安人多次暴動,屢次殺死郡太守。陳羽往往先參與其事,隨後又引官兵進行鎮壓,一郡的兵權就逐漸落到他的手中。梁末侯景之亂時,陳羽把晉安太守肖雲逼走,梁元帝遂任命他為晉安太守。陳羽年老,只管政務,由寶應管軍務。當時江浙一帶發生大饑荒,陳寶應乘機由海上劫掠臨安、永嘉、會稽、餘姚、諸暨各郡縣,並運糧到災區換取玉帛子女,以擴張勢力。紹泰元年(555),陳羽請求把郡守讓給兒子,梁敬帝便授予陳寶應壯武將軍、晉安太守。
永定元年(557),陳霸先廢梁自立,是為陳武帝。陳朝初立,北有肖梁殘餘勢力聯合北齊反陳,南有地方豪強割地稱雄。當時,周迪在臨川(今江西撫州),留異在東陽(今浙江金華)、陳寶應在建晉(今福建),“共相連結”(《陳書》卷二十一《肖乾傳》)。陳王朝首先要對付王琳和北齊的聯合進攻,對割據勢力不得不採取綏撫政策,暫求相安。於是特命給事黃門侍郎肖乾招撫閩中,並設閩州(州治在今福州,轄建安、晉安、南安三郡),以陳寶應為閩州刺史。同時加封江州刺史周迪為平南將軍。晉升留異為縉州刺史,仍領東陽太守,還把豐安公主嫁給他的兒子貞臣。周、留、陳雖表面臣服於陳,實際上心懷兩端。陳朝命留異為南徐州(治所在今江蘇鎮江)刺史,留異“遷延不就”,並與王琳“潛通使往來”(袁樞《通鑑紀事本末》卷二十四《周陳之亂》)。徵調周迪出鎮湓城(一作盆口),周迪也觀望不至,暗中與留異勾結。陳寶應娶留異之女為妻,積極支持留異、周迪抗陳,並把陳朝任命的建安太守肖乾逼走。
天嘉二年(561),陳文帝打敗王琳以後,即著手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當年十二月,命司空侯安都督軍進討東陽。天嘉三年三月,安都於桃枝嶺擊敗留異,留異父子逃奔晉安依附陳寶應。同月又命吳明徹為江州刺史,督軍進擊臨川。天嘉四年正月,周迪戰敗,率殘部入閩,投靠陳寶應。陳寶應先是出兵救援留異,這時又以兵、糧支援周迪,要周迪向臨川反攻。當年九月,周迪帶領餘部和閩中援兵西出東興嶺(今光澤以西),得到東興、南城諸縣舊部的回響,一時聲勢復振。十一月被陳護軍將軍章昭達擊潰,逃竄于山林之中。
天嘉四年十二月,陳文帝乘勢出動大軍征討閩中。陸路由章昭達統率緹騎五千、組甲二萬,隨行的有十位牧守、二位將軍,由杉關(今光澤西)入邵武;水路由信威將軍余孝頃督率會稽、東陽、臨海、永嘉諸軍,號稱羽林二萬,隨行的有八位將軍。由海道取晉安。陳寶應集中主力於建安(今建甌)湖漈,依山臨水設定柵欄,以阻擊陳軍。天嘉五年章昭達進抵建安,與陳寶應接戰失利,遂占據上游,命軍士伐木並帶枝葉,以繩索連結為筏《陳書·章昭達傳》、《南史·章昭達傳》均稱筏。《南史·陳寶應傳》則稱為簰),夾於兩岸。寶應屢次挑戰,昭達始終按兵不動。待到連日大雨,溪洪暴漲,昭達即放筏衝破寶應水柵,繼以步兵從岸上攻擊。這時余孝頃從晉安登陸後趕到,兩軍前後夾擊,寶應兵敗南逃。章昭達率軍乘勝追擊,十一月十一日於莆口(今莆田)擒獲寶應父子及留異等二十餘人,送建康(今南京)斬首。天嘉六年,周迪也在臨川被捕。閩浙贛的割據局面終告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