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雷[星系宇宙學部副主任]

陳學雷[星系宇宙學部副主任]
陳學雷[星系宇宙學部副主任]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學雷,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9年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博士畢業,先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物理系、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理論物理研究所等處工作,2004年底回國。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現為國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質與暗能量研究團組首席科學家,已發表論文三十餘篇。陳學雷研究員主要從事宇宙學和粒子天體物理學的理論和數據分析研究。研究課題也包括星系形成,特別是宇宙第一代發光天體的形成、再電離以及其21厘米觀測等。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91-1994 北京大學物理系碩士研究生

1994-1999 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博士研究生

1999-2001 俄亥俄州立大學物理系博士後

2001-2004 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理論物理研究所博士後

2004-現在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

2006-現在 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組首席研究員

2009-現在 星系宇宙學部副主任

研究領域

宇宙學與粒子天體物理,主要包括暗物質、暗能量、大尺度結構,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第一代天體與再電離。

陳學雷,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9年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博士畢業,先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物理系、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理論物理研究所等處工作,2004年底回國。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現為國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質與暗能量研究團組首席科學家,已發表論文三十餘篇。陳學雷研究員主要從事宇宙學和粒子天體物理學的理論和數據分析研究。近年來,天文學觀測表明,人類所熟知的原子、分子、電漿等重子物質只占宇宙總密度的百分之四或五,宇宙密度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尚不為人們所了解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特別是暗能量,與一般物質產生萬有引力不同,可以產生“斥力”。暗物質和暗能量是現代物理學中新的“兩朵烏雲”,對它們的研究有可能導致新的科學革命。陳學雷的研究包括構造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理論模型,利用解析模型和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不同理論在宇宙演化和天體物理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物理效應,以及提出對之進行觀測檢驗的方法。在研究中廣泛套用的觀測數據包括微波背景輻射、星系大尺度結構、高能光子、中微子、宇宙線等。此外,他的研究課題也包括星系形成,特別是宇宙第一代發光天體的形成、再電離以及其21厘米觀測等。

社會任職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研究(RAA) 編委,中國科學G 編委,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李政道青年學者。

代表論著

The 21cm signature of the first stars X. Chen and J. Miralda-Escude, 2008, ApJ684, 18 (arxiv:astro-ph/0605439)

Contraints on radiative dark-matter decay from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L. Zhang, X. Chen, M. Kamionkowski, Z. Si, Z. Zheng, 2007, PRD76, 061301(arxiv:0704.2444)

Forecasting the Dark Energy Measurement with Baryon Acoustic Oscillations: Prospects for the LAMOST surveys X. Wang, X. Chen, Z. Zheng, F. Wu, P. Zhang, Y. Zhao, 2009, MNRAS394, 1775 (arxiv:0809.300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