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孔博

陳孔博

同行 量局同人自惴學淺力薄,自願回堂,以平日所學專系,組織測繪軍事地圖,乃為行軍作戰要點。軍政府批准遂命回堂,立測量部。時敵軍到漢,戰爭迭起,立即組織分途測繪軍事草圖。不幾時,趕繪漢口後湖全鎮略圖500餘份,以供軍用。連日邊繪邊戰,10月26日漢口失利,同人鄭雄飛陣亡,緊接漢陽告急,同人朱南星陣亡,陳廣安仍堅持浴血奮戰。 中華民國成立後,陳廣安曾任湖北省測繪局局長,兼任武漢測繪學校第一任校長(興山縣城關肖應生就是該校第一批畢業生)。北伐時,任河南省獨立大隊大隊長。在任期,令其嫡侄陳幼安到河南供職,並派專人到武漢迎接。去時不久,他發現陳幼安抽大煙,怒斥“不成器”,將其逐令回鄉。陳廣安後因戰事多次失利而辭職,流入印度尼西亞,任華僑學校教師。“九一八”後回國,他依附當時中央禁菸督察處黃雄才,當了福建省禁菸專員。後因日軍侵略,又回到武漢糖果街住閒。1938年,日軍戰火燒到湖北,回歸故里,此時已是花甲老人了。 晚年歸故里,寄居秭歸歸州鎮,參加過秭歸旅省同鄉會。從事教育工作,精授史、地等課,灌輸愛國教育,激勵學生奮志抗日。晚年受聘任巴柯道測量顧問,登山履險,實地勘測,在崎嶇的蜀道線上留下

陳孔博,字定元,號廣安,湖北省興山縣高橋鄉龔家橋村人,生於1878年,卒於1951年,享年73歲。陳出身書香世家,幼入孔門,攻讀經史,性格豪放,聰慧過人,16歲為反對包辦婚姻而出逃異鄉求學。陳廣安一生,任職軍政,精於測繪,熱心教育。花甲之年,日軍侵鄂,避亂故里,服務桑梓。

辛亥革命前夕,陳廣安在湖北省測量局就職。適逢革命軍興起,測量局同人積極回響,聯絡團體,組織武裝鬥爭,立志推翻滿清。

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爆發,湖北軍政府成立。原湖北省測量局全體代表,安置在咨議局設計立國之經法。越三日,各處群英齊至。測量局同人自惴學淺力薄,自願回堂,以平日所學專系,組織測繪軍事地圖,乃為行軍作戰要點。軍政府批准遂命回堂,立測量部。時敵軍到漢,戰爭迭起,立即組織分途測繪軍事草圖。不幾時,趕繪漢口後湖全鎮略圖500餘份,以供軍用。連日邊繪邊戰,10月26日漢口失利,同人鄭雄飛陣亡,緊接漢陽告急,同人朱南星陣亡,陳廣安仍堅持浴血奮戰。

中華民國成立後,陳廣安曾任湖北省測繪局局長,兼任武漢測繪學校第一任校長(興山縣城關肖應生就是該校第一批畢業生)。北伐時,任河南省獨立大隊大隊長。在任期,令其嫡侄陳幼安到河南供職,並派專人到武漢迎接。去時不久,他發現陳幼安抽大煙,怒斥“不成器”,將其逐令回鄉。陳廣安後因戰事多次失利而辭職,流入印度尼西亞,任華僑學校教師。“九一八”後回國,他依附當時中央禁菸督察處黃雄才,當了福建省禁菸專員。後因日軍侵略,又回到武漢糖果街住閒。1938年,日軍戰火燒到湖北,回歸故里,此時已是花甲老人了。

晚年歸故里,寄居秭歸歸州鎮,參加過秭歸旅省同鄉會。從事教育工作,精授史、地等課,灌輸愛國教育,激勵學生奮志抗日。晚年受聘任巴柯道測量顧問,登山履險,實地勘測,在崎嶇的蜀道線上留下了足跡。

1948年,年逾古稀的陳廣安,攜眷退歸原籍興山縣高橋鄉龔家橋村。1951年逝世,享年7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