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奮宋人筆意圖

陳子奮宋人筆意圖

這幅《宋人筆意》圖,為其陳子奮成熟時期的代表作。畫中筆法純熟穩健、爽勁灑脫。細節之處微妙的變化使作品顯得自在典雅,從容不迫。同樣是線條的勾勒,花梗挺拔堅硬,而花瓣卻是滋潤輕靈。勾線後的線條略施淡墨稍微暈染,使花卉更具有立體效果是他的創作特色,這幅作品在淡墨暈染之後更加素雅別致。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在中國畫的種種技法中,線描的訓練最吃工夫、最枯燥,同時又是最難以顯現成效的。所以,有人曾說中國畫的線描訓練很有些像戲劇演員的“童子功”,它是決定藝術成功的基礎。

陳子奮是一位傑出的畫家,以精於白描花卉著稱,同時又是—位造詣精深的金石家。他的篆刻從古璽金文人手,兼融皖浙二派之長,風格既古樸蒼重又婉轉輕靈。徐悲鴻對陳子奮的篆刻技藝十分青蛛,先後請陳子奮為其治印八十餘方。所以,在陳子奮的白揩作品中,充斥著一股濃郁的金石氣息。他的白描強化線條、摒棄設色,並集金石書法之美於線條中,雖為花卉所體現,但金石之氣、書法之力溢於紙上,這尉目當難得可貴的。

俞劍華曾經對陳子奮的白描花卉作出評價,他說:“他的線條既不是顧愷之,也不是李龍眠,是含有顧愷之、李龍眠而獨成—格,成其所謂陳子奮的白描。”清末以後,金石學異軍突起,把金石書法的筆意融入寫意畫作品中的畫家不乏其人。像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無不因此而各領風騷。陳子奮戛戛獨造,融金石筆意於工筆線描,正可謂“我於難處奪天工”。

該畫面上,一塊“瘦”、“漏”、“皺”、“透”兼備的太湖石以濃墨勾勒,再經過淡墨皴擦,挺拔的身姿古樸穩重,與清靈的水仙相映成趣。畫的上方有兩行題識:“陳子奮以宋人勾勒對花寫照。”這句話可以作為“繼承傳統,深入生活”的最好解釋。

作者簡介

陳子奮(189日一1976)字意薌,號無寐,別署水叟,祖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喜愛繪畫,曾得民間畫師啟蒙。曾以作畫治印為生,並長期致力於陳洪綬、任伯年等名家作品的研究。1949年後,曾任教於福建省福州市工藝美術學校、福建省藝術專科學校。歷任福建省文史館館員,福州國畫研究會會長,福州市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福建分會副主席。傳世作品有《白描百花長卷》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