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盈

陳國盈(1908——1930),曾用名陳碧霞、陳麗娟,女,海南定安縣南呂區石嶺鄉(今屬海南省屯昌縣南呂東嶺鄉)佳調村人。1908年9月出生於富裕家庭,6歲就習讀詩文。幼年在村里讀過私塾,13歲考取省立十三中即嘉積中學,學業成績優良。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在校期間,陳國盈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自覺地接受了新民主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的教育,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在黨組織的教導和培養下,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經常利用假期回家探親,走村串戶,在南呂、烏坡、楓木、南凱。亞嶺(岳寨)一帶進行革命演說,向廣大民眾宣傳革命道理。她的演說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深受民眾歡迎。1925年秋,她在烏坡、楓木演說時,當地的進步青年曾經給她贈送二本革命書籍作為留念。在此期間,她還經常與南凱大孝坡村的劉家弟(廣東一中學生,中共黨員,後任定安縣討逆軍南路司令),楓木嶺背村的陳貴忠(府城政法學校學生,中共黨員,後任定九區蘇主席),岳寨(亞嶺)山心村的徐才甫(廣州政法大學學生)取得聯繫,先後在南呂、楓木、南凱、亞嶺一帶進行革命活動,舉辦平民夜校。她還組織窮苦農民學習文化,發動婦女剪髮、放腳、上學讀書,發動民眾廢除契約等,為這一帶後來的革命運動打下了堅實基礎。1926年春,由父母包辦她與東嶺鄉石街村的富家子弟唐甸深結婚。

工作經歷

1926年秋,陳國盈中學畢業後,經組織介紹被聘到府城匹瑾女中任教。任教期間,她積極投身於海南婦女的解放鬥爭,並根據中共瓊崖地委的指示同陳玉嬋、陳三華、馮愛嬡等人一起,成立瓊崖婦女解放協會,參加海南婦女解放鬥爭的領導工作,成為海南早期婦女領導人之一。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接著海南國民黨右派也發動了“四二二”事變,大批捕殺共產黨人。當時陳國盈和陳玉嬋、陳秋若同住在省立六師附近的一間城隍廟裡。事變的第二天,瓊崖婦協主要負責人陳玉嬋不幸被捕。瓊崖婦協被迫轉入秘密活動。根據黨組織的指示,陳國盈先在府城躲避一段時間,後又秘密轉移到定安縣嶺口一帶活動。在定安,她經常以瓊崖婦協領導人的身份,出席了定安縣委召開的各種會議,並參與定安縣婦女解放運動的領導工作,發動廣大婦女同封建勢力和土豪劣紳展開鬥爭,積極組織和參加了嶺口甲陽農民起義。

1928年初,她又以回家探親為名,在家鄉一帶進行革命活動,並秘密發展了符業光等六名黨員,建立石嶺鄉黨支部,同時還經常到南呂佳塘益才高國小校,會同劉家弟等人組織進步師生走上社會,向人民民眾揭露國民黨當局破壞國共合作的陰謀。她還發動農民組織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不久,陳國盈等人的行動引起了南呂地區反動團董甘國初的注意,並派出走狗四處偵探陳國盈的行蹤,企圖逮捕陳國盈。同年5月陳國盈告別鄉親,化名陳碧霞和陳麗娟輾轉到文昌縣文教區一帶活動。不久,她又與省立六師學生、中共黨員黃志宏、鄭心幕取得聯繫,共同開展革命活動。白天,她經常以教師的身份出現在各村的學堂里,對廣大師生進行革命演說,晚上又和黃志宏、鄭心幕一起深入到各村組織青年學習文化,教唱革命歌曲,宣傳革命道理。她正直和藹,平易近人,那裡的人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碧霞老師”。

1929年初文昌縣委重新恢復成立時,陳國盈被選為縣委委員。是年秋,國民黨派兵進攻文昌的頭宛、東閣、文教等革命根據地,鄭心幕在一次戰鬥中不幸犧牲,陳國盈也不幸被捕入獄。在獄中,她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繼續同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敵人軟硬兼施,都無法從她的嘴裡得到我地下黨組織的一點秘密。1930年4月敵人終於對陳國盈下了毒手,陳國盈被押送刑場處決,臨終時,面對敵人的屠刀和子彈,她堅貞不屈,昂首闊步走上刑場,高喊著“打倒土豪劣紳!”“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英勇就義,年僅22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