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功玉

陳功玉

陳功玉,男,中山大學現代物流技術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管理系主任,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陳功玉 陳功玉

1993年7月獲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96年12月獲武漢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

主要貢獻

研究領域涉及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管理系統工程、技術創新與管理。至今已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60多篇,主持各類科學研究項目30多項。

以專家觀點分析中心與廣州公路物流林安價格指數平台合作,對物流價格的趨勢與變化進行周期性的分析。

科研項目

1.湖南(郴州)礦產品物流與交易中心可行性研究(湖南有色集團黃沙坪礦業分公司委託項目);
2.百色市農產品物流中心規劃研究(中國物流規劃院委託項目);
3.供應鏈多級庫存與運輸集成系統的最佳化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4.RFID技術在物流與供應鏈中的套用研究(粵港政府高科技合作項目);
5.廣州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規劃(廣州白雲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委託項目);
6.加快惠州市第三產業發展的戰略研究(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委託項目);
7.廣東省民營高新技術企業持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研究(廣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

學術論文

1.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Prevention and Remediation,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2008.12,;
2.基於跨期約束的供應商產品質量動態激勵機制設計,中國管理科學, 2008.6;
3.車輛路線安排的改進節約算法研究,系統工程,2008年第9期;
4.一種改進的車輛路線安排的節約算法,物流技術,2008年第10期;
5.Intertemporal Quality Incentive Mechanism in Supply Chai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2008.11;
6.中國物流園區省區分布的聚類分析,《經濟與管理》,2008.4;
7.信息不對稱、信號傳遞方式與供應商甄選博弈,南方經濟,2007(12);
8.基於觸發戰略的產品質量免檢激勵模型,現代管理科學,2007(12);
9.對我國物流園區發展現狀的思考,物流技術,2007(8);
10.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服務創新研究,現代管理科學2007(2);
11.供應鏈合作關係的形成與發展研究,工業技術經濟,2006(11);
12.試論基於物流的企業競爭力及其提升策略,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13.基於網路DEA的供應鏈績效評價方法與套用,物流技術,2006(4);
14.技術變革及其對供應鏈管理的影響:以RFID技術套用為例,科技管理研究,2006(1);
15.AHP與Delphi法相結合確定供應商評價指標權重,物流技術2005(9)
16.亞洲機場物流運作模式分析及啟示,物流科技,2005(11);
17.On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of China’ Enterprises in Logistics Industry. Proceedings of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4年8月8日,哈爾濱;
18.CEPA環境下香港企業進入內地物流業的戰略選擇,物流科技,2004(6);
19.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China: A Case Of Iron And Steel Company.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CM’2004), Macao, China. May 2-6,2004;
20.An Approach To the Continuous Vendor Evaluation.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CM’2004), Macao, China. May 2-6,2004;

文章精選

精選1

中國物流園七成未運營

中山大學現代物流技術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功玉教授日前在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南沙科技論壇上表示,中國物流園區出現低效率運轉,甚至有的不死不活。截止2006年底,全國已建成並運營的園區只有二成多,但近七成仍未運營,尚處於規劃或在建階段。

陳功玉作題為“對物流園區發展現狀的思考”時說,物流園區的建設與運營是發展現代物流業實踐的一個重點。

中國物流園區規劃和建設的發展速度快,數量多。全國物流園區的興起始於2000年前後,到2006年底,全國運營、在建和立項的物流園區總計207家。在開發模式上,政府規劃─工業地產商主導、政府規劃─企業主導、企業自主開發。其中政府規劃─企業主導模式占園區總量的61%,共有128家。在投資模式上,政府提供優惠政策─企業投資建設、政府─企業共同投資建設、企業單獨投資建設,其中企業單獨投資占總量的43%。

精選2

存在七大方面問題

陳功玉認為,中國物流園區存在七大方面問題,包括缺少市場規則和機制、缺少成功經驗、物流園區概念與功能不清晰、物流園區建設動機不正確、物流園區分布和規模不合理、物流園區規劃和定位不合理、物流園區經營不到位,影響了物流園區的發展。

截至2006年底,已建成並運營50家,占總量的24%,66%的園區尚處於 規劃或在建階段。由此可見,雖然中國已建成的物流園區數量不多,但未來物流園區數量仍將持續快速增加。

陳功玉說,物流園區規劃和定位不合理成為一大障礙。物流園建多大規模沒有規劃,缺少市場規則和機制,比較多的建設物流園作為政績考慮,作為地方政績工程,為政績需要而建設。物流園本來就要符合經濟規律興建,但有的物流園建設卻放在非經濟規律上,沒有考慮當地市場的需求,看到北京、上海、廣東等建物流園亦要上馬建設。

精選3

1到10億元占總量50%

建設物流園的需要交通等硬體的支持,但有一個城市建物流園基地,因當地受交通等條件限制,當地諮詢海內外專家意見時,逾九成都不贊成建這么大的規模,但當地負責人卻我行我素,不顧眾人反對最後仍要建設。

陳功玉認為,中國物流園雖然發展速度快,但投資規模小,園區投資規模從1億元以下到30億元以上不等,其中1億元到10億元之間占總量的50%,1億元以下占12%,超過30億元的相對僅占7%。園區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以內占總量的47%;占地面積在1至2平方公里的占17%;占地面積在5至10平方公里的占15%;另外還有8%的園區占地面積在0.1平方公里以內;占地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占5%。

陳功玉認為,物流園區經營不到位,物流園區出現低效率運轉,甚至有的不死不活。中國物流園區絕大部分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於庫房及貨場租金、配套設施租金與管理費、物業管理費、辦公樓租金這四個方面,只有極少數園區從物流信息服務、倉儲和配送等增值服務中獲利。還有少數園區的贏利來自於國家撥款、稅收優惠及土地升值後出租或出售所得。

對於中國物流園區有沒有必要建,陳功玉說,比較好的形式應該要建,要建成規模化、現代化、專業化。建議物流園區科學規劃與嚴格審批相結合、合理的功能規劃與差異化的經營模式、政府統籌規劃並扶持建設、企業化經營管理、有選擇的企業準入、入駐企業自主經營,促進物流園區健康發展。

獲獎記錄

獲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進步四等獎1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中國物流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