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門鄉[浙江省]

陡門鄉[浙江省]
陡門鄉[浙江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浙江陡門鄉位於永嘉縣東南面,楠溪江下游,東鄰樂清市雁盪山,西連永嘉縣城--上塘、西北接楠溪江。總面積49.7平方公里,陡門鄉轄18個行政村(全安、牛倫、潘垟、陡門、全山、東坑、林村:梅岙、茅竹坑、珠山、大溪、西林垟、上莊山、翁山、山溪頭、紹山、金竹垟、平坑),42個自然村,總戶數2693戶、是人口1.1萬人,鄉政府駐地安全村。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圖)陡門鄉陡門鄉

陡門鄉位於永嘉東部,東鄰樂清市,南連烏牛鎮,西接上塘鎮、沙頭鎮,北靠沙頭鎮、花坦鄉,行政區域面積50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全安,海拔305米,距縣城21公里。陡門鄉現有18個行政村,42個自然村,148個村民小組。至2006年底陡門鄉總人口11719人,在家人口2340人,外出人口9379人,占陡門鄉總人口的80.1%。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2621元(扶貧監測數據為3576元,達到中國人均收入平均水平以上)。

陡門鄉面積49.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左右。山脈承接括蒼山,與雁盪山緊連。地形、地貌與雁盪山相似,也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光,被國務院確定為楠溪江第七大風景區,在2005年景區規劃調整中,併入太平岩景區,現建設詳細規劃正在編制中。陡門景區洞多岩奇、水清山美,主要景點有龍井、蓮花峰、九龍山、石鑊寺、花瓶岩,虹岩寺,赤岩洞,五雷山,鯉魚山、吊船岩、松羅洞、鴨落洞等,有緊挨的鶴巢洞和坳公坳婆岩;而最集中的是陡門村附近的溪谷群,鴨落洞群及有關古蹟,以及以山溪頭水庫釣魚基地為中心的休閒區、有以農家小樓、永樂山莊和五雷山為主的農家樂,等等。

同時,陡門鄉在生態保護和環境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一個天然氧吧、健康休閒的好去處。陡門鄉緊接縣城,又地處永樂交界,區位優勢明顯。到永嘉縣城僅僅20公里,車程為25分鐘,到溫州城區50來公里,一個小時以內即可到達。與樂清虹橋相距25公里。即將竣工的諸永高速公路出口離陡門鄉只有6公里,它的建成將更進一步縮短溫州市區到陡門鄉的距離。

農業開發通過長期的發展,番薯棗、有機米野菜等農產品在永嘉縣甚至全市有一定的名氣。陡門鄉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已較為完善,特別是道路隨著康莊工程的全面實施和完成,村村通上了水泥路。

資源豐富。陡門鄉耕地面積6103畝,其中水田面積4350畝,旱地面積1753畝。盛產烏牛早茶、西瓜中草藥、紅田魚、高山蔬菜等。同時素有陡門山三件寶“生薑、金銀花、蕃茹棗”三產。

山川秀美。境內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楠溪江第五大景區。山溪頭水庫,龍井、赤岩洞、紅岩寺、鴨落洞、松羅洞、睡美人等100多個景點,以水清、岩奇、洞幽、地綠、民風古樸而著名。是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遊樂避暑的勝地。

(圖)陡門鄉陡門鄉

經濟發展

陡門鄉位於永嘉縣東部,地處永樂交界,平均海拔350米左右。陡門鄉共有18個行政村,總面積4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32畝,其中水田3993畝,旱地1539畝,總人口10710人。地貌以山地為主,丘陵為輔,經濟以農業為主,與勞務輸出形成互補。

農業是陡門鄉的主導產業,也是在家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一直來傳統農業的低、小、散(收入低、規模小、品種散)制約著農民的快速發

陡門鄉陡門鄉

展,同時也對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如規模養殖中的禽畜糞便帶來的環境污染,傳統農業中用農藥、化肥帶來的土壤、空氣和水的污染等等。陡門鄉根據本鄉的實際,從保護和改善生態農業環境和條件著手,著眼於農產品質量和效益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進行農業結構調整。

陡門鄉大力發展野菜等高山蔬菜基地,調整蔬菜種植結構。以梅岙野菜基地為核心,逐步拓寬發展範圍,引導農戶參與發展野菜等高山蔬菜,形成規模。通過聯繫農業龍頭企業,簽訂農業定單,降低農戶分散經營的市場風險,新增珠山、大溪、金竹洋等4個村的基地面積100多畝,發展高山蔬菜面積達到1500多畝,打響了“市二級蔬菜基地”品牌。

陡門鄉做出特色調整傳統農業結構。利用氣候、土壤等環境資源的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如金銀花、中草藥等,金銀花面積達到了1850畝,金竹垟及紹山等中草藥基地面積達到了500餘畝;稻田養魚面積不斷擴大,面積從1000多畝擴大到1500餘畝,標準化稻田養魚從200多畝擴大到350多畝。

以工業的理念來經營農業企業,是一個必由之路。陡門鄉推動生態農業,積極發展農業合作社,建立了農業合作社8家。與美富集團、利多康集團等單位簽訂農產品購銷定單,並進行科技指導與市場銷售等。有組織的進行農業生產,更有利於生態型農業的操控。陡門鄉通過強化加工,提高生態農業的附高值。加大有機番薯棗加工的科技投入力度,邀請省科技特派員專項研究加工程式,建成番薯棗加工廠1個,番薯棗加工產量增加到160多噸,產值近700萬元。陡門鄉通過發展現代自然生態農業,取得了環保部門認可的水稻有機質量認證,山井有機水稻繼續保持良好勢頭,有機生產操作規程正逐步走向成熟,畝產量達到600多斤,增加了200多斤,總產量達到3萬餘斤,繼續加大力度新發展東坑村有機水稻基地一個,種植面積為150畝;新增了番薯棗的有機認證申請。通過有機認證,申請品牌,“陡門山”牌、“全山”牌番薯棗、山井牌有機米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特色產業

永嘉縣陡門鄉位於楠溪江太平岩景區範圍內,自然風光秀美,由於當地擁有高山優勢,所產番薯品質良好,味道獨特,頗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陡門鄉18個行政村,每個村都出產大量的番薯棗,這些色澤透亮、味美可口的番薯棗成了陡門鄉的主要農副產品,來楠溪江旅遊的人都會帶一些回去。

陡門鄉看到了潛在的市場,為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把番薯這一粗糧變成了旅遊產品。還特地委託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系專家對番薯品種進行專門研究培育,穿上“真空”外衣,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並且打出了“陡門山牌”和“全山牌”等自己的品牌,這些品牌番薯棗正在陸續上市,供應旅遊市場,在各大景區的土特產農副食品超市都可以買到正宗的陡門番薯。

(圖)太平岩景區太平岩景區

旅遊資源

陡門鄉地處永嘉縣東部山區,作為省級生態鄉,陡門鄉工業化程度低,農業基礎好,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旅遊休閒觀光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鄉黨委、鄉政府決定把發展旅遊休閒觀光農業作為今後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強綜合實力的主抓手。在永嘉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陡門鄉政府會同永嘉縣農業局委託浙江省農科院區劃所編制《永嘉縣陡門鄉休閒觀光農業發展規劃》(2008-2020年),現已完成規劃初稿。

陡門鄉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有著區位、資源、生態優勢。陡門景區系永嘉七大景區之一,位於水岩景區南面,永嘉和樂清交界處,擴展面積有88平方公里,洞多岩奇,主要景點劃成四大群,即:陡門耶羅洞、松羅洞、溪床景群;珠山紅岩寺、花瓶岩、鯉魚山、吊船岩等景群;全安赤岩洞、龍井、睡美人景群;平坑石鑊寺、山溪頭水庫休閒垂釣景群等。陡門鄉圍繞這些景點、景群和特色三農等做好休閒的文章,把陡門景區真正的推向市場,變成效益,真正實現打造“生態農家、休閒陡門”的目的。

陡門鄉距離永嘉縣城上塘鎮僅20公里,車程25分鐘左右。非自駕游市民可先坐班車至永嘉上塘鎮,再轉車至陡門鄉。陡門鄉景區洞多岩奇、水清山美,還有山溪頭水庫釣魚基地為中心的休閒區,以及農家小樓、永樂山莊和五雷山等為主的農家樂等。當地的番薯棗、有機米、野菜等農產品有一定名氣,市民遊玩之餘也可一品新鮮的農產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