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遴選實施辦法

六、考核獎勵建立重點領域頂尖人才遴選評價考核機制,按相關產業和技術領域聘請國家級知名專家,對頂尖人才及其項目進行遴選認定。 按照成果為要、貢獻突出的原則,對納入陝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範圍培養、引進的人才,每2年進行一次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員,暫停享受省“三秦人才津貼”,每5年重新進行一次認定,實行績效考核退出制度。 省上設立陝西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獎,重獎有突出貢獻和業績的我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

基本信息

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陝西省人社廳關於印發《陝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遴選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市委、楊凌示範區黨工委組織部,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楊凌示範區人事勞動局,省委和省級國家機關各部門組織人事處,省屬重點骨幹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黨委:
經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同意,現將《陝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遴選實施辦法》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 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2年8月13日

實施辦法

為認真貫徹《關於加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陝發〔2011〕15號)精神,根據國家和陝西省專業技術人才發展規劃以及《陝西省“新世紀三五人才工程”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遴選目標
以“新世紀三五人才工程”為基礎,用5-10年時間,從現有人才隊伍中遴選500名重點領域頂尖人才,進一步加大培養支持力度,使其成為在國內各行業各領域富有影響的領軍人才,為我省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遴選標準與條件
在陝企事業單位中,一直在一線從事生產、教學、科研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奉獻精神;求實創新,拼搏進取,誠實守信,治學嚴謹,科研組織能力較強,身體健康,年齡原則在55歲以下。
自申報之月止,所取得成績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1.工程技術和管理領域類頂尖人才
(1)有重大發明創造或技術革新,解決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技術難題,得到同行專家和社會的充分肯定,為國家或我省技術創新、產業經營和行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或其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上前五位、二等獎前三位)、省部級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前兩位、二等獎首位),在實施後取得了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2)在完成國家及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建設中,貢獻突出,並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獲得“國家勘察設計大師”、國家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金獎或優秀工程金獎(前兩位),獲國家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銀獎或優秀工程銀獎或省部級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首位),擔任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總設計師、總工程師等;(3)在管理領域有一套行之有效、具有較高推廣價值的現代化管理理論或實踐經驗,或在國家和省級重大管理創新項目中取得優秀成果,對推動科技進步和促進生產力發展成效顯著,所管理的企業連續三年產值、利潤增長超過30%,職工工資增長連續三年超過我省貨幣平均工資增長基準線;或所管理的企業連續3年以上進入全國企業500強,社會貢獻巨大。
2.農業科技領域類頂尖人才
(1)在基礎研究領域中有重大科學發現,或者在理論、方法上有重大創新,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上前五位,二等獎前三位),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前兩位、二等獎首位),並對農、林、水、畜牧等行業整體發展產生重大經濟和社會影響;(2)在農業套用研究技術領域,能夠完成重大科技工程、計畫和項目,大膽創新,或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上前五位,二等獎前三位),或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前兩位、二等獎首位)的重大科技成果,產生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3)在科技成果轉化、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套用、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成果推廣普及率高,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上前五位,二等獎前三位),或省部級科技進步(農業推廣、豐收計畫)成果獎(一等獎前二位、二等獎首位)。
3.自然科學研究領域類頂尖人才
能夠熟悉掌握本學科、本行業國際或國內前沿的研究狀況和研究方法,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深厚的學術造詣、前瞻的學術視野和較強的研發能力和較強的科研管理能力與團隊組織協調能力。(1)能夠領銜國家和本省重大科技或者工程項目攻關、重點學科建設或擔任重要科研機構學術技術負責人,對本學科、專業以及相關領域發展有較大影響,被國內外同行公認有創新性成果或業績;(2)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對本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支撐和推動作用,並通過成果轉化產生良好的經濟或社會效益;(3)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上前五位,二等獎前三位),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前二位、二等獎首位);(4)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高水平論文,被國內外同行所認可。
4.教學領域類頂尖人才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熱愛本職工作,做到師德高尚,淡泊名利,為人師表,能夠勇於探索,積極創新,成效顯著。(1)在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能夠不斷創新,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推進事業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為國內同行專家評鑑所公認,經國家或省級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嚴格鑑定並推廣;(2)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特等獎前四位、一等獎前三位、二等獎前二位),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前二位、二等獎首位);(3)被授予全國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勞動模範或優秀教師稱號;(4)獲得國家或省級教學名師;(5)在教育管理領域,能夠嚴謹治學,遵循教育規律,不斷加強優秀人才和優秀教學團隊培養,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積極探索和運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不斷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成效突出、影響重大。
5.醫藥衛生領域類頂尖人才
(1)醫療技術精湛,能夠成功診治疑難、危重病症,或在臨床實踐工作中有重大創新,對醫療事業的整體發展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得到同行專家和社會的普遍認可;或在較大範圍多次有效地預防、控制、消除疾病,社會影響大;或在農村基層醫療保健領域貢獻突出並得到國內同行公認;(2)在醫藥、醫學實踐和理論研究中,能夠創造出具有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的重大研究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上前五位,二等獎前三位),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前二位、二等獎首位);(3)能夠運用現代科學管理理論,在醫藥領域創造出科學的管理方法,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6.國防科技領域類頂尖人才
(1)國防學術視野寬廣,專業理論深厚,科研方法先進,在國防預先研究、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前沿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等領域,潛心鑽研,自主創新,做出突出貢獻,取得新的較大成果,得到國內外專家公認。在主持的國防科技工業重點項目的研究、設計工作和重大軍民融合科研項目或重點課題的研究中,能夠創造性地解決重大技術問題,解決和處理複雜工藝,學術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水平,對高新武器裝備的研製或者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以上前五位、二等獎前三位),獲得國防科技進步獎或者其它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前兩位、二等獎首位);(2)具有市場經濟理論和現代經營管理理論和方法,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的能力強,企業經營管理理念新、方法先進,使單位的科研生產實力和經濟效益取得顯著進步,得到權威部門或國內外同行專家認可的企業經營管理帶頭人;(3)具有解決軍工生產工藝複雜技術問題的能力,在技術革新、質量提高和工藝攻關等方面貢獻突出,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7.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類頂尖人才
(1)學術造詣高深,業務成就突出,近年來有省內外同行公認的代表性作品及其他有影響的重要成果,是全省乃至全國本專業和學科的學術(專業)帶頭人;(2)學術技術水平在省內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優勢,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或本領域公認的國內外重大獎項;(3)在哲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文博、新聞出版、文化產業等宣傳文化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在鞏固思想輿論陣地、創新科學理論、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組織社會文化活動、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文化產業與經營管理等做出突出成績,在社會上有較大影響,為同行專家所認可;(4)在重點體育(奧運會比賽)項目中,培養出多次(兩次以上)獲得全國及國際重大體育比賽冠軍的運動隊或運動員,對我省體育事業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成績;(5)在信息、金融、財會、外貿、法律等其它領域,為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科學理論依據,對推動專業領域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並為國內同行所公認。
在參照公務員管理崗位不再直接從事專業技術和經營管理工作的黨政領導幹部不列入遴選範圍。
三、遴選程式
頂尖人才遴選堅持技術領先、成果為要原則,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做到寧缺毋濫。推薦和確定人選採取單位推薦、專家評議、社會公示的程式進行。遴選工作每年進行一次,採取自下而上的順序逐級篩選。
1.由各市、各部門在現有人才隊伍中,以“三五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為基礎,按照“道德素質過硬,專業貢獻重大,團隊效應突出,引領作用顯著”的要求廣泛進行推薦,對擬確定推薦人選經單位公示、聽取民眾意見、單位黨組織和行政領導集體研究通過後,填寫《陝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申報登記表》(一式二份),連同電子文檔以及能夠說明本人成果和業績、成就的證明材料複印件(加蓋公章)等,擔任領導職務的推薦人選,還須附由上級領導機關紀檢部門出具的廉政鑑定意見;是企業法人的,須附由當地稅務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企業及本人三年來的納稅情況、企業繳納社保基金情況、企業職工工資增長超過我省貨幣平均工資增長基準線等證明材料,按規定程式報送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提出人選名單。
3.向社會進行公示。
4.對於公示無異議的人選,報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審定。
5.頒發陝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證書。
四、人才待遇
1.重點領域頂尖人才到企業、開發區(園區)從事科技開發、創辦企業的,比照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相關政策給予支持;其人事關係3年內可保留在原單位,由原單位繼續為其繳納單位部分的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允許其以在企業所從事本專業的業績,回原單位參加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已退出一線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返聘。
2.重點領域頂尖人才到股份制形式企業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由單位根據需要可將成果入股作價金額一定比例的股權,獎勵給成果人培養單位、完成人和為科技成果轉化做出重要貢獻的團隊成員;實施職務技術成果轉化的,單位可提取一定比例的該成果產品銷售額,作為報酬支付給成果完成人。
3.重點領域頂尖人才帶項目、帶技術到開發區創辦企業的,可優先享受創業投資、土地使用、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由各園區提供不少於100平方米的工作場所,提供2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不低於100萬元的風險投資和100萬元的貸款貼息。
4.重點領域頂尖人才在崗期間享受省“三秦人才津貼”;享受醫療照顧人員待遇。已經享受“三秦人才津貼”的人選,可按較高標準執行,不再重複享受。
五、人才服務
建立政府引導、社會支持、用人單位為主的頂尖人才工作服務機制,形成支持有力、配套齊全的服務體系。
1.為頂尖人才的醫療保健和休假等創造條件。要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服務機構的作用,為頂尖人才休假、醫療保健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務。
2.建立多層面的頂尖人才聯繫制度。各級黨政領導要採取多種方式與頂尖人才加強聯繫與溝通,要定期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工作情況和發展需求。對其本人及團隊工作、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要及時給予解決。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市縣(區)以及頂尖人才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要建立高層次人才聯絡員制度,指派專人負責與其聯繫,及時提供必要的服務保障。
3.對頂尖人才自主組建團隊,需要從境內外聘請或聘用的專業技術人才,組織人事部門要創造必要的條件,在有關手續的辦理、養老、醫療保險的兌付或劃轉、工資報酬的支付、工作和生活條件的準備等方面給予積極的支持和配合。
六、考核獎勵
建立重點領域頂尖人才遴選評價考核機制,按相關產業和技術領域聘請國家級知名專家,對頂尖人才及其項目進行遴選認定。按照成果為要、貢獻突出的原則,對納入陝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範圍培養、引進的人才,每2年進行一次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員,暫停享受省“三秦人才津貼”,每5年重新進行一次認定,實行績效考核退出制度。省上設立陝西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獎,重獎有突出貢獻和業績的我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
對於經核實違犯國家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的入選人員,停止享受省“三秦人才津貼”,取消“陝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資格,收回頒發證書。
七、人才宣傳
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要大力宣傳各領域頂尖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貢獻,通過弘揚他們的創新創業精神,提高頂尖人才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不斷增強各類頂尖人才的成就感和責任感,激發其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同時,以此引導和激勵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和青年學生,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