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東盛集團有限公司

陝西東盛集團有限公司

陝西東盛集團有限公司是西安高新區內一家以高科技醫藥產業為主體的大型集團企業,公司現有員工4000多名,總資產近50億元人民幣,2007年東盛集團技工貿總收入達40億元人民幣。

基本信息

簡介

陝西東盛集團有限公司 陝西東盛集團有限公司

東盛集團有限公司是西安高新區內一家以高科技醫藥產業為主體的大型集團企業,也是國內醫藥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企業。集團旗下擁有一家醫藥類上市公司、一個國家級藥品生產基地和一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目前,公司現有員工4000多名,總資產近50億元人民幣,2007年東盛集團技工貿總收入達40億元人民幣。

東盛集團全心全意專注人類健康事業,自1996年底涉足醫藥產業以來,通過一系列的資產重組,與國內多家醫藥企業實現了強強聯合,取得了醫藥研發、生產和行銷的強大優勢。其中,與德國拜耳醫藥有限公司關於旗下企業江蘇啟東蓋天力製藥有限公司的併購,創造了國內最大的一樁跨國產權交易案例。自1987年東盛創始人郭家學先生辭職創業開始,伴隨著整箇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東盛已經走過了16年的歷史。但如果從東盛正式涉足醫藥行業算起的話,只有短短7年的歷史;在中國的醫藥市場,東盛還只是一個年輕的企業,但這個年輕的企業已在現今風雲變幻的醫藥市場成長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講,東盛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企業。

東盛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延續的基石,成功的企業離不開卓越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不僅決定著企業的效率,而且也決定著企業的效果,對企業獲得最大利益有巨大的影響。因此,從現代企業管理的意義上來講,企業文化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在東盛企業發展的全過程中,通過企業形象的設計和企業精神的培養,建立企業文化,達到以下目的:
董事長郭家學董事長郭家學

1、將員工的思想和行為統一於東盛發展的遠景目標和共同的價值觀,增強員工的內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
2、通過文化的導向作用,規範員工行為,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協調企業與社會的關係,提升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的社會效益,從而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
東盛文化發展的現階段目標是立足於企業發展的歷史和現實,緊密圍繞企業發展的遠景目標,視東盛文化為企業產品,不斷進行梳理、提煉、豐富、發展,搭建東盛文化推廣、傳播的通路,增強東盛文化對員工的內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形成東盛文化對企業發展的支撐力。
東盛集團專設了企業文化部負責集團公司及其控參股企業的文化管理工作。該部門的職責是:負責東盛企業文化的推廣、傳播、嫁接;負責《東盛人》內刊的編輯和發行;負責集團網站的管理;負責公司員工文化娛樂活動的組織;承擔集團團委的職能等。

企業標識

東盛企業的標誌以與大自然融合為一的綠色環境意識以及中國深厚傳統文化意識為設計理念。以內外互旋的葉形忍冬紋為標誌圖形構成要素,組成呈放射狀,並具視幻光效,輪轉不息的圓,如花朵,如太陽,取其端莊,聖潔,生生不息與輝煌之意,寓意東盛企業發展的廣闊前景,是自然,生命,長久的象徵。
企業的中、英文名稱:“東盛”、“TOPSUN”
東盛集團公司黨委榮獲“2008年度先進黨組織”稱號東盛集團公司黨委榮獲“2008年度先進黨組織”稱號

寓意東盛企業如初升的蓬勃生命力與繁榮昌盛。中文造型脫胎於中國傳統書法與同風格的英文標準字,以飄逸的外型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胸襟博大,崇尚自然的內涵。“東盛”標誌是註冊商標,也是東盛企業的標誌,作為東盛人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維護商標著作權和企業形象。

文化內涵

文化首先產生於組織創辦人的信念、價值觀和假定。作為東盛事業的創始人,郭董事長認為,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基因,成功的企業離不開卓越的文化;企業要想基業常青,文化猶如樹底下的根,扎的越深越廣,汲取的水分和養分就會越多。
2000年11月,當東盛購併合作的步伐剛剛走出祖國的大西北來到瀕臨東海之濱的江蘇啟東時,東盛文化已經開始孕育新的內涵。
2001年,全新的東盛文化打造出爐--開放、融智、合作、超越,寥寥八個字,涵蓋了東盛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近15年的創業史,也展示了東盛企業和東盛人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發展史。
2004年,郭董事長面向全員宣講了東盛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執行”.
開放--在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競爭的發展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東盛集團,逐漸形成了以開放為精髓之一的企業文化,不但建立了一個開放的組織環境,而且建設了一種開放的企業文化氛圍,現在的東盛,正用一種開放的胸懷和姿態,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博採眾長,不斷地學習、吸納和發展。
融智--融智就是腦力激盪,就是我們共同醞釀創業理想,共同為東盛的發展獻計獻策;融智就是通過團隊之間的腦力激盪,碰撞出經營管理的最佳方案,碰撞出創新的靈感和火花,集個人的智慧為團隊的智慧,集團隊的智慧為企業的智慧,最終成為促進東盛發展的偉大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講,融智比融資更重要。
合作--東盛始終堅持“合作促進發展,合作創造雙贏”的企業文化理念,我們所提倡的合作不僅僅是公司內部員工之間的合作、部門之間的合作、企業之間的合作,在更大意義上,這種合作還應該是公司與外部企業之間的合作,與政府、機關、社會團體之間的合作,與知名跨國企業之間的合作。實際上,東盛近幾年的發展,就是一個依靠合作取勝的發展歷程。
超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超越是對自我不斷的挑戰,東盛的目標是成為一個“令員工愛戴、同行敬仰,社會尊敬”的偉大的百年企業,在這一目標的激勵下,東盛的每一位員工,每一個團隊都在工作中享受著進步和超越的樂趣。同時,東盛提倡超越來自於一點一滴的進步,因為只有量的不斷積累,才能達成質的最終飛躍。
活動開展
 始於2003年歲末年初。由企業文化部連同集團黨工委共同舉辦。參賽者包括東盛集團及其控參股企業的全體員工。總計收到各類作品186幅。經過評審會的評選,有53幅作品獲獎並展出,充分展示了東盛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始於2003年12月19日。這是東盛遵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嘗試對控參股企業的領導班子頒發聘書並舉行就職宣誓活動。活動中,對相關儀式作了一定規範,旨在通過這種形式,在成員企業中營造一種與東盛一起成長的良好組織氛圍,傳承“開放、融智、合作、超越”的東盛文化,在東盛發展的進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女員工,她們“巾幗不讓鬚眉”,為東盛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每年的3月8日,東盛集團工會委員會、女工委員會、企業文化部等相關部門都會在這一天組織女工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每年,東盛人都會帶著收穫的喜悅歡聚一堂,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表達自己喜迎新春、再創輝煌的決心和信心。自編自演的節目,也許簡單,也許粗糙,但都是一個東盛的故事,都是一顆依偎著“TOPSUN”的火熱的跳動著的心…
從2001年開始首屆,一年一度。員工們廣泛參與,在競技中體味挑戰,
在比賽中學會協作,團結,競爭,充滿趣味。

公司歷史沿革

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青海同仁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鋁業”),是在原青海省同仁鋁廠的基礎上,以募集設立方式改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7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證監發字[1996]246號文批准,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96年1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9年,同仁鋁業第一大股東青海省同仁縣國有資產管理局將其所持有同仁鋁業52.46%的股份分別轉讓給西安東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盛集團”)和陝西東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盛藥業”),本次股權轉讓行為完成後,東盛集團持有同仁鋁業28.92%的股權;東盛藥業持有同仁鋁業23.54%的股權。
1999年10月,青海同仁購得陝西東盛醫藥(以下簡稱“東盛醫藥”)有限責任公司98.97%的股權。

東盛科技架構如下圖東盛科技架構如下圖

2000年3月5日,同仁鋁業進行了營業執照變更登記,更名為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股票簡稱變更為“東盛科技”。公司現持有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的6300001200556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註冊資本186,886,960元。
2000年8月,公司與江蘇省啟東市國有資產管理局簽訂股權轉讓協定,收購啟東市財政局所持有的啟東蓋天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東盛科技啟東蓋天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80%的股份,股權交割日為2000年11月5日。
2000年9月30日,公司與東盛藥業簽訂資產置換協定。根據該協定,公司將所屬的鋁冶煉、鋁型材加工及銷售相關的資產、負債及對黃南鋁業有限公司、中色(南海)恆達發展有限公司、青海省慶泰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的投資,與東盛藥業所屬的部分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進行了等價置換。本次資產置換完成後,公司不再從事鋁冶煉加工及銷售業務,轉而從事各類藥品的生產、銷售及新藥研製等。截止2001年2月15日,公司已全部完成本次資產置換的財產與財務交接及相關產權的過戶登記工作。通過本次資產置換,公司主營業務由鋁製品生產、銷售徹底轉變為各類藥品的生產、銷售及新藥研製開發,資產質量得到改善,盈利能力快速提高。由於本次資產置換時,未對置入資產相關人事進行調整,置入資產部分管理規範、技術骨幹隊伍穩定,加之公司擁有豐富的業務整合經驗和人力資源有時,資產重組後公司經營效益良好。
2001年7月,東盛醫藥與東盛集團及西安東盛飲品有限責任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定。根據該協定,東盛集團和東盛飲品分別將其所持有的西安遠洋廣告有限責任公司50%和45%的股權轉讓給東盛醫藥。
2001年8月,公司與青海企業技術創新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對青海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增資擴股協定。根據該協定,公司對青海製藥集團進行單方面增資而取得青海製藥集團52.9%的股權。
2007年1月,東盛集團將其持有的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廣譽遠”)95%的股權、安徽東盛製藥有限公司95%的股權(以下簡稱“安徽東盛”)、安徽東盛友邦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盛友邦”)98.77%的股權抵償了其占用的公司等額資金,從而使上述公司成為了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現有的主要業務是各類醫藥產品的生產、批發、零售及新藥研製;各類廣告的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等。其中,公司、蓋天力、青海製藥集團、山西廣譽遠、安徽東盛、東盛友邦從事藥品的生產,而東盛醫藥從事藥品的批發、零售及新藥研製;西安遠洋廣告現主要從事各類廣告代理業務。

重組

2005年伊始,東盛集團審時度勢進入了企業發展的二次創業期,要通過內部資源的重組和最佳化,通過積極的企業增長方式和經營思路的轉變和調整,實現企業做大做強的發展目標。

..

在構築醫藥產業的未來發展戰略方面,東盛集團將以上市公司東盛科技為核心產業發展平台,以傳統中藥、現代中藥、精麻藥為戰略發展中心,以培育一家具有競爭力的國際企業作為永恆不變的創業夢想,在“開放、融智、合作、超越”的企業文化的激勵下,續寫東盛新的輝煌。

自1987年東盛創始人郭家學先生辭職創業開始,伴隨著整箇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東盛已經走過了16年的歷史。但如果從東盛正式涉足醫藥行業算起的話,只有短短7年的歷史;在中國的醫藥市場,東盛還只是一個年輕的企業,但這個年輕的企業已在現今風雲變幻的醫藥市場成長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講,東盛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企業。

企業榮譽

2009年4月西安高新區組織召開了2009年環保工作大會。在會上,高新管委會對2008年度環保目標責任工作完成情況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了表彰,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製藥廠榮獲年度“環保目標責任先進單位”。
2006年4月20日,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召開2005年度表彰大會,東盛集團榮獲高新區6項殊榮,其中東盛集團榮獲“明星企業”、“營業收入過10億企業”、“市級文明單位”稱號;陝西東盛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被授予2005年度“特別貢獻企業”、“納稅先進企業”.西安製藥廠生產的“東盛牌四季三黃軟膠囊”被評為“2005年度陝西省名牌產品”。

公益事業

企業社會責任是一種力量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加強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和諧社會呼喚責任企業,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和高尚道德品格的企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石。在這一背景下,國家電網公司在國內率先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並積極倡導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重要舉措,不僅表明了公司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事業心和國際視野,充分體現了公司主動融入世界發展的歷史潮流,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智慧和勇氣,從某種程度上更是推進了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發展潮流。從國家電網公司積極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社會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中,我們可以得到三點啟示。
企業社會責任體現了企業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發展訴求。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係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中央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對所有者負責,就是對人民負責,就是對國家負責、對黨和政府負責、對社會負責。公司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維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來看,國家電網公司作為由國家直接控制的國有企業,在發揮公有制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方面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來看,國家電網公司資產規模巨大,主營業務與廣大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提高公司工作水平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來看,國家電網公司作為國家實施能源發展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作為能源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對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可以說,國家電網公司的責任訴求,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根本一致,與國有企業承擔的重大責任完全一致。企業在現代社會中實際上已經成為多種社會主體利益的交匯點,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企業規模越大,承擔的社會責任越大。
企業的社會責任觀與企業的核心理念必然高度一致。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系統推進社會責任工作的重要標誌就是,構建了獨具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對於中國企業而言,社會責任還是新生事物,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剛剛起步。國家電網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活動中,從自身性質和使命出發,明確提出了具有鮮明企業特色的社會責任觀,即責任是“發展公司、服務社會,弘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以公司的發展實現員工成長、客戶滿意、政府放心,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責任準則是“以人為本、共同成長,善待員工、善待客戶、善待夥伴,真誠服務,共謀發展,實現公司利益、行業利益、社會利益的協調統一。發展自己,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服務行業,推動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做好公民,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運動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和諧社會建設,要求我們充分重視以人為本、促進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注重環保和節約、重視就業、促進社區建設等。一個和諧社會,必然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是全社會各類組織、各階層人員共同的任務。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行動。國家電網公司堅持全面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價值觀,堅持科學發展觀,轉變公司發展方式,以最佳化內部資源配置,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深化集團化運作、集約化發展、精細化管理;轉變電網發展方式,以促進能源資源最佳化配置為目標,充分發揮電網功能為手段,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核心、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國家電網,實現公司和電網的科學發展。履行發展責任,著眼於全面最佳化配置能源資源和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促進電網、電源協調發展。履行經濟責任,加強經營管理,創造更大的社會財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形成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履行法律責任,誠實守信、依法經營,推動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履行道德責任,促進誠信友愛的社會氛圍的形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局面。履行慈善責任,促進社會進步,促進形成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社會局面。
儘管與國際一流企業相比,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只是剛剛開始,但開展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已逐步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共識,而國家電網公司具有開創意義的社會責任活動,更將促進我國企業社會責任運動黃金時代的來臨。
責任是一種力量,不僅推動一個企業成長壯大,更將推進一個民族發展進步。

赤子之心東盛之舉
2008年中國汶川發生了罕見的8.0級特大地震,抗震救災、恢復重建,災區人民的一切需要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作為中國醫藥行業里的一個重要品牌企業,東盛公司也為災區人民盡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公司累計為災區捐款捐物達:236萬餘元,其中藥品226萬餘元,現金10萬餘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