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卓訊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公司主要經營範圍:物流技術研發;物流服務;物流管理諮詢;冷鏈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計算機軟體開發與銷售;物流網站建設維護;企業項目投資與規劃;電子產品及電子計量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網路平台建設與運營;家畜疾病研究、檢測與病蟲害的測報及防疫;農業機械產品的生產及銷售;獸用中草藥的研製;物聯網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陝西卓訊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習永平曾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捐贈人民幣80萬元,用於家畜疾病研究。

陝西卓訊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安成立於2006年,產品“感知動康”系列產品,被定義為“肉品安全衛士”。相對於傳統的耳標,卓訊的家畜植入式電子身份健康監測儀,不僅能夠對豬進行身份識別,更重要的是可以隨時監控豬的身體狀況。“耳標可以被替換,但植入就是唯一的。我們通過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研發的監測儀設有多種肉豬常見的病理模型和生理指標,隨時可以追蹤到這頭豬的健康狀況。”公司常務副總慶豐碩介紹說,這等於給豬裝上了一枚實時體檢儀。

物聯網技術讓豬從崽到肉都明明白白

除了在生豬養殖階段的“體檢儀”之外,卓訊的“感知動康”服務平台,還覆蓋了屠宰加工、配送銷售、產品追溯等生豬從幼崽到終端銷售的整套監控服務。
“我們通過監測儀給生豬建立了電子檔案後,便會生成它獨有的個體信息。在運輸、屠宰、配送、銷售各個環節,都會有新的、個體的條碼生成,以便監控。”慶豐碩介紹,如在銷售環節,雖然豬被分割銷售,但使用卓訊配套的電子稱後,依然可以做到每次分隔都會生成新的條碼,“每塊肉都是可以被監控和追溯的,而且屬於一頭豬的所有肉塊重量總和不能超過其出肉總量。而且我們的數據都是自動生成的,包括我們在內任何人都無法篡改,從而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
她說正是人有身份證,公安部門可以通過後台查詢到該人員什麼時候在哪個個機場登過機、在哪個酒店開過房一樣。這樣對豬的完整而真實的數據,確保了肉品的安全。“這就是我們在肉品監控中對物聯網技術的套用,也是我們將自己定義為物聯科技公司的原因。”

大數據讓生豬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都有據可查

這樣覆蓋生豬整個生產、銷售環節的監控體系的建立,不僅可根據平台記錄的信息利用倒逼機制追責相關責任人,政府監管部門和消費者也可通過平台查詢肉品的質量,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
正因為如此,卓訊的產品和服務目前不僅被省內兩家屠宰場和3家養殖大戶所採用,每年保障著省內市場100多萬頭生豬的安全問題,更被山西等地採用。
“我們這套產品和服務,不僅取得了發明專利還取得了兩項軟體著作權專利。”慶豐碩說其實整套系統7大板塊46個子系統都是有公司近20人的研發團隊自主開發的。
之所以花這么大經歷,進行研發,卓訊的著眼點並不只局限在養殖、屠宰、銷售整條豬肉生產的諸環節,更是放眼圍繞在生豬身邊的所有環節。“銀行、保險、政府監管、飼料銷售等環節,都需要對生豬進行檢測後才會進行後續活動。而我們的物聯網技術正提供著這樣的大數據服務。”慶豐碩舉例說,家畜的“電子檔案”,包括日齡、體重、免疫信息、家畜父母系、健康狀況以及血常規抽檢等。一旦發生疫情,養殖戶不必和投保的保險公司就死了幾頭豬、豬是怎么死的等問題扯皮。“一切的數據都明明白白的記錄在案。”
談到下一步的發展時,慶豐碩表示,除了進一步擴大生豬市場外,他們還計畫進軍牛羊等更多家畜市場。“現在主要做生豬的原因,一是生豬畢竟占據了肉類的絕大多數市場,二是牛羊的出欄時間要比豬更長,這對我們植入式檢測儀的電池等要求更高。”但她表示,“這些問題都不難攻克。”
而談起之所以在2015年將公司搬遷到航天基地孵化器的原因,慶豐碩表示,“隨著人們對於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原來寫字樓的辦公地點完全不能滿足公司的生產了。”所以他們來到航天擴大生產規模,而同時,航天基地對於科技企業從硬體到培訓等軟體完整的扶持政策,更讓他們堅定了在此發展的信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