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巴克珠

降巴克珠

降巴克珠,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人,藏族,1989年3月出生 ,2006年12月入伍。他先後被總政治部評為“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被全軍、軍區樹為“愛軍精武標兵”,被解放軍報社評為“全軍百名好班長新聞人物”,被集團軍評為“學向南林先進個人”,被通化市評為“十大傑出青年”,連續6年被旅評為“優秀士兵”,個人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所帶班被旅評為“基層建設先進班”,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2015年的07月,降巴克珠將從陸軍軍官學院畢業。 2018年2月,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8年10月,因愛軍精武傾心育兵 把個人夢融入強軍夢事跡,入選中國好人榜。

基本信息

習近平接見降巴克珠

降巴克珠 降巴克珠

2015年2月11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了2015年軍民迎新春茶話會。作為軍代優秀代表之一降巴克珠參加了該活動。習主席和他交流了個六、七個問題,詢問了他的學習、生活,和訓練情況。習主席問降巴克珠是不是康巴漢子,稱讚康巴漢子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

降巴克珠認為這是家庭的榮譽,“不僅是我自己的,是整個家族的,三代人凝聚的力量”。降巴克珠一家三代從軍,祖父壯烈犧牲,父親也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現在的降巴克珠則在部隊立功受獎。

三代從軍

降巴克珠1989年2月生於四川康定縣呷巴鄉鐵索村,一家人三代忠勇:爺爺羅布長壽是鄉里唯一的烈士,父親羅布扎西是鄉里唯一參戰中立過戰功的功臣,降巴克珠是康定縣唯一立過兩個一等功的戰士。

烈士爺爺

降巴克珠的爺爺羅布長壽出生在一個農奴家庭,受當地土司的壓迫,直到1950年3月康定解放,羅布長壽才告別了牛馬不如的農奴生活,翻身做了主人,成為縣商業局百貨公司一名職工,當上了基幹民兵。1952年,心懷感念的羅布長壽積極回響黨中央號召,肅清匪患,保衛和平建設成果,毅然告別親人,加入了剿匪部隊。

在部隊,羅布長壽把對黨的恩情化作練兵動力,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殺敵本領,很快入了黨,當上了班長和副排長。1956年春,道孚縣、得榮縣匪患突起,上級命令部隊剿匪,平定叛亂。羅布長壽和同樣是農奴出身的妻子新婚不久,就奉命歸隊、出征。臨別時,羅布長壽對妻子說:“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再被奪走!”妻子一直把丈夫送到村口,說:“我等你回來!”

羅布長壽受命出發,幾個月後,在英達戰鬥中帶著戰士先期偵察,不料途中遭遇土匪,為掩護戰友,羅布長壽不幸光榮犧牲,獻出了年僅31歲的生命,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榮記二等功。

英雄父親

20多年過去,南線局勢突然緊張起來,獨身把兒子撫養成人的奶奶丹真翁姆,儘管喪夫之痛並未隱滅,但還是把父親羅布扎西送進了軍營。

入伍後不久,羅布扎西咬破手指,寫血書請戰。一次戰鬥他捨命背下受傷的營長,自己卻被彈片炸傷,榮立三等功。

羅布扎西被成都軍區評為專業技術能手,手榴彈投擲全團第一,手槍分解結合全團第二,還是全團唯一能在夜間百米外用56式步槍打掉手電筒小燈泡的特等射手。

2012年6月,康定呷巴鄉鐵索橋村村委會一致表決通過,決定吸收羅布扎西為中共預備黨員。得知喜訊,降巴克珠興奮不已,他深為阿爸實現多年的夙願而高興,也更加堅定了他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忠誠衛士的決心。

小時候,沉默寡言的父親給降巴克珠講得最多的,就是“想當年”:“想當年,阿爸手榴彈投擲全團第一,80多米。”“想當年,阿爸手槍分解結合得過團里第二名。”……

然而,父親隻字不願提當年的戰功和戰事。降巴克珠後來慢慢懂事了才知道,那是因為戰爭的殘酷,有的戰友在他的懷中停止了呼吸。

只是,父親常執拗地帶著他做伏地挺身,一口氣就是100多個,也曾手把手地教他怎樣把被子疊成“豆腐塊”。

1982年,羅布扎西從部隊復員回鄉務農。1989年有了兒子降巴克珠。

轉眼18年過去了,市場經濟的大潮早已湧入偏遠的鐵索村。儘管妻子重病,自己右手又在施工中被炸去,羅布扎西還是把降巴克珠送入了軍營。

“咱們家代代都得有一個當兵的人。”羅布扎西說。

愛軍精武標兵

代課教師

2005年下半年,降巴克珠面臨人生一次重大抉擇:父親右手被炸斷,失去了勞動能力,母親患肺水腫住進醫院,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賣光了,還欠了不少錢,作為長子只能選擇輟學回家,挑起家裡的重擔。

十里八村都為降巴克珠惋惜,大家都知道他一向學習成績優秀,表現突出,國小時第一個戴上紅領巾,國中時第一個入團,每年都是“三好學生”。

有一天,鄰村木農國小的校長尼瑪找到輟學在家的降巴克珠,告訴他學校有個女老師因家中事多和身體原因辭職回家了,缺個老師,希望他能給孩子們當代課老師。一面是家裡活很多、雙親和兩個弟弟需要照顧,一面想起孩子們沒有老師,什麼也學不了,他左右為難,一時難以抉擇。

了解兒子的羅布扎西對降巴克珠說道:“咱們不能忘本,得學會報恩,不能耽誤孩子們。”聽了阿爸的話,降巴克珠決定去當代課老師,雖然每月只有320元的工資。

在學校,降巴克珠既教語文、數學,又教體育和音樂,他深知自己沒上過多少學,能力水平有限,擔心教得不好,誤人子弟,一有時間就惡補文化知識,盡最大努力把課上好。孩子們把村民的玻璃打碎了,他墊錢給裝上;孩子們缺文具,他掏錢給買……他把孩子們當弟弟妹妹一樣愛。很快,降巴克珠成了最受學生喜歡的老師,以至於他講完“保護樹木,防止水土流失”的道理後,學生們回家後紛紛鬧著不讓父母上山砍樹。

2006年底,他當兵離開學校時,他教過的22名學生自發組織到汽車站為他送行,感謝像大哥哥一樣的老師對他們的關愛。

精武報國

降巴克珠 降巴克珠

2006年底,降巴克珠入伍後來到瀋陽軍區16集團軍某旅。從川西高原來到 東北平原,他克服“醉氧”不適,腿上綁沙袋、背囊裝沙瓶、穿上雨衣練體能;槍管上放彈殼、前端掛水壺練輕武器射擊……練就一身“硬”功夫:

6公里武裝奔襲打破集團軍“特戰精兵”考核紀錄;10米攀繩成績比優秀標準快10秒;旅手槍、自動步槍、狙擊步槍3種槍型射擊最好成績保持者……

降巴克珠還積極利用部隊“大學校”為自己“加鋼淬火”,自學取得大專文憑,先後6次擔當高新訓練課題攻關,革新了“95式自動步槍檢查鏡”“煙花報警器”等創新成果。

截至目前,降巴克珠24次比武奪冠,5次打破旅以上軍事課目紀錄,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所帶班2次榮立三等功,先後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等。

槍王

2008年8月,長白山腹地,烈日當空,集團軍特戰專業比武如期舉行。在武裝奔襲、特種障礙等一系列高強度連續作業後,比武進入了最關鍵的射擊科目。降巴克珠5發5中,50環,被集團軍評為“特戰尖兵”。

榮譽光環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辛苦付出。為了練就持久穩固的據槍,降巴克珠想方設法增加訓練難度,無論酷暑嚴寒,在訓練場上一趴就是幾小時;立姿據槍在槍管掛上2公斤重的水壺;臥姿據槍在槍身放彈殼,規定時間內彈殼如果掉下來,就增加十分鐘,一天練下來,胳膊酸痛難忍,吃飯時筷子都拿不穩。

為了練好瞄準,他在陰雨、強光、雪天等條件下研究排除虛光的方法,練就了迎風不眨眼,聞聲不慌神的硬功夫。為了練就均勻正直的擊發,他用膠布纏住除食指、拇指外其他手指,克服四指聯動,用手指鉤皮筋尋找均勻擊發的感覺,練打字增加手指靈敏度。

優異成績的取得,源自每一次的突破進步。一次實彈射擊考核,他雖然打出了5發50環的好成績,但彈著點全部偏右。就在戰友們前來祝賀的時候,他卻開始低頭沉思查找癥結。向軍械助理及營連幹部請教分析槍械結構、外部條件等因素後,他反覆回憶體會射擊動作,終於眼前一亮,原來射擊時手腕貼在彈夾上,擊發時手腕的筋腱觸動了彈夾,子彈出膛瞬間就會向右偏。

怎樣才能避免此類問題呢?在反覆研究並查閱資料後,他發現美軍狙擊手採取的是“直腕據槍瞄準法”,值得借鑑。經過實踐,問題果然迎刃而解了。在以後的精度射擊中,降巴克珠的彈著點更加居中了。

飛毛腿

當兵7年,降巴克珠負重24公斤跑了4000多公里。同樣的訓練,別人穿壞1雙作訓鞋,他一般要穿壞2雙;扛圓木、舉圓木近1080噸,全身從腳踝到膝蓋,再從腰到頸椎,疲勞損傷達15處之多。

一次建制連比武,降巴克珠扛著10多公斤的鐵桿連旗往前沖,兄弟連隊的扛旗人換了三次,硬是沒有追上他。當把連旗插上山頂,他難受得把胃液都吐了出來,“連旗,就是連隊的魂。扛著跑時,一點沒感到累。”他說。

2013年5月,旅實戰化比武,400米障礙項目中,降巴克珠大膽地想兩步就越過3米高、4米長的雲梯,一個不慎掉了下來,右眼角鮮血直流。戰友們的驚呼未平,他已閉著右眼,又是一路狂奔急越,帶著飄灑的血滴衝過終點。最後,他取得障礙第二、總評第一的成績。

憑著這股勁,他先後24次在上級組織的軍事比武考核中勇奪桂冠,13次參與實兵演習和重大軍事活動,刷新旅5個課目比武紀錄,2次榮立一等功。

晉升中士

2011年底,已經服役五年的降巴克珠遇到一次人生抉擇:是晉級中士堅持軍旅夢想,還是脫下軍裝回到地方。其實,降巴克珠已經寫好了晉級中士的申請書,只等復轉工作一開始就上交連隊,但阿姐的一個電話使他心中的天平搖擺了起來。

在得知降巴克珠年底可以復員回家,在地方政府工作的阿姐特意打電話,希望他回家發展,還告訴他:只要回來,就給他安排工作、在縣裡給買個房……這與整天摸爬滾打的部隊生活相比,舒適、自在。

“如果現在放棄,跟一個逃兵沒啥區別。”降巴克珠決定說服阿姐。為了不讓阿姐傷心,他一連幾個晚上與阿姐通電話。他把五年多來戰友的幫助,領導的關懷一五一十地講給阿姐聽,他還特意告訴阿姐,部隊就是他第二個家,這裡也有好多“阿哥”。

終於,阿姐同意了弟弟的留隊想法。2011年11月,降巴克珠晉升為中士班長,寬闊的肩膀上又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柔情班長

儘管訓練場上兇猛如虎,可降巴克珠帶過的兵,卻都說他是個柔情班長。

新戰士陳鑫第一次體能訓練就崴了腳,腫得穿不上鞋。當晚,降巴克珠捧個臉盆,給他一點一點地用熱毛巾揉搓,再噴上紅花油接著揉,足有40分鐘。連續治療4天,陳鑫的腳不腫也不疼了。

相處3年,陳鑫已記不清,班長用這個“妙方”給多少戰友們揉胳膊、大腿,只記得,每次班長的“推拿”都是輕柔細緻、功夫十足。

戰士王哲很有射擊天賦,可成績卻不穩定。降巴克珠為他量身制訂訓練計畫,給他開小灶,陪著在太陽底下,趴在燙得幾乎可以煎雞蛋的沙地上,一遍一遍地做示範。

當作為唯一的列兵參加旅比武,連摘固定目標和夜間隱顯靶射擊兩項桂冠後,望著比自己笑得還燦爛的班長,王哲一下子流淚了:“班長對我們的感情,最經得起一句話,‘日久見人心’。”

說起柔情班長,戰士們的故事講不完:從入伍第2年當班長,降巴克珠所帶班兩次榮立集體三等功,被旅評為“基層建設先進班”;所帶戰士中,2人考上軍校、4人提乾、7人成為集團軍特戰尖兵、15人成為旅訓練標兵、12人走上班長崗位。

大愛濟世

2011年5月,降巴克珠所在營前往柳河縣紅石鎮駐訓,在一所廢棄的國小中駐紮下來。

晚上10點多,大家都已經睡了。忽然,一陣咳嗽聲傳了過來。

降巴克珠從床上坐了起來,借著夜色開始尋找聲音的來源。找了一圈發現並不是周圍的戰友,於是他穿上衣服和鞋子來到了房子外面,仔細一聽,這才發現:聲音是從學校護工王占國大爺家傳來的。

降巴克珠走進王大爺的屋內,看到他咳嗽不止,身體還在不停地顫抖著。降巴克珠急忙回到自己屋叫醒了本班的兩名戰士,並請示了連隊,連夜背著王大爺到了村衛生所。“急性肺炎,必須馬上治療。”他為王大爺付了醫藥費,並留下來照顧老人,一坐就是一夜。

第二天清晨,老人的臉色好轉了,降巴克珠和老人聊了起來。原來王大爺有兩個兒子,都拖家帶口在外地打工,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

駐訓這段時間,降巴克珠主動擔起了照顧王大爺的工作。8月末,駐訓結束,大部隊即將返營,王大爺很早就在校門口等著,前來送別照顧他2個月的 “好孩子”——降巴克珠。老大爺望著部隊遠去的身影,淚流不止。

降巴克珠每月的工資也常分成好幾份,因為他在駐地資助了一名失學兒童,在駐訓場成為了一個貧病老人的“乾兒子”,在老家認了一個孤寡婦女做“乾媽”……

2012年5月,降巴克珠高票當選駐地吉林省通化市“十大傑出青年”。

軍校深造

2015年的7月,降巴克珠將從陸軍軍官學院畢業。從軍和上大學是他的兩個心愿,軍校生活幫助他完成了他另一個心愿。

而且,很顯然,軍校生活帶給他很大收穫。降巴克珠告訴《環球時報》,“以前當班長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所儲備的知識是夠用的,但到了軍校不斷學習之後,感覺到自己知識遠遠不夠,學的越多,差距越大。”

在瀋陽軍區某旅任職期間,降巴克珠說自己專攻在軍事訓練方面。軍校生活教給他的是思想方面,考慮問題的角度,提高內心數字,“更大一點是戰略戰術方面”。

對於未來的目標,降巴克珠說,不同階段的目標是不同的,大目標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他對自己的要求是“開口能講,動手能做,揮手能指,提筆能寫。”

人物榮譽

先後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全軍首屆“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全軍和武警部隊百名好班長新聞人物”“全軍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新聞人物”,瀋陽軍區“愛軍精武標兵”、“特戰精兵”,吉林省“五四青年獎章”,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2018年10月,入選中國好人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