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族

陀螺族

陀螺族多患突發性耳聾,他們常常是最早到辦公室也是最晚離開的人,他們手頭上的工作遠不止一兩項,他們在年底繁忙的時候通常連續加班到深夜,他們甚至周末的休息時間也在單位里處理事情,他們被稱為陀螺族。

簡介

陀螺族陀螺族

職業女性下班後,要怎樣在不抓狂的情況下,還能保有愉悅的心情輕鬆做家事、全心全意陪孩子?聽聽過來人媽媽與專家的建議吧。
犧牲不是美德
根據調查,大部分的上班族媽媽每天花在顧小孩和煮飯抹地等料理家務的時間,超過三個半小時。難怪每個上班族媽媽會像陀螺一樣轉不停,犧牲了自我,生活依舊亂糟糟。在美國,甚至出現了專門為上班族父母調整生活步調的親職咨商師,隨時為混亂的家庭生活,提供即時服務。
台灣心理醫師陳俊欽分析,夫妻其中一方若為家庭過度犧牲與忍耐,婚姻的不穩定度便提高。上班族媽媽得重新安排生活的優先順序,配合有效的時間管理,才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關鍵。

三大步驟

上班族媽媽生活步調緊湊,分秒必爭,壓力油然而生。聽聽過來人媽媽與專家的建議:
找回時間、遠離“時間小偷
《我不當陀螺族》一書建議,重掌生活控制權的第一步,是追蹤你的時間並找出問題所在。紀錄自己怎么利用每天的24小時,以半小時為單位,大小事都記下分析。
減少要做的事、選定優先順序
日本暢銷作家勝間和代在獨力扶養三個孩子的同時,陸續取得日本中小企業學位與商管碩士的資格,還能維持每周健身和修指甲的習慣。她在《年收入增加10倍的時間投資法》中分析,人會愈來愈忙是因為沒有減少要做的事情,決定不做比決定要做更加重要。”現代父母應該依序照顧好自己、另一半以及子女,因為當爸媽互相關愛,孩子最容易成長,也過得最快樂。
善用時間賬簿、並記下目的
選擇自己上手的行事曆或記事本,勝間和代推薦操作檢索方便、顯示方式周到的Google日曆。有意識地記下每件待完成事項的目標,依照目標隨時修正行動。
學會有效管理時間
一日之計在於夜:睡前把大人、小孩隔天的衣服拿出來,並削好隔天打鮮果汁的多種水果,讓分秒必爭的瘋狂早晨歸於平靜。
家務分工不手癢:讓先生、孩子參與家務,千萬別為了省時間、怕不乾淨或看不下去,自己全部攬來做。
借網路與電話省時間:用網購、電話買東西或尋求服務。申請網路銀行繳款,省去跑銀行以及購物時間。省時有時比省錢更重要。
購買功能強大的廚房用品:好的烤箱和食物調理機是媽媽的好幫手,讓烹調變簡單且省下驚人的時間。
嚴格遵守作息:建立孩子作息,必須讓他們清楚什麼是必須做的、應該做的和想要做的,適時說“不”並賞罰分明,可免去累翻自己又沒效率的混亂生活。
隨手整理與淘汰雜物:起床後馬上鋪床;東西用完馬上歸位,定時淘汰不必要的物品。
請鐘點女工幫忙打掃:許多職業女性都借鐘點女工來維持家裡清潔。
規劃孩子專屬區:裡頭不放貴重物品,購買表面容易清洗的家具,可省去每天不優雅地大喊上千遍“不可以”。

易患病

他們常常是最早到辦公室也是最晚離開的人,他們手頭上的工作遠不止一兩項,他們在年底繁忙的時候通常連續加班到深夜,他們甚至周末的休息時間也在單位里處理事情,他們被稱為“陀螺族”。
儘管他們出入於城市CBD高檔寫字樓,衣著光鮮,工作體面,收入不薄,但由於生活節奏太快,工作量太多,常常加班到凌晨,責任感太強,追求十全十美,漸漸地在工作中產生了“化學反應”:耳悶、耳痛、耳鳴、突發性耳聾等。以上種種症狀表明,職場壓力已經威脅健康。
3月3日是愛耳日,作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唯一的耳鼻咽喉研究所——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咽喉中心,對到醫院診治的耳疾患者進行統計,2010年2月到2011年2月,一年總計1萬餘人次就診耳疾。
從患者的門診登記資料看,22-38歲年齡段就診耳疾的占到55%,男性多於女性,且就診時間集中於11、12月,以就診化膿性中耳炎和突發性耳聾為主。
忙:疾病上身仍無知
武警醫院耳鼻咽喉中心王希軍教授表示,在問診過程中,發現這些耳疾患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忙。一旦他們認識到耳疾如果因為忙,拖延不治或者治療不徹底產生一系列問題,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因為有的患者在單位不止從事一項工作,王希軍教授說,他接診中遇到一位患者,檢查是突發性耳聾。這位患者說自己是辦公室主任,但是同時又負責採購、財務、網路等,忙得365天,天天是上班時間。患者知道突發性耳聾需要靜心治療時,又在為上班的事情而犯躊躇。
這類的突聾患者占比例較大,他們是單位的精英、骨幹,手頭上的事情多又繁,壓力、精神緊張,生怕工作中犯錯造成損失等一系列因素,讓本該意識到耳悶、耳堵、聽話不清這種疾病情形,而忙碌的工作中,實在影響工作了,才到醫院就醫。
忙:忽視早診斷早治療
王希軍教授指出,過去,突發性耳聾多發生在45歲以上人群。近兩年來,突發性耳聾的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二十、三十歲突聾的年輕人,比比皆是。每到冬季,到醫院就診耳疾的十之七八是突聾。
現在,隨著醫療保健科普知識的普及,有的患者認識到,一旦有不適,應及早到醫院早診斷早治療。
王希軍教授表示,雖然突發性耳聾是通過有效治療,能一定程度上恢復聽力的神經耳聾;但仍強調,出現不明原因聽力下降,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最好三天內到醫院就診。
臨床上,突發性耳聾的發生與勞累、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和感冒等因素有關,表現為單耳或雙耳聽力突然明顯減退、耳鳴,或伴有眩暈及噁心、嘔吐等。
突發性耳聾自愈的幾率很小,不少患者以為平時無病無痛,短時間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這樣的問題,算不上疾病,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