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島綠鳥翼鳳蝶

阿魯島綠鳥翼鳳蝶

阿魯島綠鳥翼鳳蝶(學名:Ornithoptera priamus arruana)是鳳蝶科鳥翼鳳蝶屬的一種大型蝴蝶,也是綠鳥翼鳳蝶的一個亞種。雌雄雙型。雄蝶通常具有綠、藍顏色的大面積金屬光澤,雌蝶顏色較暗淡,翅型亦不相同。通常分布於熱帶雨林中,成蟲在森林中的樹冠層或灌木層中活動,多數成蟲訪花,喜於晨間黃昏時飛至野花吸蜜,蜜源以馬鞭草科、紫茉莉科、錦葵科、茜草科、杜鵑科、豆科及忍冬科為主。幼蟲寄主為幾種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spp.)的植物,取食馬兜鈴屬植物的葉。該蝶種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級別:Ⅱ類。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阿魯島綠鳥翼鳳蝶

【拉丁學名】Ornithoptera priamus arruana

阿魯島綠鳥翼鳳蝶阿魯島綠鳥翼鳳蝶

【命名時間】Felder, 1859

【科屬分類】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鱗翅目、鳳蝶科 、鳥翼鳳蝶屬

外形特徵

魯島綠鳥翼鳳蝶是大型鳳蝶,翅展寬度 18 – 22 cm。身體(腹部)黃色,頭部和胸部為黑色,後頸紅色,胸部下方有紅色的絨毛。雌雄雙型,雌蝶大於雄蝶,雄蝶前翅黑色,邊緣綠色或具大面積的翠綠色斑紋,翅脈黑色,後翅有黑色水滴形斑點環鏈,底部(背面)是深綠色或藍色,整個翅面遍布金綠色鱗片,具有光學效應,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們的翅膀,會看到變幻迷人的色彩;雌蝶顏色較暗淡,翅面棕色並有白色環形斑點,背面和正面的顏色完全相同,翅型與雄蝶亦有差別。該蝶飛翔的姿態非常優美,活動能力強,常飛到寄生植物很遠的地方活動,春季體型小,夏季體型大。

分布範圍

該蝶是澳/東洋(澳大利亞)生態區的蝴蝶。分布於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省阿魯群島(Aru Island)。

生活習性

該蝶種通常分布於熱帶雨林中,海拔由500米—2500米左右,成蝶活動於森林的樹冠層或灌木層中。多數成蝶訪花。蜜源以馬鞭草科、紫茉莉科、錦葵科、茜草科、杜鵑科、豆科及忍冬科為主。幼蟲寄主植物為各種馬兜鈴科之馬兜鈴屬植物。幼蟲以馬兜鈴屬植物為食,攝食尖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acuminata)、夾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clematitis)、貫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deltantha)、尾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dielsiana)、西藏馬兜鈴(Aristolochia griffithii)、印度馬兜鈴 (Aristolochia indica)、大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kaempferi)、前脈馬兜鈴(Aristolochia praevenosa)、狹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schlechteri)、他加祿馬兜鈴(Aristolochia tagala)植物的葉。

生長繁殖

蝶將卵產於耳葉馬兜鈴葉背,剛產下的卵表面被覆著橙色的附著物,幼蟲期具五齡。一齡蟲期4.8天,二齡蟲期7.0天,三齡蟲期7.8天,四齡蟲期6.1天,五齡蟲期11.7天,終齡幼蟲會齧斷寄主木質化莖,致使植物上半部枯死,形態如環狀撥皮。化蛹前會離開食草,找到合適地化蛹,蛹期37.3天。 卵生。一年多代,一次產約卵5-20卵,確保族群繁殖。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附錄二 保護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2.3 :2010年昆蟲綱近危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