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高師傅榨菜

阿高師傅榨菜

“阿高師傅”牌榨菜系列是經首屆榨菜協會會長於桂龍先生集幾十年經驗,精心配製而成,口味全新,品質卓越。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在浙江、上海、福建、江蘇、廣東、廣西等十多個省市享有較高的聲譽,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同樣享有較高聲譽,外商紛紛要求訂貨,出現了產品供不應求的良好局面。99年度生產7000多噸,出口2000多噸,生產“阿高師傅”榨菜系列的生產廠商——海寧市龍橋蔬菜有限公司的李明江總經理如是說:“本公司不滿足於取得獎盃、獎牌等榮譽,只求實實在在的產品質量,以信譽求發展,開發新產品、增加新品種,滿足和引導消費,爭做行業的領頭羊,將‘阿高師傅(AGAO)’榨菜系列成為一個響亮的民族品牌

阿高師傅的由來

阿高師傅榨菜 阿高師傅榨菜

阿高師傅可以說是斜橋蔬菜行業的權威人物,他的名聲家喻戶曉,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以至於人們早忘記了他的真實姓名叫於桂龍,就連龍游、餘姚、蕭山、桐鄉等全省各地的同行中,都知道海寧斜橋有個醃製榨菜的高手“阿高師傅”。

阿高是於桂龍的小名,從字面上任憑怎么理解,小名與大名之間找不出絲毫的一絲關連。或許是於桂龍的個子不高,於是父母便用心良苦地給兒子起了個“阿高”的小名,雖然日後於桂龍沒有象父母所期望的那樣長得又高又大,而“阿高”的稱呼經過30多年的風吹雨打,漸漸演化成斜橋蔬菜行業的代名詞。

阿高師傅榨菜 阿高師傅榨菜

今年62歲的阿高師傅已有37年醃製榨菜的經歷,可以說,他的一生對斜橋蔬菜加工業的發展凝聚了幾多心血,傾注了全部精力。那 年,20多歲的阿高師傅應聘到上海果菜公司當師傅,短短的6年時間,他先後到過81家菜廠作技術指導,授課培訓,現場演示,為上海的蔬菜加工企業培養出一大批技術工人,在行業眾多的專家和技術員群體中,來自農村的阿高師傅成為受了尊敬的“座上客”。

阿高師傅雖然只上了幾年國小,但他醃製榨菜的實踐經驗在斜橋鎮上沒人敢與他比試,幾十年來,阿高師傅練就了非凡的技藝,一雙手和一雙眼睛是辨別榨菜質量最精密的儀器。用手指捏一捏,就知道了榨菜水份的含量,用眼睛看一看,已掌握了榨菜鹹味的程度,而最讓人驚嘆的是一壇已封口的榨菜,阿高師傅也能看出壇里的榨菜是否裝足份量。原來,壇中的榨菜緊了,水泥封口表面呈現的是黃色,用科學原理解釋,是壇裡面的空氣在起作用。

如今,阿高師傅已是桃李滿天下。他在斜橋蔬菜實業公司工作的15年中,人們戲稱實業公司是蔬菜行業的“黃博軍校”,阿高師傅則是“校長”,他帶出的一大批徒弟中,有20多人辦起了企業,在斜橋鎮50多家蔬菜生產企業中,都有阿高師傅的弟子。因此,阿高師傅被選為首屆斜橋榨菜協會會長尚屬情理之中。

阿高師傅的創立

阿高師傅榨菜 阿高師傅榨菜

1994年,阿高師傅與兒子李明江工作的蔬菜實業公司,因體制等因素麵臨破產。眼看飯碗被砸,迫於生計,家裡東拼西湊起10萬元錢,辦起了斜橋鎮北蔬菜廠(後又成立了龍橋蔬菜有限責任公司),擔子落在了年輕的總經理李明江身上。李明江總經理原想從此大幹一場,然而次年市場風雲突變,外貿出口進入低谷,銷售形勢急轉直下,成品榨菜的市場價跟原料收購價不差上下,大批產品壓庫,虧損已成定局,企業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應該承認困難不小,但不能被困難嚇倒。當年,18歲的李明江到一家啤酒廠做銷售,起先,人們瞧不起這個“嘴上無毛”的小伙子。李明江承受被輕視的壓力,他虛心好學責任心強,多次圓滿的完成了銷售任務。不出幾年,他已經挑起了啤酒廠的銷售大梁。

李明江不愧年輕有為,眼光遠大,他跟父親阿高師傅經過一番分析,認定斜橋蔬菜有很濃的地方特色,廣受消費者的青睞,僅憑在國內外已經確立的知名度,走出低谷指日可待,眼前的困難只是暫時,關鍵是要做好自己的產品,創造自己的特色。當時斜橋鎮五六十家蔬菜加工企業,打品牌的寥寥無幾。頗具市場意識的李明江棋高一著,他想,何不利用父親的知名度,挖掘家傳資源,打出“阿高師傅”品牌。說乾就乾,不久,以“阿高師傅”為註冊商標的系列榨菜悄然亮相市場。

為了做出特色,企業將家傳醃製手法與現代工藝相結合,注重產品的內在質量,一般醃製榨菜,按傳統方法,從原料進來用鹽醃一遍就製成成品了。而龍橋公司經過三個來回的醃和壓,脫盡鮮榨菜的苦水,才進入醃製,這樣一來,成品榨菜的水分少了,分量輕了,但質量上去了,使榨菜的色、香、味具全。除原有的壇裝榨菜,還開發出了芯、片、條等小包裝榨菜。很快,阿高師傅品牌在強手如林的斜橋蔬菜行業異軍突起,先後在北京、天津、上海、大連等六個大城市建立了代理商銷售網路,並且與外貿公司掛上鉤,產品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年產值也從創辦時的50萬元猛增至2000年的1000萬元,去年外貿出口交貨值達到380萬元。

阿高師傅受籠

阿高師傅榨菜 阿高師傅榨菜

前不久,江蘇常熟市“客隆供配超市”老總不請自來,他找到總經理李明江,要求做“阿高師傅”的代理商。“真是抱歉,我們實在拿不出貨供應。”李明江婉言謝絕。

確實,“阿高師傅”系列榨菜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上海華聯、農工商、聯華等全市十幾家大型商場和超市,“阿高師傅”被列為二類商品,也就是說,這些商場和超市下設的星羅棋布的網點裡,“阿高師傅”屬必備商品,僅上海一個市場,“阿高師傅”的年銷量就達20多萬箱。而面對如此熱銷的產品,福建的一位老闆對李明江說,他願意出20萬,買斷上海市場的代理商權。同樣,外貿訂單也頻頻光顧龍橋公司,儘管一個月發13.2噸重的貨櫃15個,仍滿足不了國外市場需求。今年1至7月份,共出口產品85個貨櫃,可按照外貿訂單數,每個月又不得推掉7個貨櫃的貨。

照理,阿高師傅產品完全可以外發加工,既可滿足市場需求,又可增加企業收入。對此,李明江卻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的生命往往掌握在產品手中,被質量所左右,讓人家加工,質量難於保證,如果僅僅為了企業自身的利益而不顧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不要說產品不被人們認可,企業也將步入危險的境地;同時,千辛萬苦培植起來的“阿高師傅”的品牌,可能因一念之差從此受到市場的拋棄而銷聲匿跡。這中間發生一個有趣的插曲。一天,李明江接到上海一位消費者的電話,說他偶然品嘗到阿高師傅牌榨菜,那可口的味道讓他難以忘懷,但偌大的上海,不知道哪裡才能買到,懇求李明江給個信息。這無疑是個很有啟發的活生生的例子。因此李明江寧願放棄眼前的蠅頭小利,把企業的發展放在長遠的規劃上。正是企業具有視質量為生命這一可貴的意識,“阿高師傅”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阿高師傅的未來

阿高師傅榨菜 阿高師傅榨菜

面積達400平方米,上為不鏽鋼屋頂的生產車間很是氣派,一條價值30多萬元的殺菌流水線在斜橋蔬菜生產加工企業中屈指可數,而在空調下工作讓人頗覺舒暢。一次,上海一家大型商場的採購部經理前來考察龍橋公司,感嘆地說:“想不到一家鄉下的私營企業,能生產出牌子響噹噹的榨菜。”這中間除了注重質量,信譽恐怕起了重要作用。

有一年春節前夕,上海一商場阿高師傅牌榨菜斷貨,要求龍橋公司馬上再發一批。本來,龍橋公司僅剩的一批產品要發往南方某城市,且價格要比銷上海高,但企業考慮到與上海建立了長期定點經銷關係,他們主動放棄一筆垂手可得的利潤,首先確保了上海市場的供應。同樣,對種榨菜的農戶,企業也把信譽放在首位。去年,龍橋公司與當地農民簽訂的訂單農業,協定是每擔12元,可到了收購季節,市場價每擔降到了10元。怎么辦,這2元的差價損失是讓農民承擔還是有企業消化?總經理李明江的思路是,市場變化難於預測的,企業不能讓損失轉嫁到農民身上,相反,我們要更多的保護農民的利益,鼓勵農民以後繼續為我們提供原料,這樣才能獲得雙贏,為此龍橋公司還是按訂單規定收了3萬擔,僅這一項企業就多支出了6萬元。

龍橋公司再短短的幾年中迅速發展,阿高師傅品牌也聞名遐邇,擴大規模,科技興業勢在必行。目前,企業已在斜橋科技園征地15畝,計畫投資350萬元,註冊資金也從50萬元增至300萬元,力爭儘快獲得自營進出口權。總經理李明江樂觀地展望未來:“不用多久,龍橋公司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再世人面前,以規模化的優勢立於市場經濟的潮頭,把更佳的“阿高師傅”品牌奉獻給廣大消費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