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

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

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位於內蒙古興安盟溫泉街,在東西寬70米,南北長500米的狹長地帶,分布著48眼溫度成份不同,作用療效各異的礦泉。礦泉分為南北兩個泉群,南部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矽酸泉,北部為冷泉、溫泉、熱泉、高熱泉相間的溫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鈉泉、放射性氡泉、偏矽酸泉等。

景點簡介

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 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

阿爾山,蒙語為哈倫阿爾山,意為“熱的聖水”。2012年被評為“溫泉之鄉”。

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 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

阿爾山礦泉群中,療養院礦泉發現和開發利用最早,也最為著名,在長500米,寬70米的狹長地帶上,共有48個自然泉眼,分為南北兩個泉區,南泉區皆為冷泉;最低1.5度,最高48.5度,溫差47度,最相近的兩泉僅距0.3米,水溫溫差卻在14度以上。48眼泉中,溫度低於25度的冷泉有25個;溫度為25.1-37度的溫泉12個;溫度為37-42度的熱泉10個;42-48度的高熱泉1個。這樣分布密集且溫差懸殊功能各異的礦泉,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48眼溫泉除了重碳酸鈉泉、偏矽酸、放射性氡泉之外,還有硫酸泉、食鹽泉、鐵泉、明礬泉、硫磺泉、碘泉等。這些泉具有較豐富的氡、氟、鋰、鍶等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通過皮膚進入體內,改善身體循環,促進新陳代泄,調整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等,從而起到保健、治療功效。

形成原因

阿爾山溫泉群處在阿爾山斷裂帶上,受新生代構造中期喜馬拉雅運動影響,阿爾山地區形成了伊爾施、阿爾山、五岔溝等一系列斷裂帶。地下水沿斷裂帶滲透到不同深度與不同成份的岩隙中,經過長期地熱作用與礦化作用,形成了今天礦泉的不同溫度及不同礦化成份;被礦化的地下水在不斷的熱循環的作用以及地表水的不斷補給下,湧出地面,形成了今天的阿爾山礦泉群。冷泉水來自地表潛水,溫泉、熱泉、高熱泉來自地下深層循環水。阿爾山療養院礦泉群屬於火山性礦泉,有別於世界上眾多的循環水性礦泉,其形成與古老的火山運動有關,地理結構獨特,既有土質肥沃的新第四紀產物,又有原始火山噴發後的流紋岩和花崗岩。礦泉區地層中各種稀有礦藏豐富,地下水自然淨化程度高,常年潔淨。

醫療作用

阿爾山療養院礦泉適應範圍廣,無毒副作用,對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代謝、血液、神經、骨骼肌肉八大系統的66種疾病,其它類30種疾病,尤其對一些疑難病症,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無脈症等有顯著療效。臨床證明,溫泉療養確實起到了很多藥物及理療所達不到的作用,並顯示出高效、速效、長效的優點。70年代末吉林有一教練患嚴重風濕病,洗浴幾個療程後,居然滿場跑當起了籃球裁判!更神奇的是,有一眼泉患者洗浴其中,五臟六腑哪有病,哪就有反應,簡直就象高明的大夫一般,被人們稱之為“問病泉”。

歷史

阿爾山溫泉早在幾百年前就為科爾沁草原、呼倫貝爾草原及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所發現和利用。清鹹豐三年(1853年)黑龍江呼倫貝爾總管府派人考察、勘測,並於此後開始修建經營,從此阿爾山溫泉得到正式開發和利用。民國37年(1948)年後,特別是1990年以後,阿爾山溫泉的價值真正為世人所認識,並正在適度、合理、科學的開發利用。

一片陽光,拂去塵世煩惱,一捧聖水,洗淨天下塵埃。阿爾山礦泉是大自然留給自己的最後珍藏,也是阿爾山遠古送給現代的聖潔禮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