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洛韋

阿昔洛韋本品是嘌呤核苷衍生物。屬於第一代核苷類藥物。廣譜抗病毒藥物,主要對單純皰疹病毒I、II型有強烈的抑制作用。

阿昔洛韋

Aciclovir

[分子式] C8 H11 N5 O3= 225.205

[結構式]

[別名] 阿昔洛維,無環鳥苷,舒維療,甘泰,維爾丹,Acyclovir,Aciclovir,Zovirax,ACV。

[藥理作用]

ACV選擇性地抑制皰疹病毒編碼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激酶(TK酶),經磷酸化後形成單磷酸ACV。經細胞酶的作用單磷酸ACV能轉變成雙磷酸或三磷酸ACV,能與脫氧核糖核苷競爭性地抑制DNA病毒多聚酶。ACV抑制病毒的複製有兩種方式:①ACV三磷酸鹽能抑制脫氧核苷三磷酸酯摻入皰疹病毒DNA中;(2)ACV三磷酸鹽被摻入新形成的皰疹病毒DNA中,由於ACV缺少3'-OH,因而中斷了病毒DNA鏈的延伸。ACV三磷酸鹽在感染HSV的細胞中濃度比未感染細胞中高40-100倍。

HBV的基因內尚未發現病毒編碼的TK酶,對HBV的抑制機制推測是感染細胞內激酶將ACV磷酸化成為ACV三磷酸,從而抑制HBV的DNA。

[抗病毒譜] 阿昔洛韋為廣譜抗病毒藥物,主要對單純皰疹病毒I、II型有強烈的抑制作用,阿昔洛韋三磷酸鹽在感染單純皰疹病毒的細胞中濃度比未感染細胞中高40-100倍;其抗病毒的活性比Ara-A強160倍,並且對皰疹病毒的毒性比對宿主細胞的毒性強300~3000倍。對其他水痘-帶狀皰疹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B型肝炎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體內過程] 口服給藥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為15%-30%。成人口服200mg,每4h一次,1.5h後血藥峰值為0.3~0.9mg/L。一次口服800mg,其血藥峰值平均為1.8mg/L。每8h給予靜脈滴注5mg/Kg和10mg/Kg,在輸注lh和靜滴結束後,其血藥濃度水平分別為9.8mg/L、0.7mg/L與20.7mg/L、2.3mg/L,呈現與藥物劑量的正比關係。

阿昔洛韋吸收後可分布到全身各組織中,包括皮膚和腦組織。藥物可通過血-腦屏障,腦脊液和唾液的藥物濃度分別為血濃度的50%和13%。血藥濃度達1.97mg/L時,藥物也可進入胎盤和乳汁。

給藥後72h 60%~91%由腎臟排出,半減期在腎功能正常者為2.9h,無尿者為18h。阿昔洛韋易被血液透析清除,透析後6h血藥濃度下降60%。

在腎功能正常的成人,ACV的血漿半減期平均為2.9h(1.5-6.3h),在新生兒則輕度延長,無尿時半減期達19.5h,靜脈滴注每小時2.5mg/kg, 5mg/kg,l0mg/Kg和15mg/kg,滴完後血藥濃度分別為4.52mg/L,8.28mg/L,14.6mg/L和22.7m9/L。口服ACV的生物利用度低(15%一30%),口服200mg,每4h l次後,1.5-4h間的血藥濃度峰值在0.3-0.9mg/L。成人口服100mg,每日5次,血藥濃度峰值平均為1.4(0.9-1.8)mg/L。血漿藥物濃度與藥物劑量成正比。腦脊液、唾液的藥物濃度分別為血漿藥物濃度的50%和13%。投藥後72h 60%-91%由腎排出,僅15%以下的ACV在體內代謝。ACV易被血液透析清除,血液透析6h後血漿濃度可降低60%。當患者肌酐清除率低於0.835mL/s時劑量應減少。丙磺舒、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均可提高ACV的血藥濃度。腎清除率降低時,ACV的半減期增加約18%。口服ACV後易透人眼內,房水濃度可達0.73mg/L(血藥濃度為 1.97mg/L)。也可進入胎盤和乳汁。

乏拉昔洛韋是阿昔洛韋的前體藥,口服後吸收迅速而完全,在腸壁和肝臟經酶水解後幾乎完合轉變為阿昔洛韋而發揮其抗病毒作用。與口服阿昔洛韋相比,口服本品後其生物利用度約可提高3-5倍。口服本 品1g及2g後血漿中阿昔洛韋平均峰濃度分別可達5mg/L和8.5mg/L,其AVC可與阿昔洛韋靜脈給藥者相仿。

[用途] 用於預防與治療單純皰疹病毒HSV-1和HSV-2的皮膚黏膜感染,如病毒性腦炎、生殖器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等;以及帶狀皰疹病毒、EB病毒和巨細胞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各種疾病。

使用本品後使皰疹病毒性腦炎病死率由>70%降至19%;並在減少後遺症方面也優於Ara-A。

[臨床套用]

(1)單純皰疹腦炎 ACV為首選藥物,以ACV鈉鹽每日l0mg/kg,每8h l次,靜滴14-21d,在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存率上優於Ara一A。早期使用ACV,腦功能可望完全恢復。

初發或復發性外生殖器皰疹病毒感染:ACV 250mg/m,每8h 1次靜注或口服200mg,每日5次;或口服乏拉昔洛韋1g,每日2次,共l0d。本品不宜用於免疫缺陷患者。同時外用3%軟膏,均連續套用5d,可縮短排毒時間及創口癒合時間。皰疹病毒角膜炎:3%ACV軟青,每日5次,其潰瘍癒合時間較用IDUR短,與Ara-A相近。

(2)免疫缺陷者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靜滴ACV 500mg/m時,每8h 1次,7-10d為一療程。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靜滴l0mg/kg,每8h 1次,7-14d為一療程。免疫功能正常者亦可用乏拉昔洛韋,口服lg,每日3次,共7d,療效與阿昔洛韋同,並可縮短神經痛的時間。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套用阿昔洛韋後很少發生耐藥毒株和治療失敗的病例,但在愛滋病患者中單皰病毒所致肛周潰瘍和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發生口面部單皰感染的病例中,阿昔洛韋耐藥毒株(最低抑制濃度>3mg/L)時有所見。此時應改用磷鉀酸鈉靜脈給藥。

(3)其他 阿昔洛韋對巨細胞病毒感染無肯定療效,對EB病毒有關的口腔黏膜白斑病有一定療效。曾報導本品可抑制B肝病毒複製,但臨床無確切療效。

[用法和劑量] 本品可供靜脈滴注和口服。

(l)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以阿昔洛韋為首選藥物,成人為每日10mg/Kg,每8h一次靜脈滴注,療程10天。兒童(l~12歲)為6mg/Kg,每8h一次,療程5~7天。

(2)其他部位(如皮膚、黏膜、生殖器等)的皰疹病毒感染則口服阿昔洛韋200mg,每天4~5次或6mg/Kg,每天2次,靜脈滴注。骨髓移植者的皰疹病毒感染可在手術前一周套用,術後維持5周。

(3)免疫缺陷者的水痘-帶狀皰疹和巨細胞病毒感染可用阿昔洛韋5~l0mg/Kg,每8h一次靜脈滴注,5~7天為一療程;或口服400mg,每天4次,療程5-10天。

(4)慢性B型肝炎可用10~l5mg/Kg靜脈滴注,療程30天,或間歇套用總療程60天。

(5)口服:治療單純皰疹,每天5次(或每4小時1次),每次劑量為200mg,連用5天,2歲以下兒童減半。用於預防單純皰疹復發,可每天4次,每次200mg,或每天2次,每次400mg,以後逐漸減量至每天2次 ,每次200mg。治療帶狀皰疹,可每天5次每次800mg,連用7天。如病情嚴重,療程可以長達半年。靜滴:對單純皰疾或控制復發,按每千克體重5mg的量加至輸液中,每8小時1次,連續7天。3個月-12歲的兒童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250mg給藥,每8小時1次,連續7天。外用:局部塗抹霜劑,每天4~6次。

(6) 滴眼液滴眼,每次1-2滴,每4~6h 1次,或每日4-6次。眼膏塗眼,每日4~6次,愈後再用3日。

[不良反應] 1)口服可出現皮疹、蕁麻疹、胃腸道反應、膽紅素與某些肝酶升高、血清肌酐與尿素增加、頭痛及其他神經系統區應。2)個別人出現精神混亂、幻覺、震顫、嗜睡,甚至驚劂和昏迷,停藥後可恢復。3)注射給藥應採用靜脈緩慢滴入,不直快速推注,也不可皮下或肌內注射。靜脈注射後可發生靜脈炎以及暫時性ALT升高。4)與丙磺舒並用後,可產生排泄的競爭性抑制,使本品半衰期延長,體內蓄積。5)對過敏體質與精神異常者忌用,腎功不良應減少劑量(大劑量可發生腎毒性,腎小管出現結晶而致腎小管阻塞),妊娠婦女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不能充分保證。6)外用軟膏可有局部的灼痛及過敏現象。偶可發生角膜上皮損害即瀰漫性角膜表層炎。

[注意事項] 1)對腎功能不全病人、嬰幼兒、老年人、孕婦及晡乳期婦女慎用;2)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丙磺舒可提高阿昔洛韋的血漿濃度,增加期毒性反應。與氨基糖苷類合用增加腎毒性。3)滴眼液若有結晶析出,須外用溫水溶化後使用。

[規格] 片劑:l00mg;200mg。每盒10片;30片;口服混懸劑:200mg/5mL(含糖);凍乾粉針劑(鈉鹽):250mg, 500mg;霜劑:5%。滴眼液:0.1%。軟膏:3%。

[廠家] 舒維療注射粉劑是英國葛蘭素威康公司的產品;甘泰注射粉劑是我國湖北潛江製藥廠的產品;維爾丹片是印尼金塔製藥有限公司的產品;無環鳥苷是我國深圳海王製藥廠的產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