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亞

古地名,羅馬帝國的一個邊界行省,它創建於於2世紀,其範圍約是今中東的約旦全境、敘利亞南部、西奈半島和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的西北部,其首府為佩特拉。不過它不像羅馬帝國的其它邊界行省如日耳曼和北非那樣持續地受到入侵,它也缺乏其它希臘化的東部行省的文化特徵。

簡介

拉比亞(拉丁語:ArabiaPetraea)是羅馬帝國的一個邊界行省,它創建於於2世紀,其範圍約是今中東約旦全境、敘利亞南部、西奈半島和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的西北部,其首都為佩特拉。它北部是敘利亞,其西部是猶太省和埃吉普托斯。106年,圖拉真消滅了奈伯特王國,為了統治該地,特地於此設定行省。與其它一些圖拉真設立的羅馬行省如亞美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和亞述不同的是阿拉比亞在圖拉真死後依然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羅馬行省。阿拉比亞的沙漠邊境被稱為阿拉比亞邊牆。在羅馬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篡位者或皇帝來自阿拉比亞。(阿拉伯的菲利普雖然是阿拉伯人,他出生的城市本來屬於敘利亞,是在193年和225年之間被分劃給阿拉比亞的。菲利普是204年出生的。)阿拉比亞是一個邊境省份,在其沙漠中有遊牧的薩拉森人生活。它的東部是安息。阿拉比亞最後受安息和巴爾米拉攻擊和被占領。但是不像羅馬帝國的其它邊界行省如日耳曼和北非它沒有持續地受到入侵,它也缺乏其它希臘化的東部行省的文化特徵。

地理

阿拉比亞的地理形態相當多樣性。它包括比較肥沃的摩押高原,這裡的年降雨量達到200毫米,在其最南端是佩特拉,與布斯拉是阿拉比亞的政治中心。與此相對的包括非常乾燥的西奈半島和內蓋夫。此外阿拉比亞還包括紅海海岸。紅海的北岸的荒蕪地區,此外在阿拉比亞到處都有岩石山地。

大城市

阿拉比亞大多數地區人煙稀少,其城市主要位於北部約旦河畔。唯一的大港口是亞喀巴,位於紅海的亞喀巴海灣的端部。關於阿拉比亞的省會有一些爭議。有人認為靠近敘利亞的布斯拉是其唯一省會,也有人認為佩特拉與布斯拉同為省會。佩特拉是羅馬帝國第3軍團的駐地,阿拉比亞的總督在佩特拉與亞喀巴可能均待相當長的時間,在兩地均發布命令。阿拉比亞被吞併後圖拉真宣布亞喀巴為其省會。後來哈德良登基後他曾在佩特拉進行過同樣的儀式。

征服

在羅馬帝國占據阿拉比亞之前當地受奈伯特的最後一代國王拉貝爾二世統治。拉貝爾二世從70年開始統治,至到106年逝世,他死後羅馬第三軍團從埃及出發向北占領佩特拉,與此同時第六軍團從敘利亞出發向南占據布斯拉。占據奈伯特的原因可以說是出於必須。圖拉真在進入底格里斯河域和最後進駐美索不達米亞前需要鞏固這個後方地區的形勢。在羅馬帝國占據奈伯特之前沒有任何前兆跡象。拉貝爾本人有一個名叫奧多巴斯的合法繼承人。整個占領過程中也沒有發生許多戰鬥,也沒有什麼大的功績。不過占據奈伯特還是導致當地人對羅馬帝國的反感。只有奈伯特國王衛隊進行了一些抵抗。占據後不久原來奈伯特的軍隊就被編入羅馬的輔助軍隊了。一直到新圖拉真大道建成後圖拉真才正式公布占據阿拉比亞。這條大道連線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通過布斯拉、佩特拉和亞喀巴。直到這條道路完成後圖拉真才發行前面有他的胸像,背面刻有一頭駱駝的銀幣來紀念對阿拉比亞的政府。直到115年有這樣的銀幣鑄成。此後羅馬帝國的注意力轉向更東邊的形勢。從帝國的角度來看亞喀巴並非一個重要港口。圖拉真雖然沒有將佩特拉設為省會,但是授予它都市的地位來表明這座城市的重要性。他的繼承人哈德良覺得佩特拉比布斯拉更古老、更莊嚴。

羅馬化

羅馬征服後希臘語成為官方語言。這是帝國東部省份的標準。不過相對於其相鄰省份來說阿拉比亞希臘化的程度比較小。在羅馬政府前希臘語的使用也比較少。羅馬征服後希臘語在民間和官方普及均比較快,將過去當地的語言排擠了。這一點可以從當地的碑文看出。拉丁語在阿拉比亞的使用比較少。亞歷山大大帝征服阿拉比亞後對當地沒有進行強行的希臘化,所以當地人主要說亞拉姆語和奈伯特語,而不是希臘語。但是在羅馬統治期間羅馬帝國不僅引入了典型的羅馬特徵如公共勞作和對軍隊的地位的提高。羅馬帝國也引入了希臘文化和希臘社會價值。阿拉比亞對這個新文化的吸收如此徹底以至於過去的語言幾乎完全消失。在羅馬統治期間只有少數碑文是奈伯特語的。而亞拉姆語只在當地的猶太人社群中被使用。此外還有黎巴嫩的馬龍瓜教徒至今使用亞拉姆語。

影響

卡修斯對他認為被削弱的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造反時阿拉比亞沒有支持他。許多歷史學家忽視了這一點,可能他們覺得阿拉比亞缺乏敘利亞那樣的政治力量和財富。193年奈哲爾自稱皇帝時也沒有獲得阿拉比亞的支持。塞維魯上台後他作為對參加叛亂的懲罰剝奪了敘利亞城市安條克的都市地位,而駐紮在阿拉比亞的第三軍團則被標榜。阿拉比亞的總督可以保持其職位作為他的衷心的報酬。敘利亞行省被分為兩半。阿拉比亞獲得了大馬士革南部的丘陵地區,這裡也是阿拉伯的菲利普的出生地。塞維魯將本來就已經相當大的阿拉比亞行省更加擴大了,此後他通過攻占美索不達米亞繼續擴大羅馬帝國。擴大阿拉比亞可能是塞維魯在進攻美索不達米亞前進一步穩定這裡地區的局勢的一系列政治部署之一。阿拉比亞成為塞維魯在羅馬近東的意識形態中心。為了削弱和平定一再成為叛亂髮源地的敘利亞行省的力量塞維魯一共實行了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將敘利亞分為兩半。第二步是縮小敘利亞的範圍,擴大阿拉比亞的領域。第三步是與朱莉婭·多姆娜的婚姻。阿拉比亞成為對塞維魯和帝國衷心的象徵,以至於阿爾拜努斯在高盧叛亂時散發謠言說第三軍團也叛亂了。甚至在法國有人通過造謠說一個偏遠行省的軍團叛變來動搖人心足以看出這個當時人煙稀少、缺乏資源、不擁有戰略地位的行省的象徵性意義。它成為了羅馬文化的一塊基石。即使它屬於的是東羅馬文化也依然不失在西羅馬的影響。戴克里先284年至305年重新組織帝國時阿拉比亞又被擴大,它包括了今天的以色列。7世紀這個行省被哈里發奧馬爾一世領導的穆斯林攻占。

阿拉比亞和阿拉伯

阿拉比亞人”通指阿拉伯半島上所有的居民,內部又分為南方的阿拉比亞人和北方的阿拉比亞人。北方的阿拉比亞人,大半是遊牧民族,以“毛屋”為家,他們的故鄉是希賈茲(漢志)和納季德(內志);南方的阿拉比亞人,大半是定居的,他們的故鄉是葉門、哈達拉毛(葉門最大的省,位於葉門東南部)和沿海一帶。北方人所說的是《古蘭經》的語言,即是非常優美的阿拉伯語;南方人所使用的是一種自己所有的歷史悠久的閃族語、賽伯伊語或希木葉爾語,與非洲的衣索比亞語很類似。北方人和南方人,都是地中海長頭種族的成員。但是南方人中間還有不少沿海人種的要素,他們的頭是圓的,與亞美尼亞型(喜特人或希伯來人)類似。他們的特徵是寬頰、鷹嘴鼻、平顴骨和豐富的毛髮。他們可能是由東北從海道侵入南方的外來民族。南方的阿拉比亞人,是首先著名於世的,他們曾發展了自己的文明。北方的阿拉比亞人,直到中世紀時代,伊斯蘭教誕生以後,才走上了國際舞台。
阿拉比亞人先分作兩大族:絕種的阿拉伯人和現存的阿拉伯人。絕種的阿拉伯人,包括賽莫德人、阿德人----都是在《古蘭經》上有名的----泰斯木人、哲迪斯人。賽莫德人是一種歷史上的人民,一般古典作家稱他們為特莫德人。阿德人在古代的哈達拉毛興盛過。現存的阿拉伯人再分為兩個種族:道地的阿拉伯人和歸化的阿拉伯人。在他們看來,道地的阿拉伯人,是指蓋哈丹(即《舊約》上的約坍)的子孫葉門人而言的,他們構成本地的種族;歸化的阿拉伯人,是指希賈茲人、納季德人、奈伯特人、巴爾米拉人而言的,他們是以實瑪利(即易司馬儀)的後裔阿德南的子孫,他們是到阿拉伯地方來入籍的人。傳說中的蓋哈丹和阿德南,使人想起阿拉比亞人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區別。先知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後,那些奮勇地起來支持他的麥地那人,原籍是葉門人,穆罕默德的宗族——古萊氏人——卻是北方的種族尼薩爾人。東部敘利亞的加薩尼人和伊拉克地方希拉城的萊赫米人,原籍都是南方人。
阿拉比亞人意識到了這種南北的區別。南北阿拉比亞種族之間的鴻溝,從未消除。這種由來已久的區分,即使在伊斯蘭教把阿拉伯民族表面上統一起來之後,依然是很明顯的。
古典文獻的作家,把阿拉比亞分為三個區域:(1)幸福的阿拉比亞,(2)岩石的阿拉比亞,(3)荒涼的阿拉比亞。公元一世紀時在政治上也把阿拉比亞分為上述的三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獨立的;第二個區域,隸屬於羅馬;第三個區域,在名義上,一部分歸安息(帕提亞)管轄。荒涼的阿拉比亞包括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曠野。岩石的阿拉比亞,以西奈半島和奈伯特王國為中心,皮特拉就是這個王國的首都。幸福的阿拉比亞,包括阿拉伯半島其餘的地方。

阿拉比亞地域遼闊,阿拉伯人在歷史上具有極大的意義和重要性,但是現代的人卻忽視阿拉比亞和阿拉伯人,很少加以研究。這種忽視,是與阿拉比亞同樣廣大的任何地方以及與阿拉伯人同等重要的任何民族所未遭遇過的。
阿拉比亞的面積,約等於歐洲的四分之一,美國的三分之一,但是,關於那個地方,我們所知道的卻太少了,不知道的卻太多了。比較起來,我們對於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了解已經開始超過我們對於阿拉比亞大部分地區的了解了。
阿拉伯半島,可能是閃族的搖籃,閃族在這個地方成長之後,遷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區,①後來就成為歷史上的巴比倫人、亞述人、腓尼基人和希伯來人。說阿拉伯半島是純粹的閃族文化的發源地,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所以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要素,以及後來發展成為閃族性格的各種特質,必須在這個半島的沙土中尋求其根源。在中世紀時代,阿拉比亞產生了一個民族,那個民族曾征服當時大部分的文明世界;阿拉比亞還產生了一個宗教——伊斯蘭教——這個宗教的信徒四億五千萬人,幾乎遍布於全世界所有民族中和許多不同的地方。現在,全世界的人,每八個人,就有一個是穆罕默德的教徒,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大部分時間內,都有穆斯林叫人去做禮拜的喊聲,這喊聲響徹世界大部分住人的地區。
在阿拉伯人中間出了許多征服世界的英雄豪傑,他們永遠放射著光輝。這個民族興起之後,在百年期間建立了一個大帝國,自大西洋東岸起,至中國邊境止,版圖之大,勝過極盛時代的羅馬帝國。在這個空前擴張的時期里,他們“在教義上、語言上、血統上所同化了的異族人,比他們之前或之後的任何民族所同化的還要多些,希臘人、羅馬人、盎格魯撒克遜人或俄羅斯人都趕不上他們。”①
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僅是一個帝國,而且是一種文化。他們繼承了在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地中海東岸上盛極一時的古代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了希臘-羅馬文化的主要特徵。後來,他們把其中許多文化影響傳到中世紀的歐洲,遂喚醒了西方世界,而使歐洲走上了近代文藝復興的道路。在中世紀時代,任何民族對於人類進步的貢獻,都比不上阿拉比亞人和說阿拉伯話的各族人民。②
阿拉比亞人的宗教,是繼猶太教和基督教之後的第三種一神教,也是最後的一種一神教。從歷史上來說,這種宗教是那兩種宗教的支派,也是一切宗教中與那兩種宗教最相近的。這三種宗教,是同一種精神生活——閃族生活——的產物。一個忠實的穆斯林,不需要很多躊躇,就能接受基督教大部分的信條。伊斯蘭教一直是而且仍然是自摩洛哥至印度尼西亞的一種有生命的力量,同時又是幾億人的生活方式。
阿拉伯語現在是八千萬人民日常套用的語言。中世紀時期,在好幾百年期間,阿拉伯語曾是整個文明世界學術文化界和進步思想界所使用的語言。在九至十二世紀之間,用阿拉伯語寫成的著作,包括哲學、醫學、歷史、宗教、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各種著作,比較用其他任何語言寫成的還要多些。西歐的語言中有許多借用詞,可以說明阿拉伯語的影響。除拉丁字母外,阿拉伯字母是世界上套用最廣的一套字母。使用這套字母的語言,有波斯語、阿富汗語、烏爾都語和一部分突厥語、柏柏爾語和馬來語。
巴比倫人、迦勒底人、喜特人、腓尼基人,已成為歷史上的民族,現在已不存在了。阿拉比亞人和說阿拉伯話的人,歷史上存在過,現在也還存在。過去和現在,他們都占了一個戰略上最重要的地理位置,跨在世界商業最大動脈中的一條動脈上。他們的國際地位,在東西方冷戰的競爭中,通常成為重要的中間力量。在他們的土壤里,蘊藏著世界上最大的液體能量,即1932年初次發現的石油。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這些國家的人民,掀起了民族運動,而且獲得了完全獨立。自伊斯蘭教興起以來,阿拉伯半島的極大部分,初次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在試行君主政體一個時期之後,埃及於1952年宣告成立共和國。埃及在這方面仿效了敘利亞(其首都大馬士革曾經是輝煌的伍麥葉帝國的首都),在七年之前,敘利亞就已從法國託管之下解放了自己。自阿拔斯王朝滅亡後,歷來沒有國王的伊拉克,曾在巴格達擁戴了一位國王,後來又廢除了君主政體宣布成立共和國。黎巴嫩是首先採取共和政體的。外約旦和巴勒斯坦的一部分,於1949年發展成為哈希姆約旦王國。在北非,摩洛哥、突尼西亞、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於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分別擺脫了法國和義大利的桎梏①。阿拉伯的鳳凰,又重新翱翔於天空了。
古代的歐洲已經知道南部阿拉比亞,因為希羅多德和其他人都曾提及紅海東岸的情形。希臘人和羅馬人所以感興趣,主要是由於南方阿拉比亞人住在出產乳香和香料的地方,而且是歐洲同印度市場和索馬利蘭市場中間的橋樑。但在中世紀末期和現代初期,歐洲人大都把阿拉比亞忘記了。近世的歐洲人,才重新發現了這個地方。首先發現阿拉比亞的人是冒險家、基督教的傳教士、商人、1811年和1836年曆次參加遠征埃及的英法軍官、政治密使和科學考察團。
現代學者當中首先把阿拉比亞的情況加以記載的是尼布爾,他是1761年丹麥國王所派遣的科學考察團的團員。南部阿拉比亞的葉門,即古代歐洲人最熟悉的地區,是首先被再發現的。阿拉伯半島的北部,包括希賈茲(漢志)在內,在地理上是距歐洲較近的,卻到最後才被發現。到今天為止,歐洲人深入北部沙漠地帶探險成功而且有記載的,不過十一、二人。
1812年,瑞士人布克哈特為學術界發現了皮特拉,並化名為易卜拉欣,訪問了麥加和麥地那。關於他訪問過的地方,除了他的記載以外,直到現在,還沒有什麼新的記錄。布克哈特的遺體按伊斯蘭教的儀式葬在開羅的大墓地里,他的墳墓至今猶在。自1812年至1925年,一百一十三年期間,只有一個歐洲人獲得研究麥加的正常生活的機會,這個人就是荷蘭萊頓大學的教授哈爾格龍,他是1885年至1886年住在麥加的。1845年芬蘭籍的瑞典青年學者瓦林曾到納季德去考察語言。1861年拿破崙三世把自己的軍隊從黎巴嫩撤回去以後,打算在中部阿拉比亞尋找一個新的勢力範圍,因此,在兩年之後就派一個英國人帕格賴弗去駐在黎巴嫩的采哈萊城,他屬於猶太人的血統,又是耶穌會的會員。他自稱遊歷過納季德南面的許多地方,其實,他所游過的地方有限得很。1853年《天方夜譚》著名的翻譯者伯頓,曾用哈只·阿卜杜拉的化名,以香客的身份遊歷了麥加和麥地那。布倫特夫人是深入北部阿拉比亞的兩個歐洲婦女之一,她於1879年到達納季德,負有若干奇特的使命,包括考察阿拉伯馬在內。1875年英國人道蒂以“奈斯拉尼”(Nasrâny,基督教徒)和“英格里西”(Engleysy,英國人)的名義遊歷北部阿拉比亞。他所著的《阿拉比亞沙漠遊記》已成為英國文學的古典作品。勞倫斯所著的《智慧的七根柱子》是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文獻中具有特別價值的著作,頗受一般讀者的歡迎。最近的考察者,可以提及的有捷克斯洛伐克人穆西爾,他專門考察北部地區。最近的旅行家,有美國籍的黎巴嫩人艾敏·里哈尼,他曾與阿拉伯半島上所有的國王會過面。還有拉特,他曾於1925年至1926年訪問麥加和麥地那。值得特別提到的是英國的年輕東方學家托馬斯的勇敢行為。他在1931年1月間首次越過阿拉比亞南部的魯卜哈利(無人煙地區)沙漠,因而揭露了遺留在世界地圖上最大的空白點之一。在托馬斯探險之後,菲爾比又探險一次,1932年1月7日,他用哈只·阿卜杜拉的化名,從波斯灣附近的胡富夫地方出發,九十天之內,自東至西,越過魯卜哈利沙漠。
希木葉爾的各種銘文,先後發現之後,我們才第一次有機會看到南阿拉伯人關於自己的記載。法國籍的猶太人阿萊維(他曾化裝成耶路撒冷的一個猶太乞丐),1869年至1870年初次發現這些銘文,1882年至1894年,奧地利籍猶太人、考古學家格勒澤爾,又發現了一部分(參閱本書第57—59頁)。我們研究古代的阿拉比亞,主要的參考資料是用阿拉伯語寫作的伊斯蘭教的文獻,那些文獻內容很豐富,但年代不很古,也不大可靠;其次是散在各處的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記載;再其次是為數不多的用象形文字寫作的埃及帝王史和用楔形文字寫作的亞述、巴比倫帝王史。近年辨認出的希木葉爾銘文、現代遊歷家和探險家的報告,可以作為補充資料。
現在還有兩種生存著的民族,可以代表閃族,一種是阿拉比亞人,另一種是猶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徵方面,阿拉比亞人所保存的閃族特徵,比猶太人要豐富得多。阿拉比亞人的語言,就文獻的觀點來說,固然是閃族語系中最年輕的,但它所保存的母語——閃族語——的特徵(包括語尾的變化),比希伯來語和同系的其他語言還多。因此,阿拉伯語供給我們研究閃族語言最好的鑰匙。初期的伊斯蘭教,也是閃族宗教在邏輯上的完善形態。閃族這個名詞,在歐美兩洲,向來主要是指猶太人說的,那是由於猶太人散居於歐美兩洲的緣故。所謂閃族的相貌,連凸出的鼻子在內,全然不是閃族的特徵。這種相貌,恰恰是使猶太人的臉型與閃族的臉型有所不同的特徵;這些特徵,顯然是喜特-胡列安人(Hittite-Hurrians)①與希伯來人早期通婚的結果②。
阿拉比亞的阿拉伯人,特別是遊牧的阿拉伯人,在生物學上、心理學上、社會學上和語言學上,最能代表閃族,一則由於他們在地理上與世界隔絕,再則由於他們過的是一種單調的、劃一的沙漠生活。人種上的單純,是中部阿拉比亞那樣最乏味、最與外界隔絕的環境所給予的報酬。阿拉比亞人把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叫做阿拉伯島(Jazīratal-‘Arab),那個地方,真是一個島,東西南三面臨海,北面是沙漠①。“阿拉伯島”幾乎是一個絕無僅有的關於居民與土地之間保持不變關係的例證。假若真有些民族曾經移入那個地方,因而不斷發生移民之間互相驅逐或同化的現象——如印度、希臘、義大利、英國和美國等國的那種情形——那么,歷史並沒有給我們留下這方面的記載。我們並不知道有任何侵略者突破了阿拉比亞沙漠的壁壘,而在這個孤島上獲得一個永久的立足地。自有史以來,阿拉比亞的人民,差不多始終保持其原狀②。
Semite(閃族)這個名詞,是由Shem變來的,可見拉丁文的《聖經》譯本(《創世記》10:1)。據傳統的解釋,閃族是諾亞(Noah)的長子閃(Shem)的後裔,因此,閃族是同源的,但此說已不再為世人所公認了。那末,閃族究竟是怎樣來的呢?
倘若我們參考一下西亞語言分布圖,我們就能看出,目前居住於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比亞本部和伊拉克的人,都是說阿拉伯話的民族。倘若我們溫習一下古代史,我們就會想起公元前3500年前後巴比倫人(最初叫阿卡底人,因首都阿卡德而得名)、亞述人、迦勒底人先後占據了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後,阿摩爾人和迦南人——包括腓尼基人——居住於敘利亞;公元前1500年前後,阿拉馬人定居於敘利亞,希伯來人定居於巴勒斯坦。在十九世紀以前,中世紀的人固然不知道,連現代的人也不知道,這些民族之間有密切的親屬關係。十九世紀中葉,人們認識了楔形文字的奧妙,後來又把亞述-巴比倫語、希伯來語、阿拉馬語、阿拉伯語和衣索比亞語加以比較研究,才知道這些語言之間有顯著的類似之點,因此,是同源的語言。這些語言中的每一種語言,其動詞的主幹,都是三個子音;論時間只有兩個形式,一個過去式,一個現在式;動詞的變化是依照同樣的格式的。辭彙的要素,包括人稱代名詞,表示血族的名詞、數詞和某些肢體的名稱,幾乎是相同的。只要把說這些語言的各民族的社會制度和宗教信仰考察一下,再把他們的相貌比較一下,就可以發現他們之間有極相似的地方。語言的同源,只不過是他們在類型上具有顯著的一般共同性的一種表現。這一類型的特徵,是深厚的宗教本能、活潑的想像、顯著的個性和異常的剽悍。由此可見,這些不同的民族——巴比倫人、亞述人、迦勒底人、阿摩爾人、阿拉馬人、腓尼基人、希伯來人、阿拉比亞人和阿比西尼亞人①——他們的祖先,在演變成不同的民族前,在某個時期,必然居住在同一地方,構成一個民族。
這個民族原來的故鄉究竟在哪裡呢?一般學者對於這個問題,曾作出各種不同的假說。有些學者注意到閃族與含族(Hamites)之間人種上一般的關係,認為東非洲是這個民族原來的故鄉;有些學者因受《舊約》中各種傳說的影響,主張美索不達米亞是這個民族的發源地;但也有人認為阿拉伯半島是這個民族的故鄉,把後一假說的各種理由合在一起來看,這一假說似乎是更可信的。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之說,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我們如果說他們先在一條河的兩岸發展到農業時代,然後進到遊牧時代,那就顛倒了歷史各時期中社會發展的規律。發源於東非之說,也引起許多不易解答的問題。
阿拉比亞的地面,多半是沙漠,周圍有狹隘的邊緣地帶,適於居住。這些邊緣地帶都是被海水環繞著的。人口增加到土地不能容納的時候,必須尋找活動的範圍。這些多餘的人口,不能向島內擴張,因為內部全是沙漠,更不能向島外發展,因為在那個時代海洋幾乎是不能通過的障礙。過剩的人口,只能在半島的西岸找出路,向北方發展,經西奈半島的叉路而移入肥沃的尼羅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前後,閃族的移居,就是沿著這條道路,或是取道於東非,向北遷移,然後與埃及原來的含族居民相混合,這次混合就產生了歷史上的埃及人。我們的文明,有許多基本的要素,就是這些埃及人所發明的。首先以石料建築房屋,發明太陽曆法的,就是他們。大約在同一時期中,發生了朝著同一方向的遷移,取道於半島的東岸,向北發展,移入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蘇美爾人早已居住在那裡,他們是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①。閃族人以野蠻人的身份移入這個流域,他們跟幼發拉底文明的創始者蘇美爾人學習怎樣建築房屋,怎樣灌溉田地,特別重要的是學習怎樣寫字。蘇美爾人不是閃族。這兩種民族在這裡混合,便構成巴比倫人;巴比倫人和埃及人共同打下我們的文化遺產的基礎。巴比倫人遺留給我們許多東西,其中有拱門和拱頂(這兩件東西,可能是蘇美爾人發明的),有輪的車子和度量衡的制度。
公元前2500年前後,閃族的阿摩爾人移入肥沃的新月地區。阿摩爾人的組成部分,包括迦南人(即公元前2500年後占領敘利亞西部和巴勒斯坦的居民)和被希臘人稱為腓尼基人的濱海居民。這些腓尼基人,首先把具有二十二個符號的拼音文字系統加以推廣,這一發明,可以準確地稱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參閱本書第80—81頁)
公元前1500年至1200年之間,希伯來人移入南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阿拉馬人(即敘利亞人)移入北部敘利亞,特別是科艾勒-敘利亞(Coele-Syria)①。希伯來人先於任何其他民族,以清楚的一神觀念昭示全世界的人,他們的一神論,是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信仰的淵源。
公元前500年前後,奈伯特人占據了西奈半島的東北部。他們的首都皮特拉是由岩石鑿成的。由那個首都的壯觀的遺蹟,可以推測他們的文明在羅馬的影響之下究竟達到什麼高度。
公元七世紀時,我們看見在伊斯蘭的旗幟之下出現的一次新的而且是最後的遷移。在遷移的過程中,阿拉伯民族勢如潮湧,不僅波斯灣北端與地中海東南角之間這一弧形的新月地區,甚至連埃及、北非、西班牙、波斯和中亞細亞的許多地方,都被那遷移的潮水所淹沒了②。
最後的這一次遷移,發生於有史可考的時代,故主張阿拉比亞為閃族故鄉之說者,常常援引這次的遷移以為歷史的證據;他們認為可以為此說之佐證者,還有兩件事實:(1)阿拉比亞人所保持的閃族特性,尤為純粹,那些特性在他們身上,比在同種的任何民族身上表現得尤為清楚;(2)他們的語言,與一般學者心目中的閃族語原來的形式,彼此之間有最密切的關係。
研究閃族文化的某些學者,把上面所引證的許多年代加以比較研究之後,獲得了這樣一個觀念:阿拉比亞的居民,每隔千年左右,周期性地向外遷移一次,他們認為阿拉比亞就象一個大蓄水池一樣,池裡的水太滿的時候,難免要溢出池外的。這些學者提及此類遷移的時候,常用波濤這個名詞。不過,閃族向外遷移,在初期,與歐洲人向新大陸遷移,情況是大致相同的;起初有少數人首先移動,另有些人跟著移動,隨後,有更多的人仿效他們,最後,引起一般人向外遷移的興趣。
一些民族集體地或成群結隊地自一個畜牧地區遷移到一個農業地區,這是近東的一種普遍的現象,並且能供給一種重要的線索,使我們可以了解近東的漫長而且錯綜的歷史。多少帶有幾分流動性的民族,侵入一個定居的民族中間之後,往往把先前早已存在的文明的主要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加以同化,在血統上也有許多混合。滅絕原來的居民,卻是罕有的事。這就是在古代的近東曾經發生的事實。近東的歷史,差不多可以說就是定居於新月地區的人民,與侵入的遊牧民族阿拉比亞人之間的鬥爭史。因為,人們說得好,移民和殖民就是變相的侵略。
與這些遷移有關的一件事是,每次遷移之後,閃族的語言都還保存下來。這是值得注意的。因為,這是一個決定的因素。例如,在美索不達米亞,倘若蘇美爾人的粘結性的語言還保存下來,我們要想把那個流域的人民歸入閃族,就很困難。又如在古代埃及,倘若有一種閃含混合語還保存下來,我們也就難以將埃及人歸入閃族了。因此,閃族這個名詞,語言學上的含義多於人種學上的含義,而所謂亞述-巴比倫語、阿拉馬語、希伯來語、腓尼基語、南方阿拉伯語、衣索比亞語、阿拉伯語,必須當做若干方言,都是由一種共同的語言即原閃語(Ursemitisch)發展而成的。在羅曼斯語和拉丁語的關係中可以看出類似的情形。不過拉丁語,至少在文學方面,還以某種形式生存到現在;至於閃族語的原型,它本來只是一種口頭語言,因此,現在已經完全消滅了;那種原型一般的性質,可以從它的現存的各派生語言的共同點中推斷出來。
阿拉比亞——納季德或葉門——固然是閃族的故鄉,閃族各民族固然是從那裡分布四方的,但在很早的時代,他們仍然有可能曾經與白種的另一個民族(含族)在東非的某一地方構成一個民族,後來,有一個支族從東非渡海(可能是從曼德海峽)①到阿拉伯半島,就成為後來的閃族。照這樣說來,非洲可能是閃含族的故鄉,而阿拉比亞是閃族的搖籃和發源地。肥沃的新月地區是閃族文明的舞台。
----------------------------------------------------------------------
①肥沃的新月地區,包括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約旦。——譯者
①見D.G.Hogarth;ThePenetralionofArabia(NewYork,1904),p.7。
②本書所用術語“阿拉比亞人”和阿拉伯人(說阿拉伯話的人)二者的區別,可見本書第43頁的注。(這裡的頁碼是指原書的頁碼。下同。——譯者)
①1961年6月19日,英國被迫宣布廢除1899年英科協定,承認科威特獨立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聯合王國宣告成立,1969年9月1日,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譯者
①喜特人是古代居於小亞細亞的一種民族。胡列安人是古代居住於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和近東一帶的一種民族。——譯者
②GeorgeA.Barton:SemiticandHamiticOrigins(Philadelphia,1934),pp.85—87;IgnaceJ.Gelb:HurriansandSubarians(Chicago,1944),pp.69—70。
①我國稱蒙古大沙漠為瀚海,這可以說阿拉伯半島是四面臨海的。——譯者
②參閱BertramThomas文,載TheMearEastandIndia(London,NovI,1928),pp.516—519;C.Rathjens文,載Journalasiatique,ccxv.No.I(1929),pp.141—155。
①衣索比亞人。——譯者
①參閱C.LeonardWoolley:TheSumerians(Oxford,1929),pp.5—6。
①這就是空敘利亞(HollowSyria),現在的比卡(al-Biqā‘),介乎兩個黎巴嫩之間。
②參閱HugoWinckler:TheHistoryofBabyloniaandAssyria,tr.JamesA.Craig(NevYork,1907),pp.18—22。
①GeorgeA.Barton:SemiiicandHamiiicOrigins(Philadelphia,1934),p.2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