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木汗·烏斯滿

阿依木汗·烏斯滿

20世紀80年代末,家住昌吉市的阿依木汗和愛人阿里木·巴拉提,都捧著讓人羨慕的“鐵飯碗”。懷揣著對大都市的嚮往,阿依木汗和愛人不顧父母反對,辭去穩定的工作,夫婦倆帶著表弟,來到天津。經過打拚,1995年,她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元。2004年,阿依木汗在濱海新區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投資100多萬元,在濱海新區塘沽市場開辦了500多平方米的新疆風味小吃一條街,免費讓大批來自新疆的流動人員在此經營。2015年,阿依木汗當選天津市政協委員,開始在天津這個第二故鄉參政議政,自此,天津的變化和老百姓的生活更成為她關注的焦點。

介紹

20世紀80年代末,新疆昌吉市阿依木汗和愛人阿里木·巴拉提,都捧著讓人羨慕的“鐵飯碗”。懷揣著對大都市的嚮往,阿依木汗和愛人不顧父母反對,辭去穩定的工作,夫婦倆帶著表弟,來到天津。經過打拚,1995年,她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元。2004年,阿依木汗在濱海新區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投資100多萬元,在濱海新區塘沽市場開辦了500多平方米的新疆風味小吃一條街,免費讓大批來自新疆的流動人員在此經營。2015年,阿依木汗當選天津市政協委員,開始在天津這個第二故鄉參政議政

從一個外來務工人員到天津市唯一的維吾爾族政協委員、濱海新區政協常委、天津市外來務工人員十佳模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

她就是來自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維吾爾族婦女阿依木汗·烏斯滿。如今,她是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名人,很多媒體稱她為女強人、新疆媽媽,甚至被冠以“閒事大王”的稱號。

新聞

一個新疆女人在天津創業

生活20餘年,要怎樣克服語言、環境、習俗、心理等方面的落差並創造傳奇?背後有著怎樣的動人故事?

49歲的阿依木汗說,在這些年的奮鬥歷程中,她深深感受到了濱海新區民族團結大家庭的溫暖,為了民族團結共同進步,她甘願付出,再累,心也甜!

他鄉創業賣羊肉串撐起一個家20世紀80年代末,家住昌吉市的阿依木汗和愛人阿里木·巴拉提,都捧著讓人羨慕的“鐵飯碗”,三口之家過著平靜的日子。然而,一次去深圳遊玩的經歷,竟成為她人生中一段與夢想擦出火花的旅程。

2015年1月,阿依木汗·烏斯滿(左)參加天津市濱海新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資料圖片

阿依木汗說,那時在新疆,一個饢0.5元,而在深圳,3元一個,這讓阿依木汗萌生了下海做生意的想法。

懷揣著對大都市的嚮往,阿依木汗和愛人不顧父母反對,辭去穩定的工作,夫婦倆帶著表弟,經熟人介紹,來到了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天津。

“剛來這兒時,幾個人租住在一個簡陋的平房裡,只有8平方米。”阿依木汗說,那個時候,租房子太難了,別人根本不給租,除非有人願意擔保。好不容易解決了住的問題後,他們決定做熟悉的烤羊肉串生意。

1990年,經過一個多月的奔波,阿依木汗終於從天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得到一個攤位,可是,一串烤羊肉串還沒賣出去,就受到了同行的驅趕。

“一個老鄉對我說,這個地方是我們的,你不能在這兒賣,要賣就得交保護費。”阿依木汗說,在外面謀生太難了,“打游擊”式的擺攤根本無法維持生計,丈夫受不了這樣的困擾,多次買好火車票要回新疆,但都被她從火車站追了回來。

隨著天津的快速發展,很多大型百貨商場的開業帶動了消費。這時,阿依木汗看到商場的人流量這么大,善於思考的她有了新的想法——她找到了相關負責人,在大洋百貨門前的空地上,租了個固定店面開始經營。

雖然只是一個小攤位,卻是能夠合法經營的固定場地。依靠這塊彈丸之地,阿依木汗的燒烤店逐漸紅火起來。

20世紀90年代初,阿依木汗的燒烤店,最高一天的營業額達1.2萬元,十幾個人24小時忙碌著。1995年,她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元!

這樣的驚喜,堅定了阿依木汗大幹一場的信心。2009年,她開始引進各種不同的經營項目,門面也向周圍擴展,生意一家比一家火。

“知心姐姐”融入和諧大家庭

2003年的一天,在天津市濱海新區,青海商人與新疆商人發生糾紛,雙方被帶到派出所後,因語言問題無法溝通,派出所民警一籌莫展。

凌晨3時,阿依木汗被請來調解。她告訴維吾爾族同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互相團結比什麼都重要,唯有互相尊重團結,才能共同發展進步。她的調解持續了十幾個小時,終於打動了雙方,糾紛順利解決。

這件事,對阿依木汗觸動很大。在她的生意越做越大、越來越富裕的同時,她決定不遺餘力地幫助那些從新疆來天津的務工人員。

2014年8月,阿依木汗·烏斯滿(左四)在昌吉參加愛心捐款活動。資料圖片

誰家的孩子上學入托有困難,她出面協調;誰回家沒路費,要多少她給多少,從不打借條;誰鬧事,她把他請到家裡免費吃住,做調解疏通工作,慢慢地,她成為當地同胞最信任的“知心姐姐”。

帕提古麗·吾守爾從阿克蘇來到濱海新區後,由於語言不通,生活陷入窘境。阿依木汗就想方設法幫她爭取到一個攤位,並鼓勵她賣炸臭豆腐乾。阿依木汗還專門出資讓帕提古麗學習製作方法,幫助她加盟了湖南一個著名品牌。這幾年,帕提古麗的生意漸漸紅火起來,還在新疆買了房子。

2004年,阿依木汗在濱海新區相關部門的幫助支持下,投資100多萬元,在濱海新區塘沽市場開辦了500多平方米的新疆風味小吃一條街,免費讓大批來自新疆的流動人員在此經營,既讓他們擁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穩定的收入,又解決了隨意擺攤設點的城市管理問題。

濱海新區區委統戰部民族宗教僑務處副處長張家軍說,阿依木汗既有商業上的成功,又有美好的道德品質,政府認可她,同鄉們信任她。

這幾年,看到越來越多的新疆孩子走出家門求學,用知識改變命運,阿依木汗又萌生了出資助學的想法。2013年,她與天津市微山路中學新疆內高班簽訂了10年協定,每年資助5名家庭困難卻品學兼優的孩子每月100元的生活費。

參政議政 為外來務工者發聲

隨著生意規模的逐漸擴大,她的熱情與善良也在“發酵”,2015年,阿依木汗當選為天津市政協委員,開始在天津這個第二故鄉參政議政,天津市的變化和老百姓的生活,更成為她關注的焦點。

古麗克孜·阿里木是阿依木汗的小女兒,她說:“媽媽挺偉大的,以前她做什麼事,我都不理解,現在想起來,才覺得她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了我怎么做人。”聽到女兒對自己發自內心的認可,阿依木汗欣慰地說:“家人的鼓勵對我非常重要,我曾經就是一名外來務工人員,各種艱辛深有體會,而幫助外來務工人員讓我有種使命感。”

2014年,阿依木汗·烏斯滿(右一)到少數民族同胞家做工作。資料圖片

這一路走來,最讓阿依木汗難忘的是,2014年她代表天津市當選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的接見。阿依木汗做夢都沒有想過能跟國家領導人見面、握手,“我的心裡,一直都覺得熱乎乎的,這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動力,我必須努力、更努力。”

這些年,除了新疆籍外來務工人員,全國其它地方來津的務工人員也越來越多,就業難、上學難、就醫難問題越發凸顯。

在今年的天津市“兩會”上,阿依木汗提出一個建議:希望由自己公司做擔保,向銀行貸款100萬元,有計畫地幫助外來務工人員創業,以解決就業問題。

阿依木汗·烏斯滿 阿依木汗·烏斯滿

阿依木汗建立外來務工人口服務中心的計畫,已得到了當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目前進入籌備階段。阿依木汗說,20餘年的時間,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都讓她融入了天津這座城市。在她的心中,自己既是新疆人也是天津人,她會努力展示新疆人的美好形象,也會為天津市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