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伊特本哈杜村

阿伊特本哈杜村位於摩洛哥南部的沙漠綠洲之上,建於公元8世紀,由6座被成為\"卡斯巴斯\"的建築群組成。

遺產介紹

河伊特本哈杜村,位於摩洛哥瓦爾扎特省。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伊特本哈杜村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阿伊特本哈杜村位於摩洛哥南部的沙漠綠洲之上,小河從村邊流過。

歷史淵源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於公元8世紀,由6座被成為"卡斯巴斯"的建築群組成。"卡斯巴斯"是這一地區十分流行的一種奇特的建築形式,這裡住宅和糧倉都被建成堡壘的樣式。"卡斯巴斯"建築一般都在上部雕有裝飾,幾何圖案富於變化。摩洛哥地區的這種造建築物曾經影響到茅利塔尼亞、利比亞一帶。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有護牆,護牆內的房屋都是泥磚築成。泥磚的製作工藝十分簡單,先把泥土和稻草混合灌進木模,再放在陽光底下曬乾作為建築的材料。木模有兩個槽,一次可以製作兩塊磚。這裡的建築物都沒有窗戶,採光只是依靠長廊透進的陽光。這裡的建築物多為三層,底層是馬廄,二層是糧倉,三層是住宅。此外,村莊還建有監視羊群的公共小屋、倉庫、清真寺、村民會議室等公共建築。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於山坡上,山頂上建築有全村的糧倉,建造得十分堅固。有外敵人侵時,全村人可以退守到這裡進行防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