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甫爾加拉

阿·甫爾加拉,男,蒙古族,中共黨員,博湖縣烏蘭再格森鄉烏圖阿熱勒村牧民。 阿·甫爾加拉卻一年年堅持下來,一看就是三四十年,直到這兩年年齡大了才搬下山來。 2005年,阿·甫爾加拉拿出2000元錢給她家修了一座羊圈。

基本信息

阿·甫爾加拉,男,蒙古族,中共黨員,博湖縣烏蘭再格森鄉烏圖阿熱勒村牧民。阿·甫爾加拉總把集體的利益和牧民的困難放在自己利益之前。2007年南疆旱情嚴重,開都河下游的30多戶農牧民的600多畝地澆不上水,以往澆水用柴油機發電抽水,這些年油價上漲,抽水費用負擔不起。阿·甫爾加拉拿出2000元拉來了電線,又掏8000元錢安裝了變壓器,用電抽水的費用每小時降到13元,一年就可以節省幾千元。他曾獲2005年全國勞動模範
稱號。
新疆博湖縣烏蘭再格森鄉烏圖阿熱勒村99%的村民是蒙古族,每年5月下旬到9月下旬都要到北山山區牧場放牧。村裡有118戶牧民,十幾萬畝草場,牧民下山後草場需要人看守。冬天的北山上交通不便,不時有狼出沒,村里出錢請人看護草場,但因條件艱苦,沒有人願意乾。阿·甫爾加拉就主動留在山上,不阿收大家一分錢擔負起這個任務。阿·甫爾加拉卻一年年堅持下來,一看就是三四十年,直到這兩年年齡大了才搬下山來。賽爾傑·米地克的丈夫早逝,家裡3個孩子都小,生活十分困難。2005年,阿·甫爾加拉拿出2000元錢給她家修了一座羊圈。
他雖然年紀大,卻善於學習。了解到母羊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可以使母羊生產雙羔或者三羔,阿·甫爾加拉就一邊看書、一邊四處參觀學習,從最基礎的接羔、防疫到品種改良都虛心向老牧民請教,為了一個問題不惜跑幾十里山路到縣獸醫站請教。他從獸醫站請來技術人員,在自家的80多隻生產母羊中進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早春接羔的技術實驗,雙羔率達到60%以上,接活羊羔率95%以上,成為牧民中遠近聞名的能人。他又不辭勞苦,一有空就去牧民家裡或者牧場上,手把手地把自己的技術教給鄉親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