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川村

防川村

琿春城以南約70公里處的敬信鎮防川村,位於張鼓峰下,海拔僅3米,是吉林省的最低點。往前數公里便是1886年由清政府欽差大臣吳大澄會同沙俄代表巴拉諾夫監立的“土”字界碑。從這裡到圖們江口只有15公里,可以遠眺日本海。登上附近山包上的瞭望塔,遠處那霧氣蒙蒙的日本海連著天際;近處中朝俄三國的景致盡收眼底,左側是俄羅斯的邊城包德哥爾那亞,右側隔江則是朝鮮的豆滿江市。防川的軍民自豪地說,這裡是“眼看三疆山川風貌,耳聽三國雞鳴狗吠”。

基本信息

村中概況

(圖)俯瞰防川俯瞰防川

敬信鎮防川村現有31戶,人口95人,無暫住人口,全村勞動力56人,全村漢族24人,占全村人口25%,其他民族72人,占全村人口75%,本村外出勞務人員13人,其中國外0人。現有耕地53公頃,其中旱田47公頃,草原面積47公頃,水面面積90公頃,本村距鎮政府35公里,村部落東西1公里,南北0.5公里,本村有1個自然屯,本村與圈河村20公里。本村村民組長以上幹部4人,2005年村幹部工資為0.768萬元,2005年全村實際人均收入3600元。
全村種植業以種植玉米、大豆、水稻為主,養殖業以牛、豬、羊為主,大多數農戶的收入主要依靠種植為主要來源,全村主要產業是種植業。
景區村書記、村長為分設,村班子團結、年富力強,有較好的土地資源、其他資源也比較豐富,所處地理位置較為優越,大多數農民有勤勞致富精神,有較強的發展後勁,主要負責人的工作在全鄉村幹部中處於上游,景區的工作在全鄉排序第4位。全村現有9名黨員,平均年齡45.1歲,其中45歲以下黨員5名。
景區農閒季節大多數農民主要從事採集,家務,農戶的生產、生活規律及其產業結構與相臨的村有所相同。集體收入主要依靠出租(林地、耕地、其他)。該村有自來水,村內道路為砂石路,本村通往主要公路的道路為水泥路。本村9%的農戶的房屋為磚瓦結構,現有危房20戶,該村無國小,無衛生所
防川村是省的重點試點村,在地理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改革開放以來,利用中、俄、朝三國交界的特點,大膽開發旅遊資源,取得不錯的成績。尤其是今年來,在以上的基礎上,鎮政府大力支持村委會進行鄉村旅遊和農家樂的新型旅遊形式的開發,進一步加大了防川村的旅遊產業競爭力。鎮政府要繼續給予防川村一定的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力度,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貢獻力量。

當地飲食

餐飲:朝鮮族以米飯為主食,以湯、醬、鹹菜和泡菜為副食。調味品愛用辣椒和豆醬。泡菜是佐餐的主要菜餚。在肉食中,喜吃牛肉和狗肉。招待客人的特色小菜有:十鮮脯、魚鮮、  薄方白泡菜、青醬泡菜、什錦包泡菜等。

特色菜

鹹菜
鹹菜是朝鮮族喜愛的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蘿蔔,黃瓜,芹菜等為原料,洗淨後切成片,塊,絲,用鹽滷上,然後再拌以芝麻,蒜泥,薑絲,辣椒麵等多種調味品,吃起來清脆爽口,鹹淡適口。

泡菜
也叫辣白菜,朝鮮語叫“吉木其”,是朝鮮族飲食中最有特色的一種。泡菜一年四季皆可製作。挑上好的白菜(包心的為好),蘿蔔,黃瓜等新鮮菜,放在淡鹽水中發酵,然後加入辣椒,薑末兒,白皮蒜,香菜籽等調料,數日後即可食用。

打糕
打糕是把糯米熟後捶打而成的。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來盤道,味香。因此,朝鮮族歷來把打糕當作上等美味,每逢年節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貴賓時,都要做打糕 。

鬆餅
鬆餅如餃子。鬆餅是先反和好的米麵擀成小面片,後把拌有芝麻,棗,糖的小豆餡包在裡面,再放到松樹葉上蒸熟而成。

冷麵
延邊朝鮮族喜吃冷麵。冷麵現今在國內很有名氣,冷麵的主料為白面,蕎麥麵和澱粉。做冷麵時,先把和好的面用專用機械壓入鍋中,煮熟後撈出,用冷水冷卻。後加牛肉湯或雞肉湯,配以泡菜,辣椒,牛肉片,雞肉丸子,蘋果片,雞蛋等佐料,即可食用。朝鮮族過去在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麵,說是這一天吃了長長的冷麵,就會長壽,現在一年四季都喜歡吃。

狗肉湯
狗肉是朝鮮族吃的肉食之一,一般喜歡熬湯,多在三伏天吃,認為熱天吃了能滋祉身體。現在一年四季都經常吃,但婚喪及佳節忌食狗肉。

朝鮮烤牛肉
將新鮮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醬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素、香油拌勻,另備醬酒、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等調味品分裝於小碗、炭火爐放在桌子中央,上放鐵箅子,用筷子夾肉片放在箅子上燒烤,蘸調料後食之,外焦里嫩、酥香鹹辣。

景區介紹

防川村防川村
琿春南部距市區75公里的防川,是中朝俄三國交界的地帶。從圖們到琿春的防川邊境乘車約需2個多小時。

琿春城以南約70公里處的敬信鎮防川村,位於張鼓峰下,海拔僅3米,是吉林省的最低點。往前數公里便是1886年由清政府欽差大臣吳大澄會同沙俄代表巴拉諾夫監立的“土”字界碑。從這裡到圖們江口只有15公里,可以遠眺日本海。登上附近山包上的瞭望塔,遠處那霧氣蒙蒙的日本海連著天際;近處中朝俄三國的景致盡收眼底,左側是俄羅斯的邊城包德哥爾那亞,右側隔江則是朝鮮的豆滿江市。防川的軍民自豪地說,這裡是“眼看三疆山川風貌,耳聽三國雞鳴狗吠”。

防川村位於琿春南部,中、俄、朝三國交界地帶,被譽為“東方第一村”,素有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花開香四鄰,笑語傳三邦之美譽,是聞名海內外的東北亞“金三角”輻軸中心。2006年被琿春市列為首批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007年被吉林省評定為首批“全省旅遊村鎮”。

該村距市區60公里,總面積14平方公里,海拔僅5米,吉林省海拔最低的地方就在這裡。其南部是著名的“一眼望三國”、“土”字牌、俄朝鐵路大橋、圖們江碼頭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北部分布著沙丘公園、張鼓峰、蓮花湖公園等旅遊景點。琿防公路貫穿整個村落,並與各景點一線相連,是防川風景名勝區內景點比較集中,分布比較均勻的旅遊區域。

全村現有村民43戶,總人口100餘人,村內所有居民都是朝鮮族,其民族文化內涵純正。在朝鮮族歷史文化的各個發展階段中,仍保留著原有的民族氣息和民族特色,而且周圍景色秀麗,每年慕名而來的遊客都在五萬人以上,是我省為數不多的純正朝鮮族村落,也是研究和發展朝鮮族民俗文化的現存寶典。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李鵬朱鎔基劉華清等曾先後到防川村視察慰問。

防川村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濃郁的民族風情,使其逐步成為防川風景名勝區內的旅遊支撐點,現已被列為“十一五”期間旅遊業重點開發項目。

景區詳解

中朝圈河口岸

圈河口岸是中朝兩個邊境口岸之一。位於市區東南部,坐落在圈河與圖們江匯合處,距圖們江入海口36公里,距市區42公里,距朝鮮羅先市51公里。對面朝鮮元汀國際口岸是中國直接進出朝鮮羅先自由經濟貿易區的唯一通道。口岸功能齊全,客貨雙通,年過貨60萬噸,年過客60萬人次。

森林山

森林山位於琿春市東北部,東徑130°37′13″,北緯43°10′40″,距市區約65公里。是琿春市與汪清縣交界的老爺嶺的主峰,琿春河、汪清河、綏芬河的源頭,海拔高度1477.4米。據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何玉囡教授測定,森林山2001年1月1日的日出時間是6時41分,是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地。為發展琿春市的旅遊事業,琿春市政府在2000年12月31日晚至2001年1月1日舉行了“辭舊千年,迎新世紀,觀賞21世紀第一縷曙光活動”。

水流峰

水流峰是琿春敬信鎮境內的第一高峰,海拔462米,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觀測輻射可達460平方公里,能觀測日本海和三國五座城市。1963年羅瑞卿大將來此視察時指示在這裡設立哨所,哨所設立後,來訪者絡繹不絕。

中俄琿春口岸

琿春口岸位於琿春市區南部,距市區約14公里,1989年正式開通。口岸功能齊全,客貨雙通,年過貨量可達60萬噸,過客60萬人次。已經通車的“歐亞大陸橋”—圖馬鐵路從這裡通過。

防川村蓮花湖公園
蓮花湖公園

蓮花湖公園,位於防川村沙草峰東南麓。湖水面積30多公頃,生長著一億三千五百萬年曆史的珍貴荷花—圖們江紅蓮。每年七、八月份,幾十公頃的湖面上荷花盛開,野鴨、海鳥、丹頂鶴、白鷺嬉戲其間,別有一番情趣,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綠洲沙漠

綠洲沙漠位於張鼓峰南坡(張鼓峰因1938年8月在這裡爆發了激烈的日蘇戰爭而聞名於世)。在一片蔥蘢的草木之中,有一塊面積達119萬平方米的沙丘。沙丘平均海拔30多米,堪稱為“綠洲中的沙漠”,人們來到這裡,不能不感嘆大自然的造化神奇。在這裡進行沙浴,對皮膚病兒童厭食多動症有神奇療效。

在沙丘的下面,是一泓湖水,被人們譽為“塞外仙人湖”。水深17米,湖水清澈,游魚很多,有一狹長半島伸入湖中。人們可以在沙丘上進行沙浴,可以在湖中游泳,可以在半島上垂釣,水光山色,令人留連忘返。

望海閣(一眼望三國)

望海閣1993年建成,三層14米高,建築面積650平方米,矗立於防川哨所東側。站在望海閣上可眺望朝鮮的豆滿江里和俄羅斯的包德哥爾那亞鎮及正前方一片湖泊沼澤的瀕海平原。“望海閣”匾額為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所題。

特色景點

(圖)防川村防川村

土字碑

土字牌位於琿春敬信鎮防川村中俄邊界的南端,是1886年中俄重勘琿春東部邊界時重立的。

1886年,清朝督辦邊務大臣、督察院左副都御使、著名金石學家吳大澂向俄國勘界官員據理力爭,使俄國擅自立於洋館坪處的界碑南移到這裡,從而爭回了被俄國非法占據的黑頂子(今敬信鎮)地方。

“土”字牌高1.44米,寬0.5米,厚0.22米,為花崗岩質。我側下中豎向刻有“土字牌”三個大字,左側豎刻有“光緒十二年四月立”八個小字,俄側刻有“T”字,是同一時期所立的中俄邊界的第五塊界碑。

靈寶寺

靈寶寺位於琿春市區海拔120米的北山旅遊文化城核心區域,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總投資為6000萬元。景區內共建有山門、鐘鼓樓、送子觀音、地藏菩薩、財神殿、滴水觀音、天王殿、彌勒佛、大雄寶殿、千手觀音、石林大佛、天壇臥佛、靈寶塔、長城、萬佛洞、水靈洞等十六處佛教景觀,每處景觀都風格新穎,各具特色。

龍虎石

龍虎石刻位於龍源公園內。龍虎石刻的“龍虎”二字,為吳大澂在一八八六年與俄國重勘中俄琿春東部邊界之後題寫的。

石刻高1.40米,長1.38米,寬約1米,重約六噸,為花崗岩質。石刻正面平整,用雙鉤法鐫刻著“龍虎”兩個篆字,左下端刻楷書“吳大澂書”四字。“龍虎”二字渾厚有力、氣勢磅礴。

旅遊信息

門票:20元/人。

開放時間:常年。

推薦行程:遊覽張鼓湖、東方第一哨位、望海閣、土字牌等景區。

最佳旅遊時間:延邊氣候屬於中溫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春季乾燥多風,6月-8月為雨季,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年平均氣溫為2℃-6℃,極端最低氣溫在零下23℃-34℃,最高氣溫34℃-38℃。年日照時數在2150-2480小時之間,年均降水400mm-650m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