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文峰國小

基本信息

阜陽阜陽市目錄
一、行政區劃
二、交通區位
三、綜合經濟
四、歷史文化
五、建置沿革
六、名勝古蹟
七、歷史名人
八、名優特產
市名
阜陽市(英語簡稱:FUYANG ,漢語拼音:fǔyáng) 。簡稱:阜,別稱:潁州。
地理坐標
市中心位於東經114°52′~116°30′,北緯32°24′~33°55′之間
省份
安徽省(Anhui Province)
轄區
阜陽市轄3個市轄區、4個縣,1個縣級市
政府
阜陽市政府位於潁州區清河東路。市委書記:宋衛平 ,市長:孫雲飛
面積
全市總面積9775平方公里。約占安徽省的7%。
人口
2007年全市總人口974.3萬,約占安徽省的15%,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國比較大的地級市之一。
電話區號
0558(+86)
郵政編碼
236000
牌照
皖K
方言
中原官話(鄭曹片)
市花
月季
Q群:
51177432(聚會群)已滿
2477409(1群)未滿
阜陽市,地處安徽省西北部,西與河南省周口市、駐馬店市相鄰,西南與河南省信陽市接壤,北、東北與亳州市毗鄰,東與淮南市相連,南面緊靠淮河與六安市隔河相望。阜陽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也是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阜陽是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詩人嵇康的桑梓。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歐陽修、曾鞏、蘇軾曾在這裡為官多年。區內古蹟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輝映。潁州西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齊名,潁上縣小張莊和八里河南湖公園先後被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命名為“全球500佳”。阜陽市工業已形成以紡織、食品工業為支柱,兼有機械、電子、建材、化工、皮革、印刷、造紙、縫紉等行業的多門類輕工業體系。阜陽被譽為“酒都盛地”、“黃牛之鄉”,盛產小麥、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紅薯和中藥材,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肉類生產基地和全國山羊板皮重點產區。
[編輯本段]一、行政區劃
市轄區:
潁州區 面積 496平方千米,人口60萬。郵政編碼236001。區人民政府駐一道河路。 
潁東區 面積 685平方千米,人口59萬。郵政編碼236058。區人民政府駐北京東路。XW5.5D6D.COM 阜陽行政區劃 
潁泉區 面積 648平方千米,人口66萬。郵政編碼236045。區人民政府駐界首路。 
縣: 
臨泉縣 面積1818平方千米,人口201萬。郵政編碼2364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太和縣 面積1882平方千米,人口156.3萬。郵政編碼2366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阜南縣 面積1929平方千米,人口155.3萬。郵政編碼236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潁上縣 面積1859平方千米,人口160萬。郵政編碼236200。縣人民政府駐慎城鎮
縣級市:
界首市 面積667.3平方千米,人口73萬。郵政編碼236000。
[編輯本段]二、交通區位
1.鐵路:
阜陽交通優勢阜陽區位交通便捷。京九鐵路縱貫境內,與漯阜、青阜、阜淮鐵路一起,使阜陽成為五路交匯、八線引入的全國六大路網性鐵路樞紐之一。阜陽北站是京九線上最大的編組站,也是亞洲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編組站之一,為單向三級四場;漯阜線引入阜陽編組站的聯絡線路已列入規劃。阜陽客站改擴建工程已經完成,形成5台9線格局,在全國地市級車站中首屈一指;原客站的貨運功能移至阜陽南站,原址擴建阜陽貨運南站,在鐵路東新建阜淮鐵路貨運外繞線。阜陽―六安鐵路即將開工,是國家規劃的阜(陽)鷹(潭)汕(頭)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京九線正進行電氣化改造,漯阜線、阜淮線即將進行電氣化改造。鐵路連線東西南北,形成了阜陽這箇中國鐵路新樞紐。阜陽被譽為大京九樞紐城市,年客流量約800萬人次,是中國四大民工輸出源頭。經阜陽樞紐發運的貨物,可直接通過天津港、連雲港、上海港出海,也可直抵香港與國際市場接軌。
2.航空:
阜陽機場距阜陽市約3公里。按4D級建設擁有國際先進的導航通信設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麥道90等類型飛機。現已開通到上海、合肥等地的航線。
3.公路:
公路以阜陽為中心,105國道和省道為骨架,輻射全市城鄉、通往毗鄰省市的公路交通網路已逐步形成。南洛高速(界首-阜陽-蚌埠段)高速公路順利通車,與已經竣工的(合(肥)阜(陽)駐(馬店))(合肥-阜陽段)高速公路形成“十”字型布局。規劃中的商(丘)景(德鎮)高速公路阜陽-亳州段已經通車,阜陽-六安段近期將恢復施工。在城區西部建設界阜蚌與合阜駐高速公路連線線。規劃建設阜陽-新蔡高速。
4.水運:
水運十分便捷,淮河、潁河等十多條航道可下長江、入海,是中原通往華東的水運要塞。現在正整治建設潁河、泉河及潁上船閘,使潁河達到Ⅳ級航道。現有阜陽港城區作業區規劃遷建至潁河閘下游,在潁河閘下游新建三十里舖作業區。
5.網路:
阜陽信息港 阜陽義工論壇 阜陽廟街客棧網友協會(QQ:群:51177432)
[編輯本段]三、綜合經濟
阜陽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家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同時也是安徽省乃至整個華東地區新興的煤炭能源基地。
1.農業:
阜陽地處黃淮海平原,在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的交界處,地勢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照充足,適宜各類農作物和動植物的生長繁育,盛產小麥、水稻、紅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藥材等,是國家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全國秸稈養牛示範基地和山羊板皮重點產地。農業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現已初步形成食品、中藥材、蔬菜、傳統工藝品、水產品、林產品、水果、名特優新稀農副產品系列的產供銷一條龍體系。太和縣薄荷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貢椿遠銷海內外。潁上縣水產養殖、立體種植等生態農業蓬勃發展。阜南縣會龍鎮的辣椒行銷全國。阜陽作為全國名列前茅的秸稈養牛大市,正逐步形成良種繁育、黃牛養殖、飼草飼料、疫病防治、肉類加工、皮製品加工等下多個鏈條組成的黃牛系列開發體系。阜陽農剩餘勞動力200萬人,還是全國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之一。
2.礦產:
阜陽境內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蘊藏也十分豐富。處於淮北與淮南“金三角”板塊地帶的阜陽,地下不但有煤而且儲量也不在小數。資料顯示,阜陽市的煤炭資源非常豐富,蘊藏量達100億噸,可采儲量80多億噸,而且皆為5700大卡左右的優質煤炭。謝橋礦是一座設計能力800萬噸煤炭的特大型現代化礦井,由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生產的。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股份制煤炭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520戶大型國有企業之一,也是全國34家重點煤炭企業之一。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家計委所是屬國華能源有限公司和安徽新集煤電集團公司,是公司的三家股東。2006年10月,由新集集團投資的潁上劉莊礦又喜出新煤。年產800萬噸的劉莊煤礦有兩個第一,有被譽為國內第一對數位化的礦井,有高度為90.8米的“亞洲第一井塔”。年產500萬噸的口孜煤礦預計將於2009年投產,年產300萬噸的羅園煤礦順利進入項目實施階段,據預測,到2010年,阜陽煤炭年生產能力將達3000萬噸,占安徽省煤炭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在2007年在潁東區口子鎮與楊樓鎮 發現大量煤礦 現在已經可以出煤N噸.由淮煤礦直接管理,
3.電力:
阜陽煤炭資源的全面開發,帶動了火力發電的全面發展。2×60萬千瓦的阜陽電廠一期已建成發電,阜陽電廠二期項目正在實施,再加上劉莊坑口電廠和口孜坑口電廠以及潁上縣煤電一體化基地,發電總能力將達到480萬千瓦,屆時阜陽市電力裝機容量將占全省五分之一。阜陽煤電煤化工業“五礦四電一基地”項目總投資近600億元,其中“十一五”計畫投資150億元,預計到“十一五”末,新增工業增加值達90億元。由於具有後發優勢,全市煤電煤化工業將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新路子。阜陽市擬在“十一五”期間開發建設一批煤炭氣化、熱電工程,未來將在潁泉周棚、潁東口孜、潁上劉莊一線形成沿潁河的煤電煤化工業集群,成為撐起阜陽市“工業大廈”的基石。2006年8月,武漢凱迪及中盈長江國際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共同投資300億元的阜陽凱迪煤化工公司成立。該公司投資的系列化工項目,主要致力於煤炭深度開發利用、環保和煤化工等項目。目前,80萬噸煤制大顆粒尿素、100萬噸MTP、200萬噸建材、2畛30萬千瓦發電廠等項目正在實施中。
4.工商業:
阜陽工業門類齊全,開發區企業呈現勃勃生機。經過多年發展,阜陽已形成食品、紡織、機械、化工、醫藥、能源等門類齊全的支柱產業,孕育了金種子集團、安徽昊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文王釀酒有限公司、華源紡織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阜陽商貿市場繁榮,是中原商品集散地。目前,阜陽商貿市場呈南出經營主體多元化、經營方式多樣化的新局面,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商業網點星羅棋布,擁有阜陽商廈、國貿商城、百貨大樓、千百意購物中心等多家大型零售商場,以及皖西北商貿城、瑤海大市場、元豐大市場、順昌商城等一批綜合性市場各類專業市場80多家,集貿市場500多個。臨泉縣廟岔皮毛市場、太和縣皮條孫繩網市場、潁上縣南照阜陽成為輻射面積十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五千萬,對豫、魯、蘇、皖邊緣地帶有較強影響力的中原地區商品集散地。
5.投資環境:
阜陽投資環境優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阜陽經濟發展軟環境日趨完善。在不斷強化自身,改造“硬”環境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建設寬鬆的“軟”環境,廣攬合作夥伴,誠招天下賢士。阜陽市大膽借鑑和採用沿海、沿邊、特區出台的優惠政策,被譽為“內陸特區”,先後制定了《關於鼓勵外來投資的若干規定》、《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引進資金、技術、項目、人才和信息的檔案。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治理經濟環境,設立行政服務中心,實行敞開式辦公、陽光式操作、一站式服務,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樹立了政府行政服務新形象。近幾年來,阜陽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相繼建成了一批水、電、氣、路、橋為重點的基礎工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郵政電信業飛速發展,電話、多媒體通訊、網路服務等業務覆蓋城鄉,程控電話、移動通信位居全省膠列。金融保險業日漸活躍,機構遍布全市。賓館酒店布局合理,富麗堂皇,為海內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休閒娛樂場所。海關、商檢、口岸的建成,為阜陽融入世界構築了新的平台。豐富的資源,獨特的區位,便利的交通,優越的環境,使阜陽得天時、占地利,有著發展的大好機遇。阜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開拓進取,提出了“加快發展、富民強市、建設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和“最佳化一產、強化二產、繁榮三產”的經濟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招商資優惠政策,治理經濟環境,為海內外客商來阜投資創造廣闊空間和良好條件。
如今阜陽正以新的姿態,積極營造皖西北乃至豫魯蘇皖邊緣地區的交通營運中心、商貿中心、加工業中心、農副產品供應中心、物資儲備中心,使阜陽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交匯點,輻射周邊地區的皖西北中心城市。
[編輯本段]四、歷史文化
阜陽歷史文化悠久,生態旅遊環境獨特。阜陽古稱汝陰、潁州、順昌。是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的故里,詩人嵇康的桑梓,還誕生了鮑叔牙、甘羅、呂蒙、劉福通等歷史名人。中國文學史上“唐宋八大家”中歐陽修、蘇軾曾在這裡為官多年。潁州西湖為唐、宋、明、清歷代名勝。經過重新修建,如今的潁州西湖綠柳盈岸、芒菲夾道、花木扶疏、水面清澈,灰鶴、野鴨等飛禽在此棲息。南湖公園是全國最大的農民公園,集水產養殖、立體種植和觀光旅遊為一體。南湖公園和以生態農業聞名的小張莊都被聯合國授予生態環境“全球500佳”稱號。
[編輯本段]五、建置沿革
阜陽市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歷史上以潁州(今阜陽市區)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西周以後,在今阜陽境內即建立了媯姓的鬍子國,臨泉境內的沈子國,潁上境內的慎等。春秋戰國時,又出現了太和原牆的原陽,倪邱的新,臨泉的寢等縣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漸形成。秦代始置汝陰縣,漢屬汝南郡。三國魏置陰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潁州,隋設汝陰郡,唐設潁州,宋設順昌府,元屬汝寧府,明屬鳳陽府。清為潁州府。清雍正十三年,潁州更名阜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阜陽地區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 
北部以亳州市為中心的區域,同樣經歷了氏族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商代為都城,“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譙縣、領有今亳州境內的譙、城父,屬泗水郡,漢屬沛郡,東漢屬沛國,三國設譙都,東晉屬譙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復置譙郡,唐置譙郡,宋歸淮南東路,元置歸德府,明降州為縣,後復升為州,清屬潁州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亳州為阜陽地區下轄一個縣,稱亳縣。一九八六年始改縣為市,稱亳州市,仍歸屬阜陽地區。
歷史上潁、亳兩州南北相望,隨著封建政權更迭,而隸屬不一,形成了兩個既互相聯繫又相對獨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潁、亳二州首次並為統一版圖,“省譙縣入亳州,尋降亳州的亳縣,屬潁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縣復升為州,與潁州為潁州府,又降亳州為亳縣,正式納入潁州管轄之內,形成了東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廣大地域。不僅包括今阜陽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區霍丘縣的大部分地界。
1998年2月,亳州市從阜陽市劃出,由省直轄。2000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亳州市、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目前,阜陽市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潁上、阜南四縣及潁州、潁泉、潁東三區。
[編輯本段]六、名勝古蹟
文峰塔:文峰公園位於阜陽城中心幹道潁州路附近。近史志記載,因奎星樓不高,文星不太顯露,所以當地文風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於此建文峰塔,以振興阜陽文風。塔為全磚結構,七層八邊形,高31.8米。各層有塔心室,一層獨為一室,北門為階梯入口,有盤旋梯道貫頂。一、三、五、七層四方有四券形門;二、四、六層,在南、西、東三面各有三門。塔為密檐樓閣式,每層疊澀出桅,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頂部起脊挑角,三疊珠式寶劍,由鐵制五叉剎桿貫串攢尖,造型樸素莊嚴。文峰塔與奎星樓,都建在城之東南方,即巽方。《山海經圖贊》說:“地虧巽維,天缺乾角”。阜陽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洼,據《潁州志》記載:堪輿學家認為東南窪而地輕,地氣外溢而難出人才,須建塔以鎮之。《易·巽》說巽象風:“隨風,巽”。疏去:“風既相隨,無物不順”。按儒學家說法,巽為文章之府,塔有卓筆之形。故稱“文峰塔”。文峰塔既與“文”相關又極富道教色彩,該塔一些磚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長壽鹿、靈芝草、龍、鳳,有文人祈求的鯉魚跳龍門,還有陰陽魚圖案。這對研究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審美心理和阜陽歷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動的寶貴資料。總之,這類塔屬於舊時所謂風水塔。
奎星樓:位於阜陽市老城東南城牆交結處,又稱拐角樓。據傳晴日登樓可望霍山,故舊縣誌又稱“望霍樓”,俗稱“三篷塔”。原為明萬曆二年(1574年)知州趙世相擴建南城所建敵樓。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磚結構,三層六邊形,通高9.93米,疊澀出檐奎星樓,起脊翹角,結頂飾鐵制舞鳳,六角制銅製響鈴(1981年重修時改鐵制鈴)。鳳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有瑞應,故頂飾具有傳統文化性質。奎星樓三層均室,但互不貫通。一層朝南開一半圓形券門,二層一門四圓形券窗,三層南門楣額為“奎壁聯輝”。“奎”、“壁”、“斗”均屬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所以《孝經·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說。《春秋元命苞》更認為漢字起源也與奎星有關,說蒼頡“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歷代名畫記》說:“奎有芒角,下主辭章”。由於古籍中常把奎星與文字、文章聯繫在一起,所以歷代文人都崇拜奎星,各地為之建樓奉祀,以祈禱本地文人輩出,文風昌盛。
潁州西湖:潁州西湖為國家AAA級風景區,位於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西湖的水後稱潁州而得名,為唐、明、清歷代名勝。明代《正德潁州志》載:西湖“長十里,廣三里,水深莫測,廣袤相齊”。《大清一統志》云:“潁州西湖聞名天下,亭台之勝,觴詠之繁,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潁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時俱佳,招徠不少文人志士出守潁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旅遊勝地。從寧代起有北宋詞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蘇軾、宋代中書侍郎呂公著等七大名人知潁州,為古潁州西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並留下了113首著名詩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詩人的詩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占四人,還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與蘇軾齊名的黃庭堅。蘇軾曾在詩中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可見,潁州西湖在古代確為天下西湖之冠。但後來由於黃河泛濫,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復存在。現僅存“會老堂”等建築。新的西湖在阜陽城西15公里處,周長11.5公里,湖面約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礎上興修而成的。湖中有島、島中有潭,綠柳盈岸,芳菲夾道,花木扶疏。主要景占有:碑林公園,建有碑林長廊、碑林八卦陣,薈萃了當代名書畫家真跡五百餘幅。百龍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隱閒堂,是拜祭歐陽修、蘇軾之處。清漣閣,系仿古建築,五層樓閣。九曲橋,由潁州西湖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組成,非常巧妙。魚宮,為兩個鯉魚伏,內有現代化的電動聲像裝置,如入仙境。另有遊艇、遊船、老虎等,更是讓人留連忘返。按照總體規劃,潁州西湖將建設成為既有古人文景觀的風景名勝,又有現代化遊樂設施的重要景區,也是皖西北最有遊覽價值,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在2009年舉辦 櫻花節 桃花節 阜陽廟街客棧網友協會論壇送門票
生態樂園:生態園阜陽生態園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坐落在阜城西北城鄉結合部,古潁州西湖遺址,歐陽修“會老堂”北側,系農業結構調整,改造治理泉河窪地而建。景區占地1107畝,一期工程2001年7月動工,2002年5月1日開園;二期工程2003年3月開始擴建,2004年5月1日對外開放。
生態園由十四部分組成。東南部有果樹種植示範區主要有葡萄園、梨園、桃園、石榴園、櫻桃園、柿園、蘋果園、棗園、斑竹園和桂花樹、香樟、琵琶樹、銀杏等稀有樹種;中部為水上樂園和垂釣中心,養有日本錦鯉、斑點叉尾鰱、銀鯽等珍稀魚類;北部為動物園有斑馬、天鵝、海鷗、孔雀、火烈鳥、鴛鴦、獼猴、駱駝、氂牛、梅花鹿、鴕鳥、黑熊、棕熊、金剛鸚鵡等80餘種名貴動物;中北部為文化園、高爾夫球練習場、農業科技示範園;西北部為五牛園和盆景園;西部為熱帶植物園區,引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珍貴樹木,其中佛肚樹、加拿利海棗、盤根榕樹等最為名貴,美麗異木棉為阿根廷國花;西南部為恐龍園,主要展示霸王龍、暴龍、長頸龍等;南部為休閒中心,設有棋牌室、茶樓、餐飲等與水上音樂茶座隔湖而望;中南部為大型遊樂園,是遊客活動的好天地。
迪溝生態樂園: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位於潁上東北部的湯店鎮,地處濟河、西淝河交匯處,東臨鳳台,北與利辛相接壤,204省道縱穿南北。主要景點竹音寺、五百羅漢堂、生態園。五百羅漢堂非常完整,且全部由香樟木整雕而成,堪稱“中國雕塑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竹音寺與五百羅漢堂合璧一處,構成了完整的佛教文化場所,是一處綜合性的旅遊賞光目的地。生態園內湖島山園錯落有致,天鵝湖碧波蕩漾,魚躍鳥鳴自然風景如詩如畫。微風吹拂,鳥那多姿,別有一番神韻。
八里河風景區:國家AAAA級八里河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潁上縣南部的八里河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