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若男

女,1934年3月生,瀋陽人。研究員。中共黨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畢業於東北人民大學。曾任職於中國科學院。現任職於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

主要業績

1980年赴日本進修,獲大阪大學博士學位。在研究銅的初期氧化產物結構過程中,提出了"輕原子成像法",並運用此法在銅中發現了8種、鎳中發現了4種、銀中發現了1種初期氧化物並確定了它們的晶體結構及金屬原子和氧原子在結構中的位置;運用電子散射動力學理論闡明了用高分辨電子顯微正面成像法在比表面單原子層厚幾個數量級的膜上觀測表面單層結構的可能性,首次用此法在原子水平上觀測到銅-氧原子鏈的吸附,並發現銅氧化的又一先驅態類非晶質。上述成果發表在國際《晶體學報B》、《超顯微學》、《表面科學》、美國《物理評論B》、《電子顯微學報》等國內權威學術刊物上。論文被國際知名的晶體學家給予高度評價,並被12個國家60多位同行的論文引用。成果被收入《評價先進材料的電子顯微鏡方法》(1991年,日本出版)、《金屬間化合物晶休學數據手冊》(1992年,美國出版)等專著中國務院授予"為發展我國科學技術做出了突出貢獻"證書。1996年獲中國電子顯微學會橋本初次郎獎。1997年"輕原子成像法及一系列金屬氧化亞穩態的發現"(第一貢獻者)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9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