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王廟鄉

關王廟鄉

河南驛城區關王廟鄉位於驛城區北部,107國道、京廣鐵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信息靈通,地理位置優越,轄區面積56.2平方公里,全鄉共13個行政村,88個自然村,153個居民組,總人口2.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7萬人,耕地面積5.3萬畝,土地肥沃,農業生產條件較好,河南省黃淮海平原農業綜合發展區在鄉內腹地。還有山西鄉寧縣關王廟鄉。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關王廟鄉下轄村:洪堂村、翟莊村、荒坡陸村、孫吳莊村、樓村、關王廟村、賈莊村、楊樓村、熊樓村、界牌村、潘莊村、楊橋村、八里舖村、何莊村、余莊村、杜莊村

資源優勢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關王廟鄉轄區面積69.1平方公里,呈“奔牛”狀。屬亞熱帶,四季分明,歷年平均日照為2196小時,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225天左右,年降水量970mm,地下水資源豐富,屬酸鈣鎂鈉型水,雖質優量。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土壤酸鹼度適中,海拔高度在60-80米之間,地貌類型均一,工程地質條件優越。

常年主導風向,冬季西北風和北風,夏季為南風和東南風,最大風力為35kg/m2,地震裂度為3度以下。境內碧波蕩漾的小清河,全長32公里,最後注入宿鴨湖,在關王廟鄉境內,沿河修建攔河壩五座,可蓄水12000立方米,稱為天然游泳娛樂場所。

關王廟鄉所處的駐馬店市盛產小麥、玉米,被譽為“豫南糧倉”,境內建成有四個兩千萬噸級省級糧食儲備庫。芝麻、花生產量居全國第一。據記載,北宋時期關王廟已成鎮,商賈雲集,貿易繁榮,境內有關公廟、擱鍾寺、九龍口等古蹟遺址,文化底蘊沉雄。

關王廟自古以來就是駐馬店以北大型驛站之一,最初因交通便利,商家雲集,貿易繁榮,店鋪林立取名二十里舖,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在此開倉放糧救濟窮苦百姓,深受民眾愛戴,為紀念關羽,當地民眾籌資建關帝廟,遂改二十里舖為關王廟,關羽的故事至今在當地廣為流傳,現存關帝廟遺址一座。

歷史機遇,千載難逢。黨的十六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目標的制定,駐馬店行政區劃的變更、行政中心的北移,高新區強力拉動,使關王廟進一步融入城市,走向城市,走向繁榮,關王廟鄉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改革開放的的試驗區,現代化多功能綜合型的新城區,發展潛力最大、最活躍、最強勁的經濟成長區,駐馬店知名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的集中區,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的示範區“五個定位”要求,搶抓機遇,負重奮進,必將迎來飛速發展的春天。

區位優勢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關王廟鄉南距武漢機場280KM,北距鄭州機場160KM。更有千載難逢的機遇,由於駐馬店市城市中心北移的需要,關王廟鄉於2002年元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由遂平縣劃歸駐馬店市驛城區,又於2002年12月6日劃歸駐馬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關王廟已成為駐馬店新城區規劃建設的中心,區位優勢更加凸現出來。境內建有35KV、110KV變電站各一座,西氣東輸豫南支線穿境而過。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駐馬店市中心大道(文明路、十三香路)北環線、西環線、東環線縱貫全鄉,交通網路四通八達。京廣鐵路駐馬店貨運北站在本鄉境內,大宗貨物運輸便利。萬門程控電話聯接海內外,建有3座通信基站,寬頻、有線電視網路健全,通訊高效快捷,境內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小清河上5座攔河壩可蓄水12萬立方米;利用世行貸款加強灌溉農業二期項目全部完成,板灌渠系健全配套,可直接利用板橋水庫水源,引水流量為3.6立方米/秒。

產業發展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關王廟鄉是一個農業大鄉,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等;經濟作物有芝麻、花生、油菜、棉花等;主要畜產品有:肉蛋雞、良種豬、山羊等;主要特產有:紅香椿、酒流燒酒。該鄉以八里舖、潘莊村為中心建成豫南香椿基地,建有高標準大型日光溫室80多座,年產香椿80000斤,產品無毒害,無污染,營養豐富,味美可口被譽為“綠色保健蔬菜”。

關王廟鄉堅持以大開放促大開發,以大開發促大發展,狠抓對外開放,招商引資,沿107國道建立了金山、康達、順達三個工貿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最佳化投資環境,積極開展務實招商。該項目共引進縣外資金4.2億元,引進泰國、福建、鄭州、駐馬店等地客商61家,已建成27家。主要有:中泰合資華中正大製藥廠、亞世達國際農業高科技示範園、中泰合資宏遠亞麻廠、地區開元集團雞精廠、福清長城加油中心等。1998年6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省級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後,為促進經濟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該鄉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結合關王廟鄉實際,進一步加強項目庫建設。

城鎮建設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關王廟鄉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該鄉採取“四規劃”加強小城鎮建設:在空間布局上做好工業、農業、居住、休閒、生態“五區”分離的規劃;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統籌做好林、電、路、水、管線、通信、污水垃圾治理的規劃;在村容村貌上做好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的規劃;在服務配套上做好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教育培訓、衛生醫療、農民公園的規劃。 該鄉已新修街道2條,拓寬街道2條,街道總長1500米,面積19500平方米,街道兩側新建兩層以上標準化門面房400多間,安裝路燈88盞,三縱三橫的商業街道網路已初步形成,鎮區面積已達3平方公里。高新區關王廟鄉黨委、鄉政府深入學習貫徹《平安河南建設綱要》,大力開展“平安杯”創建活動,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落實平安建設工作,制定下發了一系列強化平安建設工作檔案,制定了考核標準,強化了責任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平安杯”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

基層建設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關王廟鄉黨委、鄉政府高度重視綜治工作,明確了3鄉黨委委員負責綜治工作,並對綜治工作人員進行了充實,特別是在2005年鄉鎮機構改革後,配齊配強了綜治辦專職副主任和專職工作人員,進一步加大對基層綜治幹部的培養選拔力度。該鄉出資10萬元為巡邏隊配備了2輛巡邏車、4輛機車,配備了交通工具。每年鄉里拿出6.24萬元用於隊員的工資發放,為巡邏隊員配發了服裝、腰帶、袖標、警棍、鋼盔等,並配備了必要的辦公用品,設立了學習休息場所,確保了治安防範有陣地、有人員、有經費,工作能正常開展。

加強陣地建設 構築防範網路一是嚴格落實責任。為便於領導、提高工作效率,關王廟鄉明確要求鄉綜治大院以綜治辦為主,其他部門協助配合工作,並把各部門參與綜治工作的成績作為幹部評先受獎和晉職晉級、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二是建立綜治黨支部。該鄉將鄉綜治辦、專職治安巡邏聯防隊、信訪辦、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民政所、土管所的黨員統一組織起來,成立鄉綜治黨支部,加強黨對綜治工作的領導。三是完善規章制度。鄉綜治辦、司法所、專職治安巡邏聯防隊、信訪辦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和性質制定了《綜治辦工作制度》、《信訪工作制度》、《民調工作制度》、《治安巡邏值班制度》等制度,對治安防範、矛盾糾紛排查、民事調解、信訪接待、巡防等方面作出規定,明確各單位和相關人員的職責任務。四是規範檔案管理。鄉里對綜治工作檔案管理做到有專人負責,有專用檔案櫃,有標準檔案盒,認真填寫,並分類歸檔,現已建立規範了鄉村情況檔案、黨支部工作檔案、不安定因素排查檔案、矛盾調處回訪檔案、信訪檔案、司法調解檔案等,促進了檔案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機制建設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為使鄉綜治大院發揮應有的作用,關王廟鄉從制度入手,注重長效機制建設。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制。鄉里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由各部門共同參與,溝通信息,形成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同時,聯席會議還對當前治安形勢進行認真分析,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安排階段性工作。二是實行歸口辦理制度。鄉綜治大院各部門相對集中,既有利於矛盾問題的收集、歸口辦理,又能避免部門之間推諉扯皮,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門明確責任和權利,分工負責,責任到人,限期解決。三是強化領導包案制度。對於一些跨區域、涉及多部門的矛盾問題,由鄉綜治辦牽頭,召開協調會議,指定一名領導負責,統一調配人員,統一政策標準,統一時間要求,共同參與,密切配合,齊抓共管解決矛盾問題。

創新選聘義務調解員機制。針對當前農村矛盾糾紛日益增多、日趨複雜的特點,關王廟鄉黨委、鄉政府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人民調解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工作在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中的作用,進一步充實人民調解員隊伍,提高了人民調解工作的公信力,有效地維護社會的穩定。該鄉注重在公道正派、威信高的退休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學工作者和司法助理員、離退休幹部、教師、大中專畢業生以及復員軍人中推選義務調解員。鄉綜治、信訪部門定期不定期召開座談會,通報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選聘的義務調解員作為村委民調組織的成員,平時與人民民眾一起生產生活,可以及時了解農村、農民的一些問題,掌握農村中不穩定的苗頭性情況,做好調解工作,化解民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糾紛,做到小糾紛不出組、一般糾紛不出村。每一位調解員都從講政治的高度,明確職責、任務,兢兢業業工作,共同為維護關王廟鄉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健全嚴打防控工作機制。該鄉巡邏聯防隊全天24不間斷巡邏在107主要進出路口及治安複雜區域,加大巡邏力度,增加巡邏次數,嚴防可防性案件的發生。鄉里對各村的治安責任承包人巡邏打更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和查究。加大嚴打力度,確保治安穩定。一是堅持以107重點村為主戰場,嚴厲打擊涉黑涉惡、涉爆涉槍、涉黃涉毒、“兩搶一盜”、破壞電力設施和通信電纜等違法犯罪活動。二是對校園周邊環境、企業周邊環境等單位內部的治安問題和安全隱患,堅持教育、查處、整改多管齊下,常抓不懈。三是對重點行業建立定期排查、分析、整改制度。

健全管理服務工作機制。一是依法加強了對流動人口的服務、疏導和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日常登記管理與集中清理整治相關的工作機制,從房屋出租戶管理入手,加強了對流動人口的管理。二是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完善歸正人員幫教機制,做到建立台賬、定期進行上門走訪,使刑釋解教人員出獄有人管、就業有出路、生活有著落,現無一人重新犯罪。三是高度重視青少年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2008,該鄉綜治辦協調公安、工商、文化部門對全鄉轄區內的文化市場進行了5突擊檢查,對無證經營及接納未成年人的黑網咖進行了強行關閉,暫扣非法經營電腦65現全鄉轄區內無一家黑網咖,受到了學校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鄉綜治辦為全鄉的13小學校配備了法制副校長,定期開展法制講座,進行法制教育,使青少年違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

落實治安責任制 搞好治安防範。2008年初為全面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搞好新形勢下農村社會治安防範工作,關王廟鄉大力推行農村治安防範責任承包制,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治安防範義務打更巡邏不能長期堅持、流於形式的問題,建立起能夠長年堅持、村民自治、民眾踴躍參與的長效機制。

該鄉按照村民自治的規定,召開民眾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治安承包形勢、承包區域和承包費,選好承包人,簽訂契約書,並在各村顯著位置製作板面100。公示治安負責人和治安承包人及轄區民警的聯繫方式,讓廣大民眾監督承包人履行契約。

山西鄉寧縣關王廟鄉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概述

關王廟鄉地處鄉寧縣南部石山森林區,東與運城的新絳縣、襄汾縣接壤,西靠尉莊鄉,南臨運城的稷山縣,北接管頭鎮和雙鶴鄉,素有鄉寧南大門之稱。境內山高林密,溝壑縱橫,風多雨少,四季分明,平均海拔在1400米左右,年降雨量為600毫米,無霜期為200天左右。

位於縣境東南,距縣城45公里,治所設關王廟,海拔1348米,南與襄汾縣、新絳縣接壤,北同下善鄉為鄰,東與雙鳳濱鄉為界,西與安汾鄉毗連,總面積184.09平方公里。屬石山森林區,地勢中間高,兩頭低,峁梁錯縱,灌木從生;最高處為後溝嶺,海拔1667米,最低處為鳥峪,海拔880米,相對高差787米,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6C一8~C,無:霜期130~150天,降雨量450毫米左右,多風,素有“一年一場風,天天刮不停”之說。

礦產資源有煤、鐵、硫磺、石灰石、粘土等。野生動物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還有野豬、山羊、金錢豹等。

設兩個集市,關工廟逢三、八為集日,後溝嶺逢四為集日。設有郵電所、稅務所、財政所、信用社、供銷社、糧站、文化站、劇場、衛生院、學校等。境內建有《華靈廟二十四壯士殉國紀念碑》與薛長江烈士陵園。

歷史沿革

民國29年(1940)為三區,設主村、編村;36年(1947)5月設三區,下設行政村;10月改二區;37年(1948)4月改五區;1949年5月並人六區,10月改三區;1954年9月復改二區;1955年設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1月劃侯馬市管轄,6月重歸鄉寧;1984年恢復鄉。

行政區劃

轄:太兒凹村、賈莊村、北村村、腰站村、燕間村、白燕村、後野頭村、下川村、趙莊村、寺下村、畜家凹村、小碑村、后庄村13個村委會。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經濟狀況

關王廟鄉2001年由原關王廟鄉與安汾鄉合併而成,總面積為343平方公里,境內有煤炭、鐵礦石、石灰石、砂岩、鋁土礦等資源。全鄉轄23個村委,138個自然村,共2.3萬口人,耕地面積3057公頃,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穀類、豆類等為主。糧食總產量約為6295噸左右,其中夏糧3324噸,秋糧2971噸。

鄉黨委、鄉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發展環境,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以關王廟中學寄宿制建設為標誌,新建、改擴建學校21所,總投資近3000萬元,有效解決了全鄉中國小生的上學難問題;投資300萬元,新建了鄉衛生院住院樓和門診樓,配置了新型醫用設備;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關王廟街道建設初具雛形,小城鎮建設工程全面啟動;新建了華靈廟抗日紀念館雲邱山景區建設已完成投資近3000萬元。

在農業發展中,關王廟鄉依託盛寶王有限公司發展畜牧業,發展優種牛5000餘頭,豬4000餘頭,羊7000餘只,依託華靈農工商公司發展糯玉米1000餘畝,花菇20棚,種藥材600餘畝,林業發展迅速,核桃栽植1萬餘畝。

企業發展以產權置換和資源整合為契機,大力建設質量標準化礦井,煤炭產量達到60萬噸。同時近幾年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致力於古存遺蹟和自然景觀的開發,大力發展全鄉旅遊業。華靈廟抗日紀念館的建成開館,雲邱山風景區的開發啟動,標誌著該鄉旅遊開發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關王廟鄉關王廟鄉
文化建設

鄉寧縣關王廟鄉團委堅持開展以“文化育人、文化服務、文化活躍”為主題的系列文化活動,既倡導了全鄉青年正確的價值取向,又推動了全鄉文化事業的發展,為建設新農村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氛圍。

鄉寧縣關王廟鄉地處大山深處,信息閉塞,文化生活單調。針對這種情況,鄉團委以陶冶青年情操、培育接班人為出發點,積極拓展文化活動領域,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在全鄉青年中唱響了“文化戲”。連續開展了五屆“關山文化節”和“雲邱中和文化節”活動,其中,由該鄉青年自編自演的“華靈英雄魂”等四個優秀節目,在全縣比賽中獲得了兩個金獎、兩個銀獎的好成績;組織了全鄉團員青年參加的“五一”、“五四”青年籃球運動會、中國小生參加的羽毛球、桌球比賽活動,並堅持組織清明節薛長江烈士的掃墓活動,讓廣大青少年接受革命教育。與此同時,還在全鄉組建了太爾凹女子鑼鼓隊、窯溝威風鑼鼓隊、木凹腰鼓隊,開展經常性的文化活動,在全鄉青年中營造了一種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風氣,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