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方協定

三方協定,簡單的講就是學校、學生本人、工作單位三方就畢業生離校後就業工作落實所簽署的一份協定書,很多人知道的是:三方協定過去必須簽,但現在不一定,三方簽了只是學校統計就業率的一個參考指標。三方和派遣證掛鈎,但我沒有留京戶口,單位簽三方就要解決你的戶口,所以現在單位都不簽三方了,尤其是私企等等。沒錯,上邊說的都對,所以有些朋友們就把三方協定放棄了,而只是找到工作,自己去做個打工者,然後只考慮勞動契約。

派遣證與幹部身份

如果說到三方協定,那么必需提到的就是派遣證與幹部身份。
三方協定作為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同時也是國家派遣證發放的一個證明。只有你簽署了三方協定,拿回學校,學校才會在你畢業後將派遣證發給你,而你拿著派遣證到你工作的單位報導,就此開始計算工齡,而你也就擁有了幹部身份(每年基本6月25日畢業,�幹嘛,我就想掙錢。

利於評職稱

那么我現在要說的就是職稱評定了。其中也涉及到關鍵一年的具體事宜。
大學生持報到證到單位上崗後,必須要經過一年的見習期(國家規定。相當於中專、大專的實習期)。見習期滿後,本人必須記得要簽“畢業生見習期考核鑑定表”,這是你轉正的鑑定表(從此你就拿正常工資了),說明你已經是一個合格的人才了(見習期需要在同一單位完成,也就是你的三方、派遣證以及你的轉正證明表,這三個上面蓋的要是同一單位的章,否則視為無效)。緊接著要記得填寫“國家統一分配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認定表”,也就是初級職稱評定表(這些事要你自己留心,沒有人會提醒你去做的,表要到人事部網站下載)。具體可評定的職稱可以到人事部網站上查詢(職稱最好和自己學的專業有聯繫,否則到中高級評定時比較難)。現在我國職稱評定這塊要通過考試(除藝術、工藝美術、體育教練員及廣播電視播音4個系列外,申報其他初級系列都需要通過考試才能獲得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採用閉卷筆答方式,實行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申報人員參加北京市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即可取得《北京市專業技術資格證書》),以考試來決定你是否能評上職稱。當然有些職稱評定也不排除某些單位內部的人為原因。在你初級職稱評完四年後,也就是你工作的第五年,你可以申請評定中級職稱。再五年後,也就是工作第十年,評定高級職稱(具體可上網查)。這樣你一輩子的職稱就基本評定完了,所以有些幸運的人10年就可以當上“高級工程師”。在我國,無論各行各業都會有職稱評定,而且相信任何單位都希望有那些有職稱的人來工作,而且,就算你工作的單位沒有職稱評定一說,那想你如果是高級工程師,你拿的錢也絕對比別人多。而什麼人能評定職稱呢?有幹部身份的人。所以從此看出,就算你不當官,你只掙錢,那幹部身份對你來說還是有用的。
說到這裡,基本上一般的情況都講完了。但有些人會問了,我不是本地生,我戶口不能留這,沒公司給我簽三方,你說的都是屁話。呵呵,那你就錯了。為什麼不變通的想想呢?例如:你在北京上學,但畢業後沒有公司解決你的戶口,怎么辦?好辦!在家裡找公司簽三方。因為你不能留京,所以你的戶口會打回原籍,而檔案與戶口不能脫離,所以你的檔案也要打回原籍,而如果你想保住幹部身份(但想在北京工作),那你就托人也好,請客也好在家找個單位把你的三方簽了。然後其他和上邊一樣,只是一年後記得回家去辦轉正與職稱評定。如果嫌麻煩,沒關係,你就回家就業,別擔心回不來北京,因為如果你有職稱,那么你就可以以後來京找工作,而你也會屬於人才流動,這時只要你提出單位也會適當解決你的戶口問題,否則憑你打工者的身份要求單位解決你戶口,夢吧你!
三方協定的簽署是沒有限制的,與任何公司或單位簽都可以,不一定要國企或事業單位,否則每年那么多大學生就業,還不80%都要丟了幹部身份,國家還不成白痴了。但要保證一點,就算是三個人的小公司也能簽,但不要在一年內倒閉,否則你就沒有人給你簽轉正了,切記切記。
又有人說了,我想考研,我明年要考,我就不簽三方了,隨便找個活乾乾,掙點錢完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記住,不論任何時候,別放棄你的身份!

考研仍需簽

如果你要考研,那么你屬於在職考研一類,我們分類說一下。
假如你考上了:
你6月大學畢業,7月到單位報到。第二年7月,你轉正,初級職稱評定。研究生9月入學。當你研究生入學時,哥們已經是有身份的人了,3年研究生讀完,哥們出來直接拿正常工資了(進私企),沒有見習期一說了(研究生畢業也有3個月的見習期)。如果你進國企或事業單位,那么研究生3年算工齡(我不知道私企是不是,但國企或事業單位絕對是),你出來就可以評中級職稱了,哥們又賺了一大筆。所以你說你該不該保你的幹部身份?
假如你沒考上:
沒考上更簡單,直接繼續工作,回頭等著評中級,沒差什麼。
很多人總是怕麻煩,其實一切就是這么簡單(我打的不簡單),如果你做了,那么也許我的話會改變你的一生,如果你沒做,那么就當給我捧場,也謝謝你,我們又少了一個競爭對手。不過要記住一句話,別因小失大,謹記!

畢業生就業指南(轉載)

1.什麼是報到證?
報到證,全稱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由教育部印製,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部門單獨簽發。列入國家就業計畫的畢業生才能持有的有效報到證件。用人單位以報到證為依據接收安排畢業生的工作。報到證為一式兩聯(正本和副本),正本為藍色由畢業生持有,到單位報到時交給單位;副本為白色一般由學校負責放進畢業生的檔案。
2.報到證有什麼作用?
報到證是到接收單位報到的憑證,它證明持證的畢業生是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畫的學生,畢業生憑報到證及其它有關材料辦理戶口和人事檔案等手續,也是人才服務機構存檔的證明。
3.遺失報到證怎么辦?
畢業生畢業當年報到證遺失的,經由畢業生本人書面說明原因,畢業生所在院系出具意見後,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可為其向省就業指導中心申請補辦報到證,須在報到證備註欄內註明“原報到證丟失,補辦”字樣。畢業生在畢業後一年後遺失或發現檔案中無報到證的,不予補辦,但學生可以提出開具證明的申請,由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向省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申請辦理《遺失報到證的證明》。
4.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需持:就業報到證、畢業證、學位證、戶口遷移證、黨(團)關係介紹信、畢業生個人檔案(由校學生處學生檔案室通過機要局郵寄)。
畢業生持以上證件到單位報到後,還要及時辦理落戶手續(由個人或用人單位辦理);關心查詢個人檔案並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契約,
5.什麼是畢業生的檔案?檔案有什麼作用?
畢業生檔案是學生畢業前家庭情況、學習成績、政治思想表現、身體狀況等情況的文字記載材料,是用人單位選拔、聘用畢業生的重要依據。用人單位往往根據畢業生人事檔案中反映的德、能、才以及專業特長,將其安排到適當的工作崗位上。因此,學生畢業後,其檔案能否準確、及時、安全地到達用人單位手中是非常重要的。
6.畢業生檔案內一般包括哪些材料?
畢業生檔案內一般包括:《高校畢業生登記表》;記錄在校期間所學全部課程及實驗、實習、設計、勞動等成績的《學習成績表》;在校期間的一切獎懲材料;入團、入黨志願書;畢業離校前的體檢表;畢業生報到通知書(白色報到證副本)。
畢業生落實檔案去向的同時應向用人單位或人才交流中心負責檔案的同志確認檔案袋內材料是否齊全,如有錯漏及時與學校學生處學生檔案室聯繫。
7.畢業後檔案去向哪裡?如何轉寄?
畢業生畢業後的檔案去向有以下幾種情況:①辦理了暫緩就業的畢業生檔案由學校移交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集中保管,期限兩年。②在國企、事業、公務員單位落實就業的,檔案直接寄送到單位的人事部門;在其他性質單位就業並在人才市場或人才交流中心辦理了掛靠的,檔案寄到相關的人才市場或人才交流中心。③申請出國畢業生檔案寄送到生源地人事局。④考研、專升本的畢業生檔案寄送到錄取學校。⑤《報到證》回生源地人事局報到的,畢業生檔案寄送到當地人事局。⑤延長學年的畢業生檔案保留在學校學生檔案室,於學生完成學業時根據具體情況寄出。
8.戶口有什麼作用?
辦理“三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辦理結婚、身份證遺失、計畫生育證明、未婚證明、失業證明等。
9.如何辦理戶口遷移證?
入學時戶口遷入到學校的畢業生需要遷移戶口的到學校保衛處(行政樓1樓)登記戶口遷出地址,由保衛處辦理《戶口遷移證》。入學時戶口未遷入到學校的畢業生需要遷移戶口的,畢業後憑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簽發的《就業報到證》和用人單位主管部門的接收證明,便可將戶口由原籍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
10.畢業生的檔案和戶口是否可以分開?
一般情況下畢業生的檔案及戶口不能分開。但以下特殊情況可以分開:到非生源地工作的畢業生,由於個人原因,需要把戶口遷回生源地的畢業生,經用人單位和生源地戶口管理部門同意,其戶口可以遷回生源地;在同一個城市戶口掛靠到親戚朋友家中的,必須到接收單位(或人才市場)和掛靠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兩者同意後,方可遷到親戚朋友家。
11.黨團組織關係如何辦理轉出?
凡畢業生黨員必須到學校黨委組織部辦理組織關係轉接手續。離校畢業生黨員必須在離校前轉移黨員組織關係。在所在學院登記組織關係轉出單位,由學校黨委組織部開出的組織關係介紹信暫緩就業的畢業生黨員在離校前要填寫相關聯繫資料,報所在院系和學校組織部備案。
12.畢業生離校前應辦理哪些離校手續?
畢業生在畢業離校之前,必須完成下列與就業工作有關的事項:
(1)接受畢業教育;
(2)進行身體檢查;
(3)填寫《高等學校畢業生登記表》;
(4)歸還所借圖書資料和所借公物;
(5)歸還在學期間貸款或辦理緩還手續;
(6)交納超標用電費;
(7)上繳借書證和醫療證(應撕下個人相片);
(8)辦理黨團組織關係轉移證明;
(9)領取戶口轉移證明、報到證、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13.勞動契約和協定書有哪些區別和聯繫?
就業協定和勞動契約都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法律檔案,兩者緊密相聯,分別簽訂於畢業生就業過程的不同階段。就業協定書與勞動契約都是用人單位錄用畢業生時所訂立的書面協定,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在:
(1)法律依據不同:就業協定的依據是1983年3月2日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方案》和1997年國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暫行規定》,而勞動契約則依據於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前者屬於部頒規章,後者屬於國家基本法律,部門規章的法律效力低於國家勞動基本法律。
(2)簽訂內容不同:就業協定書主要是畢業生和單位的工作約定。勞動契約是學生和單位的從事具體工作和享受何種待遇等權利和義務的約定,內容更為具體,勞動權利義務更為明確;
(3)簽訂時間不同:一般來說就業協定書籤訂在先,勞動契約簽訂在後(一般是學生到單位報到後)。如果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就工資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約定,亦可在就業協定書備註條款中予以註明,日後訂立勞動契約對此內容應予認可;
(4)簽訂目的不同:就業協定書是對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的認定,是確定學生工作意向、用人單位願意接收、學校編制就業計畫和負責畢業生派遣的依據。勞動契約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明確勞動關係中權利義務關係的協定;
(5)簽訂主體不同:就業協定書經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簽字蓋章即具有法律效力,學校簽證後列入就業方案;勞動契約時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定,學校不是勞動契約的主體,也不是勞動契約的鑑證方。
(6)時效性不同:就業協定的效力始於簽訂之日,終於學生到工作崗位報到之時。就業協定的作用僅限於對學生就業過程的約定,一旦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就業協定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業協定不能替代勞動契約,不是確定勞動關係的憑證。
畢業生就業時必須簽訂《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協定書》,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與單位簽訂勞動契約後,就業協定書同時失效。
協定書與勞動契約的聯繫在於:就業協定書主要是畢業生和單位的工作約定。但可以在備註中就服務期、試用期、基本收入、福利、違約金等涉及勞動關係存續期間的權利義務進行約定;就業協定書有關服務期、試用期、基本收入、福利、違約金等,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後,可以作為雙方訂立勞動契約的依據,但這些條款必須有列入勞動契約,在雙方都認可後,正式簽訂勞動契約,才可以繼續生效。
14.勞動契約應包括哪些內容?
勞動契約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勞動契約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勞動契約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契約的責任。
82.“三險一金”具體指什麼?是怎么計算的?
''三險一金”是指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三險一金”是由政府部門頒發實施的社會保險,它帶有強制性。凡“三險一金”規定適用單位,必須無條件執行,它也是使用單位必須承擔的基本社會義務,對勞動者來說,是應當享受的基本權利。
“三險一金”的繳納標準:養老保險金=工資×6%+工資×25.5%;醫療保險金=工資×1%+工資×5.5%;失業保險金=工資×1%+工資×1%;住房公積金=工資×7%+工資×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