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宏

關宏

關 宏 Guan Hong(1962~ ),筆名牧青。女。滿族,正紅旗,原姓瓜爾佳氏。生於北京,長於內蒙古呼和浩特。中共黨員。1984年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2000年5月27日,武漢工業大學與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武漢理工大學)工民建專業。2001年結業於暨南大學新聞研究生班。1984在內蒙古建築學校任教。1992年評為建築力學講師。1992~1995年任教務科副科長。

基本信息

簡介

關 宏 Guan Hong(1962~ ),筆名牧青。女。滿族,正紅旗,原姓瓜爾佳氏。生於北京,長於內蒙古呼和浩特。中共黨員。1984年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2000年5月27日,武漢工業大學與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武漢理工大學)工民建專業。2001年結業於暨南大學新聞研究生班。1984在內蒙古建築學校任教。1992年評為建築力學講師。1992~1995年任教務科副科長。1995年來到廣東南海建築工程公司當工程師。1996年轉行,調到《南海日報》任副刊編輯。1980年始發表作品。1999年在廣東省期刊協會主辦的《今日文摘》任總編輯。2002年8月,調入佛山市文藝創作研究室從事專職創作。曾獲廣東省報紙副刊優秀作品二等獎、2004年廣東文學大賽一等獎。著有長篇小說《找北撞南》、精短小說集《兩條珍貴的白魚》等。多篇小小說被收入《微型小說精華本》。

佛山市文藝創作研究室研究人員、辦公室主任,佛山市民眾藝術館館長助理,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2010年3月調入佛山市博物館任副館長。為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佛山市文藝批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佛山市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 2008年獲“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2009年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曾主要參與策劃、協調、組織佛山市第七屆亞洲藝術節街路巡演及廣場演出、連續4年的佛山“文化遺產日”活動,承辦“廣東省與東協非物質文化交流活動等數項各類大型文化活動。主編了專著《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古建築美學意蘊—以佛山祖廟為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和諧元素》、《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市民素質關係》、《談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及相應的保護措施》。

著有個人專集:《兩條珍貴的白魚》、長篇小說《找北撞南》、散文集《常思峰頭月一輪》、《一燈如豆》。開設過報刊專欄。主編《敬畏生命叢書.人生之旅》(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散見於《中華散文》、《青年文摘》、《人民日報.大地》、《羊城晚報.花地》、《作品》、《中國年度最佳小小說》、《年度微型小說精選》等刊物。獲得過 “全省文學大賽”一等獎及省、市級多種獎項。

潁上縣委常委

兼縣委組織部部長

關宏,男,漢族,阜陽師範學院數學專業畢業,本科學歷,安徽省利辛縣人。1963年3月出生。1984年8月參加工作,1990年6月入黨。現任中共潁上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

1984年8月至1987年1月,縣級阜陽市百貨公司從事文秘、職教工作;

1987年1月至1987年7月,縣級阜陽市百貨批發公司從事文秘、職教工作;

1987年7月至1997年7月,阜陽行政幹校講師、校黨總支秘書、學生支部書記;

1997年7月至2000年5月,市委組織部組織科科員;

2000年5月至2005年12月,市委組織部副科級組織員;

2005年12月至2007年8月,市農組辦副主任、市委組織部農村組織科科長;

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潁上縣委組織部部長;

2009年8月至今,中共潁上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  分管:負責組織工作(包括老幹部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