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盤吸蟲病

闊盤吸蟲病

闊盤吸蟲病是由闊盤吸蟲所致,後者在中國已發現6種,即胰闊盤吸蟲、支睪闊盤吸蟲、河鹿闊盤吸蟲、福建闊盤吸蟲及圓睪闊盤吸蟲。闊盤吸蟲病主要是胰闊盤吸蟲寄生人的膽道與胰管所引起的。

基本介紹

疾病名稱(英文) eurytrimiasis

拚音 KUOPANXICHONGBING

西醫疾病分類代碼 寄生蟲病

西醫病名定義

闊盤吸蟲病是由闊盤吸蟲所致,後者在中國已發現6種,即胰闊盤吸蟲、支睪闊盤吸蟲、河鹿闊盤吸蟲、福建闊盤吸蟲及圓睪闊盤吸蟲。闊盤吸蟲病主要是胰闊盤吸蟲寄生人的膽道與胰管所引起的。

中醫釋名

西醫病因

胰闊盤吸蟲蟲體寬闊,表皮有棘,兩個吸盤均很顯著,其中口吸盤較粗大。

闊盤吸蟲病闊盤吸蟲病

蟲卵橢圓形,具卵蓋,深咖啡色。卵內有一發育成熟的毛蚴。第一中間宿主為各種蝸牛,已證實的有同型闊紋蝸牛、灰闊紋蝸牛、枝小麗螺、弧形小麗螺等。蟲卵被蝸牛吞食後,毛蚴從卵中孵出,形成早期母胞蚴。感染後3月的早期子胞蚴體內含數量很多的胚球。子胞蚴成熟後離開母胞蚴,成堆的子胞蚴向宿主頭部移行,到達蝸牛體外。在外界,成熟子胞蚴收縮為橢圓形、圓筒形或檸檬形的囊體,兩端留著細長的尾巴。尾蚴為短尾型。第二中間宿主為草螽,如紅脊草螽和中華草螽等,成熟子胞蚴被草螽吞食後,尾蚴脫去尾球,體部穿過胃壁進入血腔,最後發育為成熟囊蚴。終宿主獲得感染的方式尚不十分清楚,人體可能因偶然誤食了草螽或其身體的某一部分而感染。胰闊盤吸蟲寄生在牛、羊、豬、駱駝、獼猴等動物的胰管及膽道內,偶可感染人。

分布

中國有人體感染的報告。世界各地及中國的東北、西北牧區草原直到南方各省都有本蟲的存在。

病理

據對病牛的胰臟進行病理觀察,顯示胰臟表面不平,色調不勻,有的部位見有結締組織瘢痕和點狀出血。胰管壁肥厚,管腔縮小,管黏膜不平呈小結節狀並有點狀出血。組織學檢查有黏膜脫落,有些部位可見深入到黏膜固有層的增生的上皮細胞。在充滿蟲體的胰管內常見蟲卵侵入管壁,產生炎症反應和結締組織增生。反應較強烈,有嗜酸粒細胞浸潤,也有腺實質的壞死,或因蟲卵深入胰實質引起結締組織增生,將腺體擠向一邊,使胰臟呈萎縮狀態。在結締組織壓迫下,腺小葉的結構破壞致胰腺功能紊亂,胰島呈營養不良變化。嚴重的慢性感染常因結締組織增生導致胰硬化。

症狀

患畜呈現衰弱,營養不良,下痢,頸部和胸部水腫及消瘦等。

治療

治療尚無特效藥物,吡喹酮或可一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