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甲科

閻甲科

閻甲科,一種節肢動物。通稱閻甲。約3000種,廣布世界。中國記載9屬38種。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閻甲科 閻甲科

體長0.5-20mm,通常1.5-12mm。卵形到長圓形,強烈隆凸,個別屬為狹長形或極為平扁,體表無毛,極少數有硬剛毛;體色黑色,或金屬色,少數紅色或雙色。頭部通常向後深縮在前胸背板中。觸角略呈膝狀,幾乎總是10或11節,由3節組成的端錘縮合在一起,有時端錘的3節合生為一體。有時有觸角溝和觸角窩。上顎前突,有時頦擴大,將下顎遮蓋起來。咽縫一般在後部匯合。前胸腹板在前足基節之前延長,經常向前延伸,伸達頭下邊;基節間突(intercoxal process)較寬,不下折,向後伸延與中胸腹板鄰接,或伸進中胸腹板的缺口中。中、後胸腹板的中部合生在一起。中足基節間隔較寬或很寬,有不同變化。鞘翅平截,體後尾露出一或兩個腹節;刻點為6行或較少。後胸腹板通常有基節線(coxal line),後足基節間隔很寬,向側邊不與鞘翅相遇。後胸腹內骨無柄狀骨。後翅翅脈的肘中環退化或缺失。前足脛節外側具齒,無爪間突。在腹部第1節腹板上有基節線。臀板發達。雄器側葉部分或完全合生在一起。

幼蟲近於長柱形,或稍平扁,除頭、胸部背板和尾須外,體色淺淡。腹部背板和腹板上時有小的硬化骨片。頭蓋縫乾較長,側臂通常不太明顯。觸角第2節上有2個感覺圈,觸角著生點與上顎關節點鄰接。頭側無單眼或僅有1隻單眼。

生活習性

常見類群主要生活在腐敗物和糞便下捕食蠅蛆,也有些類群生活在樹皮下,樹幹中捕食蛀蟲。還有一些奇特類群和螞蟻共生,北京蟲友在北京八達嶺曾有採獲。

分類及分布

本科(包括原來的細閻甲科Niponiidae)有約200屬3000種,通常分為10個亞科。閻甲是分布廣泛的類群,發生在許多不同的生境中,成蟲和幼蟲多為捕食性。細閻甲亞科Niponiinae和Trypaneinae亞科體形近於柱狀,捕食蛀乾害蟲。閻甲亞科Histerinae和腐閻甲科Saprinae的許多種類生活在糞便和腐葉中或在動物屍體上,捕食蠅蛆,像Hololepta屬和Platysoma屬,背腹平扁,發生在樹皮之下。Hetaerinae亞科和Chlamydopsinae亞科的種類,生活在蟻巢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