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澤

閻 澤 1950年4月生,天津人。天津塘沽職工大學教授。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先期畢業於內蒙古大學中文系,後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1986年在內蒙古大學被評為講師,並長期在該校漢語系從事文學和新聞、傳播學的教學研究工作、1993年5月調入塘沽職工大學中文系。為適應濱海新區教育特點,其教學研究視野也在不斷擴大,並在管理科學、地緣文化學方面取得收穫。其主要著述有《中國寫作理論輯評·近代卷》、《中國寫作理論輯評·當代卷》(參編,1992年,內蒙古教育出版社)、《企業撰稿人實務》(副主編,1995年,南開大學出版社)、《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的詩酒一生》(獨立撰稿,2000年,台灣三思堂文化事業公司、《回眸世紀——中國女作家評傳》(主編之一,1997年,遼寧民族出版社)。論文主要有《論報紙版面的形與分形》(1992年,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心靈構建的民族戲劇大廈》(1993年《文化世界》)、《文眼辨析》(語言文學))、《藝概與新聞寫作》(《新聞論壇》)及《新聞策動的規律與原則》、《當代蒙古族生活與情感的藝術描述》《論敘述》(《固原師專學報》)等。其中《心靈構建的民族戲劇大廈》一文於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國際研討會上印發宣讀。《文眼言辨析》、《河海激情與寫工人》、《芻議“衛派”文化非美性病理》等文獲內蒙古專業學會和天津市文化局等單位優秀論文獎,《論高校學報編輯改革與創新》獲1998年全國成人高校學報年會論文二等獎。1998年獲“天津市優秀教師”稱號及“塘沽區優秀中青年知識分子”稱號。

閻 澤 男,1942年生,山西翼城人。字潤卿。筆名言責、彥展、直里等,號戊士乙,齋名叟馬堂,中共黨員。政工師。畢業於電視大學黨政幹部專修科,1960年參加工作,曾從事教育、行政、軍工職業,任過縣知青農場團支部副書記,中國兵總5401廠職工政研會秘書長,《春雷報》總編輯,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被聘任過孔子函大特約講師,翼城縣八屆政協委員,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神劍文學藝術學會山西理事。

代表作品

自1958年於省級報刊發表處女詩作,40年來堅持業餘寫作各種文體作品有數10萬字,多次獲獎。其中1989年《醉翁之言》獲《散文百家》、河北作協等舉辦的國慶40周年文學創作獎,1991年《淺議孔子仁愛》獲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992年《換腦筋芻議三題》獲首國防科工辦“解放思想.發展軍工”研討會一等獎,1993年《溪流贊》獲《武漢詩壇》優秀獎,《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最崇高的人生價值》獲省社科界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學術論文研討會優秀獎,獲’91桂冠、92當代精英詩人殊榮,1989年和1993年被首國防科工委先後評為先進理論,先進宣傳工作者,《念奴嬌.銘記總理》編入《’93當代詩人詩歷》,獲“芳草杯”精短作品優秀獎,《一張“全家福”》獲散文“魯迅獎”,1996年《泰山雲封-感念岳父》獲人民日報、《中國作家》雜誌社“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與文學創作研討會散文二等獎,1997年2月《講政治抓經濟》獲首科工委職研會年會論文二等獎,4月刊於《前進》雜誌的《論鄧小平的團隊精神道德思想》被選編入《中國跨世紀改革發展文獻》等書中,5月刊於《中國兵工》雜誌的《實現“兩個轉變”,增強“四個意識”》論文,在省職研會上評為優秀政工研究成果二等獎。被選入《中國軟科學文庫》中。1998年《試論鄧小平講政治抓經濟方法論的特色》獲改革開放20周年論文研討會二等獎。併入編《中國世紀之交文化名人文庫》等書中,他被山西省委宣傳部、省經貿委、省總工會評為1995-1996年度“優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被《中國兵工》雜誌被評為“優秀通訊員”,榮接泰國華夏發展有限公司信函,邀請參加亞運會召開期間的曼谷“國際交流會”及“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會議”。其傳略已編入《中華文學人才名錄》、《中華人物辭海》、《世界文化名人辭海》等10餘本辭書中。現正在籌編個人文集《筆耕雜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