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循琦

閻循琦,昌樂名人,乾隆重臣,工部尚書。閻廷佶第三子。生於祖父閻愉任職的浙江長興縣。六歲時回老家昌樂,讀書聰敏過人。乾隆三年(1738年)中舉人,七年(1742年)中進士。初仕為工部主事。這個職務主要搞工程核算。閻循琦對裒分、開方、加減、伏券、折見方尺等法,無不精心研習,並能明乾忠勤。1747題補都水司主事,乾隆癸酉年(1754年)秋,江南水溢,洪澤湖堤塌三千餘仗,欽命閻循琦與本部堂官,前往治水。他嚴厲打擊了治水中的不正之風,以嚴肅認真的態度與匠役們一起按時完成了治水任務,保護了老百姓的生命財產。

基本信息

閻循琦(1711~1776),字景韓,號瑋庭,清乾隆時期大臣,昌樂縣河頭鄉黎家村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隨父宦居各地,讀書能見其大,為文亮拔至深。1738年(乾隆三年)舉人,1742年(乾隆七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3年後授工部營繕清吏司主事,遷京畿道監察御史,後歷任吏部掌印給事中兼吏部文選司掌印郎中、內閣侍學士、刑部右侍郎;工部尚書等職。任間勤於國事,敢於諫疏,務實恤民,有政績。曾改造京西門頭溝煤窯,倡開渠鑿洞排水,淤去煤暢,官不費而民不擾。督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籌劃詳明,皇帝稱其“才可用”。上奏救災銀封實施辦法,切中時弊,深得皇帝讚賞。誥授資政大夫。1775年(乾隆四十年),於京城病歿,贈太子太保,謚“恭定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