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夫立鈞瓷十八講

本書是中國鈞瓷研究第一人閻夫立教授的新著。詳細介紹了鈞瓷的源流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並配有近300幅精美鈞瓷圖片,文圖相配,圖間於文。是廣大瓷器愛好者和歷史愛好者了解鈞瓷的的一個很好的指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鈞瓷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始創唐代,興盛於北宋,宋徽宗時被定為御用珍品。鈞瓷是河南省禹州市神星鎮獨有的國寶瓷器,憑藉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複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雲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

編輯推薦

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窯變無雙,鈞瓷無價。

國禮級鈞瓷大師閻夫立傾情打造,現代鈞瓷藝術之父。鈞瓷鑑賞收藏投資指南!家有黃金萬兩,不如鈞瓷一件。

作者簡介

閻夫立,河南禹州市人,1950年生,1975年3月河南大學美術系畢業,現任鄭州大學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閻夫立出生於鈞瓷之鄉河南禹州,祖、父都好古玩,他在瓶瓶罐罐、瓦瓦塊塊的摸爬滾打中度過童年。讀完高中後,他進了瓷廠,後被推薦上大學,參與鈞官窯遺址發掘。1993年,閻夫立擔任禹州市鈞瓷研究所第一副所長,由此開啟了他的中國鈞瓷重生之旅。閻夫立教授在鈞瓷的研究過程中崇變尚變,認為“‘變’正是鈞瓷的神魂,鈞瓷因變而生,也應該因變而活”。他敢破敢立,掌握了360多種釉料配方,成功試驗了羽毛紋、金谷紋、珍珠點等38種新紋路,完成了無縫燒制、立體釉、釉下結晶微觀意境等的創新,親手燒制了一大批享譽國際的精品。1997年設計了河南省迎香港回歸禮品“豫象送寶”特大鈞瓶,受到嘉獎;1999創作的“風調雨順”鈞瓷花瓶被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多次為國家領導人設計出國訪問禮品。 求新、求變,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閻夫立永遠的追求。出手不凡,件件精品,彰顯了新一代鈞瓷藝術拓荒者的無窮魅力!

圖書目錄

第一講 九曲黃河哺育華夏 商都驚現原始青瓷

第二講 大宋王朝鑄就鈞瓷 青瓷系中異軍突起

第三講 改朝金元官窯解體 鈞窯焰火遍燃瓷區

第四講 明朝鈞瓷瀕臨斷燒 起源得名眾說紛紜

第五講 清末民初擬古仿製 新中國鈞瓷始崛起

第六講 採選瓷土加工成泥 手隨心動鈞泥成器

第七講 鈞釉配方複雜神秘 手法多變施釉裝飾

第八講 鈞瓷之妙烈火顯現 點土成金窯變神奇

第九講 廳堂無鈞不可夸富 賞玩鈞瓷陶冶情操

第十講 鈞瓷收藏需知規矩 了解種類明確根底

第十一講 古代鈞瓷最重真偽 練好眼力藉助科技

第十二講 唐代花瓷黑底藍斑 稱為唐鈞器型飽滿

第十三講宋代鈞瓷古玩之最 官窯鈞瓷極為珍貴

第十四講 金代鈞瓷器物仿宋 造型大氣多為實用

第十五講 元代鈞瓷技術普及 器大質粗欠缺工細

第十六講 明清器物多為仿製 北方窯口極不景氣

第十七講 當代鈞瓷多為工藝 藝術鈞瓷最為潛力

第十八講 真精稀難選準佳品 投資牢記評鈞歌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