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丘曉

閭丘曉

閭丘曉,生年不詳,卒年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年),籍貫失考,中唐官員。史載“曉素愎戾,馭下少恩,好獨任己。” 公元756年,殺害詩人王昌齡。 公元757年,睢陽張巡告急,河南節度使張鎬傳檄閭丘曉引兵出救,閭丘曉畏敵不進,導致睢陽被安祿山屬下將領尹子奇攻陷。張鎬怒而杖殺閭丘曉。

基本信息

具體史料出處

舊唐書·列傳第六十一

鎬既發,會張巡宋州圍急,倍道兼進,傳檄濠州刺史閭丘曉引兵出救。曉素愎戾,馭下少恩,好獨任己。及鎬信至,略無稟命,又慮兵敗,禍及於己,遂逗留不進。鎬至淮口,宋州已陷,鎬怒曉,即杖殺之。

新唐書·卷第一百五十二·列傳第六十四

賊圍宋州,張巡告急,鎬倍道進,檄濠州刺史閭丘曉趣救。曉愎撓,逗留不肯進,比鎬至淮口,而巡已陷。鎬怒,杖殺曉。

新唐書·卷第二百一十六·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昌齡,字少伯,江寧人。第進士,補秘書郎。又中宏辭,遷汜水尉。不護細行,貶龍標尉。以世亂還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張鎬按軍河南,兵大集,曉最後期,將戮之,辭曰:「有親,乞貸余命。」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曉默然。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唐紀三十六

張鎬聞睢陽圍急,倍道亟進,檄浙東、浙西、淮南、北海諸節度及譙郡太守閭丘曉,使共救之。曉素傲很,不受鎬命。比鎬至,睢陽城已陷三日。鎬召曉,杖殺之。

唐才子傳·卷第二

昌齡,字少伯,太原人。開元十五年李嶷榜進士,授汜水尉。又中宏辭,遷校書郎。後以不護細行,貶龍標尉。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後張鎬按軍河南,曉愆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慚沮。昌齡工詩,縝密而思清,時稱“詩家夫子王江寧”,蓋嘗為江寧令。與文士王之渙、辛漸交友至深,皆出模範,其名重如此。有詩集五卷,又述作詩格律、境思、體例,共十四篇,為《詩格》一卷,又,《詩中密旨》一卷,及《古樂府解題》一卷,今並傳。自元嘉以還,四百年之內,曹、劉、陸、謝,風骨頓盡。逮儲光羲、王昌齡,頗従厥跡,兩賢氣同而體別也。王稍聲峻,奇句俊格,驚耳駭目。奈何晚途不矜小節,謗議騰沸,兩竄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長嘆,至歸全之道,不亦痛哉。

人物事件相關

關於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二十九歲中進士。王昌齡以擅長七絕而名重當世,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他反映邊塞軍旅生活的詩有《從軍行》、《出塞》等,送別朋友的詩《芙蓉樓送辛漸》等,至今膾炙人口。文學史家評價,王昌齡的七絕,跟李白的七絕有異曲同工之妙。辛文房《唐才子傳》評價王昌齡“王稍聲峻,奇句俊格,驚耳駭目。” 王昌齡被殺害的時候大約五十九歲。

關於睢陽保衛戰

公元756年,張巡主動撤出雍丘後,退至睢陽與睢陽太守許遠及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縣令姚誾合為一軍,堅守睢陽。叛軍多次圍城,均為張巡等擊退,但當時在睢陽附近的唐軍將領如虢王李巨、賀蘭進明等畏敵如虎,坐視睢陽被敵圍困,張鎬急令睢陽附近唐軍救援,諸軍依然作壁上觀。張鎬從鳳翔緊急趕赴睢陽親自領兵救援,睢陽已被叛軍攻克三天,張巡等殉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