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敦好望角

開普敦好望角

“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卻稱“風暴角”。是位於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位於34°21′S,18°30′E處。北距開普敦52km。但從此通往富庶的東方航道有望,故改稱好望角。蘇伊士運河通航前,來往於亞歐之間的船舶都經過好望角。現特大油輪無法進入蘇伊士運河,仍需取此道航行。好望角多暴風雨,海浪洶湧,位於來自印度洋的溫暖的莫三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來自南極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匯合處。1939年這裡成為自然保護區,好望角東方2公里(1.2里)處,設有一座燈塔。

簡介

好望角鳥瞰好望角正位於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匯合處,即非洲南非共和國南部。強勁的西風急流掀起的驚濤駭浪常年不斷,這裡除風暴為害外,還常常有“殺人浪”出現。這種海浪前部猶如懸崖峭壁,後部則像緩緩的山坡,波高一般有15-20米,在冬季頻繁出現,還不時加上極地風引起的鏇轉浪,當這兩種海浪疊加在一起時,海況就更加惡劣,而且這裡還有一很強的沿岸流,當浪與流相遇時,整個海面如同開鍋似的翻滾,航行到這裡的船舶往往遭難,因此,這裡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航海地段。

開普敦好望角開普敦好望角

名稱由來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奉葡萄牙國王若奧二世之命,率兩艘輕快帆船和一艘運輸船自里斯本出發,再次踏上遠征的航路。他的使命是探索繞過非洲大陸最南端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亞士率領的船隊首先沿著以往航海家們走過的航路先到加納的埃爾米納,後經過剛果河口和克羅斯角,約於1488年1月間抵達現屬納米比業的盧得瑞次。船隊在那裡遇到了強烈的風暴。苦於疾病和風暴的船員們多數不願繼續冒險前行,數次請求返航。迪亞士力排眾議,堅持南行。船隊被暴裹挾著在大洋中飄泊了13個晝夜,不知不覺間已經繞過了好望角。風暴停息後,對具體方位尚無清醒意識的迪亞士命令船隊掉轉船頭向東航行,以便靠近非洲西海岸。但船隊在連續航行了數日之後仍不見大陸。此時,迪亞上醒悟到船隊可能已經繞過了非洲大陸最南端,於是他下令折向北方行駛。1488年2月間,船隊終於駛入一個植被豐富的海灣,船員們還看到土著黑人正在那裡放牧牛羊,迪亞士遂將那裡命名為牧人灣(即今南非東部海岸的莫塞爾灣)。迪亞士本想繼續沿海岸線東行,無奈疲憊不堪的船員們歸心似箭,迪亞士只好下令返航。

開普敦好望角開普敦好望角

在返航途中,他們再次經過好望角時正值晴天麗日。葡萄牙歷史學家巴若斯在描寫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時寫道:“船員們驚異地凝望著這個隱藏了多少世紀的壯美的岬角。他們不僅發現了一個突兀的海角,而且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感慨萬千的迪業士據其經歷將其命名為“風暴角”。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再率船隊探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當年11月27日,達·伽馬的船隊再次繞過好望角,次年5月20日駛抵印度西海岸重鎮卡利庫特。又經歷了千辛萬苦之後,達·伽馬約於1499年9月1日前後返回里斯本

“好望角”一名的由來有著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有兩種:一說為迪亞士1488年12月回到里斯本後,向若奧二世陳述了“風暴角”的見聞,若奧二世認為繞過這個海角,就有希望到達夢寐以求的印度,因此將“風暴角”改名為“好望角”;另一種說法是達·伽馬自印度滿載而歸後,當時的葡王才將“風暴角”易名為“好望角”,以示繞過此海角就帶來了好運

名字寓意

“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卻稱“風暴角”。是位於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位於34°21′S,18°30′E處。北距開普敦52km。但從此通往富庶的東方航道有望,故改稱好望角。蘇伊士運河通航前,來往於亞歐之間的船舶都經過好望角。現特大油輪無法進入蘇伊士運河,仍需取此道航行。好望角多暴風雨,海浪洶湧,位於來自印度洋的溫暖的莫三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來自南極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匯合處。1939年這裡成為自然保護區,好望角東方2公里(1.2里)處,設有一座燈塔。

開普敦好望角開普敦好望角

行成原因

與好望角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在南半球中緯度地帶只有非洲的好望角、南美洲的合恩角,以及澳大利亞南部沿岸和紐西蘭的南島位於這裡,其它幾乎被三大洋的南部海域所環繞,構成一個封閉的水圈通稱為南大洋,這裡終年西風勁吹,風暴頻繁。在夏季也是西風咆哮而過,冬季更是寒風凜冽,常年的西風把海水也馴服得環繞地球由西向東賓士,形成了著名的“西風漂流”。

商業作用

好望角的發現,促使許多歐洲國家把擴張的目光轉向東方。荷蘭、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的船隊都先後經過這裡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亞、印度支那、菲律賓和中國。1652年,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掠取好望角的主權,並在現今的開普敦建立居民點,專為本國和其他國家過往的船隊提供淡水、蔬菜和船舶檢修服務。19世紀初,在海外已攫取大量殖民地的英國人看到掌握好望角制海權的重要性,遂侵入南非將荷蘭人取而代之。在蘇伊士運河1869年開通之前的三百多年時間裡,好望角航路成為歐洲人前往東方的唯一海上通道。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這條航路的作用雖有所減弱,但仍然是歐亞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一些巨輪還必須從這裡繞道。據在好望角的南非人士講,現在每年仍有三、四萬艘巨輪通過好望角。西歐進口石油的三分之二、戰略原料的百分之七十、糧食的四分之一都要通過這裡運輸。

景區介紹

風景最好、地勢最高的是開普角,最靠南的是厄加勒斯角。它們銜接毗鄰是這片神奇的土地的一部分。在大洲大洋之上,彼此之間的百十公里距離常被人們忽略不計,籠統叫做“非洲之尖”。

好望角和厄加勒斯角僅有一百多公里,緯度相差28分多。至於好望角常被稱為“最南端”這種近似法當然不夠精準,但並不是人們對這個簡單的方位有什麼誤讀,只是如我國景區也常有概括一片區域的情形一樣,就像“祖國的心臟”是個泛稱,沒丈量劃線,不分東西文武朝海豐。

好望角因常年風暴肆虐,曾叫風暴角,又因通向富庶的東方而更名好望角。至於說到兩洋交匯處,大致在這一帶的大片海域中。位於來自印度洋的溫暖的莫三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來自南極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匯合,液體的動態交融當然是不存在交接線的,導遊交代得非常清楚。

開普敦好望角開普敦好望角

洋流不斷掀起巨浪漩渦,風暴中不知顛覆沉沒過多少滿載的貨船。至今那驚濤駭浪下的海底還有陷落的文明和安睡的亡靈吧?在那嶙峋的岩逢間,可能還深藏著中國的瓷器和印度的香料瓶?

看著仍然洶湧的海浪,就知道敢從這裡行船駛過的都是有膽識的壯士,也是人類探索自然的先驅。懷著對英雄勇者的敬意,我向白浪拍岸的巨響中投去一個招呼,傳送了連一朵小浪花都濺不起來的祭拜。

南非開普敦好望角曾經是遙遠而神秘的。此刻的它,是腳下實在的岩石和綿軟沙灘,和我們親近著。同時有著一種波瀾壯闊的氣勢,那洋面上戲耍著的大風不斷運送著清新的空氣,在冬天透徹的陽光中並沒有那么凜冽嚴酷。

憑海臨風,環望眼下的浩然飄渺,還有滿山小怪石間的灌木和開在風中的鮮花,隨處呈現著蒼翠和蔥綠,一切都出於大自然的饋贈,對來自東方黃皮膚我們的一視同仁。

1939年這裡就成為自然保護區了,現在生存著千餘種植物,兩百多種動物。這個曾因種族歧視而惡名傳揚的地方,又有著如此超前的文明理念。不可思議的是,動物和植物的天堂卻不是原住民黑人的天堂,他們在漫長的歲月里忍受著文明人施予的粗暴和野蠻。

南非的年平均降雨量僅有世界年均降雨量的一半,可地勢海洋對開普敦的特別青睞讓它那么溫潤濕漉,即便是冬季也蔥鬱得鮮嫩青翠,完全看不到乾燥土地和惡劣天氣的影子。

站在這兒,就能充分理解,1500年前,在葡萄牙航海家和史學家的描述中,稱它為隱藏了多少世紀的壯美岬角,是一個令人驚異的新世界!

迎著海風和西沉的太陽,發出一聲嘆息,越發感到自己“渺小”、“ 輕浮”得什麼也不是。像是一片老樹葉,還是一個水珠?偶然被刮到這裡,在大西洋和印度樣的風起雲湧之中,馬上又要悄然消失離去,我們的生命也不過只是個瞬間而已,哪天蒸發了,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除了我們,這片大洋、山脈和土地,也許都將成為永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