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經濟中的匯率傳遞:中國案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平裝: 228頁
開本: 32開
ISBN: 7811381257, 9787811381252
條形碼: 9787811381252
尺寸: 20.6 x 14.6 x 1.6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鄭平,男,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匯率、國際金融、國際投融資等。2005年4月到6月,赴柏林經濟學院參加“歐亞鏈”聯合教學項目,為其研究生講授《中國的巨觀經濟》。曾就職於金融機構,現任教於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內容簡介

《開放經濟中的匯率傳遞:中國案例》的創新之處:(1)研究角度創新。匯率傳遞是國際經濟學中的熱點問題之一。全書以貨幣運動為主線,從經濟成長中貨幣增長的必然性出發,將貨幣分析與真實分析結合起來,深入探討了開放經濟條件下貨幣增長中的匯率傳遞問題。
(2)探討了匯率波動與匯率傳遞的雙向影響,非有效的外匯市場、生產力衝擊及貨幣替代等產生匯率脫節。經濟擾動的溢出效應則突出了國際協調的必要性,浮動匯率下匯率波動的持續性導致匯率傳遞的時滯變長。《開放經濟中的匯率傳遞:中國案例》對此論證充分,資料翔實。
(3)從匯率決定理論(一價定律、超調理論與資產組合模型)、傳遞環節及市場結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匯率傳遞係數,較為全面地總結出不完全傳遞的原因,並且分析了傳遞不完全對真實經濟和貨幣經濟的影響。
(4)對中國匯率傳遞的實際分段做了實證研究。首先對1979-2004年通貨膨脹的單方程做計量分析,再對1985-2004年的數據做協整分析。1985年之後,匯率變動對CPI的影響更大,市場化改革使匯率在巨觀經濟中的調節作用大為提高,並試圖對兩個人民幣匯率之謎給出合理的解釋。另外VAR實證表明人民幣內外價值相互作用的力度不對稱,為保證內外價值之間的良性互動,人民幣匯率制度應該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充分發揮匯率對巨觀經濟的調節作用。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貨幣增長與價格動態
第一節 貨幣供給的動態變化
一、貨幣屬性與功能的再剖
二、欠已開發國家最優貨幣供給量的確定
三、貨幣與產出(收入)之間的相關性
第二節 貨幣衝擊的預期觀點
一、不確定性中的貨幣
二、預期衝擊
三、經濟分析的微觀基礎
第三節 貨幣增長與價格變動
一、貨幣供給增長率的變化
二、未預期的貨幣擴張
三、貨幣增長與通貨膨脹的模型解釋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貨幣增長與匯率調整
第一節 超調理論中的匯率調整
一、模型簡述
二、匯率波動與超調
三、有效市場與匯率調整
第二節 資產組合模型的分析
一、匯率的資產組合模型
二、貨幣增長帶來的匯率調整
三、國內物價水平的作用
四、匯率決定理論的實證表現
第三節 匯率傳遞的貨幣分析與真實分析
一、經濟分析的兩分法
二、貨幣分析
三、真實分析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匯率波動與匯率傳遞
第一節 匯率波動的來源
一、匯率脫節
二、外匯市場的微觀結構:非有效市場
三、貨幣替代產生放大效應
四、生產力衝擊與B-S效應
第二節 溢出效應與貨幣合作
一、國外物價變動的衝擊
二、國際貨幣政策協調
……
第四章 匯率傳遞的不完全性
第五章 中國的匯率傳遞實際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