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縣

開平縣

開平,明置開平縣,因縣治在開平屯而得名。隸屬於廣東省江門市管轄,地處五邑僑鄉中部,總面積約1659平方公里,人口約68萬(2004年統計),下轄2個街道和13個鎮,共有2個市集貿區,分別為三埠及長沙兩條街道,面積約108平方公里,人口約21萬。開平是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建築之鄉、藝術之鄉 、廣東省首個縣級國家園林城市,更是聞名遐邇的碉樓之鄉。

歷史沿革

秦朝,秦始皇派兵攻取南越,在嶺南設定南海、桂林、象郡,今開平地(以下簡稱開平)隸屬南海郡番禺縣。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天下分為13州,開平隸屬交州合浦郡臨允縣。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從交州分出南海、蒼梧、鬱林、高涼4郡設立廣州,開平分屬廣州蒼梧郡臨允縣、南海郡平夷縣。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天下分為19州,開平分屬廣州新寧郡臨允、新興、新夷縣,南海郡盆允、封平縣。南朝宋,
設22州,開平分屬廣州新寧郡臨允、新興縣,新會郡新夷、盆允、封平、封樂、義寧、初賓、始康縣。南朝梁,割廣州新寧一郡立新州,開平分屬新州新寧郡新興
縣,廣州新會郡新夷、盆允、封平、封樂、義寧、初賓、始康縣。南朝陳,開平行政隸屬與南朝梁相同。
隋開皇三年(583)將諸郡改為州。大業三年(607)又改州為郡,開平分屬信安郡新興縣,南海郡新會、義寧縣。
唐貞觀元年(627)設10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又分為15道,道下設州,開平分屬嶺南道新州新興縣,岡州新會、義寧縣。五代(南漢),開平分屬新州新興縣,興王府新會、義寧縣。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設15道,開平分屬廣南東路新新州興縣、廣州新會縣。
元朝,開平分屬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新州新興縣、廣州路新會縣。
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書省為布政司,開平分屬廣東布政司肇慶府新興縣、恩平縣,廣州府新會縣。
南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1649),開平立縣,隸屬肇慶府。民國初期,開平縣仍按清制隸屬肇慶府。
民國3年(1914),隸屬粵海道。民國9年(1920),撤銷道制,只留省縣級行政建制。民國17年(1928),隸屬西江善後委員公署。民國25年(1936)10月,隸屬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8年(1949)4月,改屬廣東省第十行政區。
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隸屬粵中專區。1952年5月,劃入粵西行政區。1956年1月,撤銷粵西行政區,開平縣劃歸佛山專區。1958年12月,改屬江門專區。1961年2月,屬肇慶專區。1963年9月,再次劃歸佛山專區(1968年1月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5月,改屬江門市。1993年1月5日,撤銷開平縣,設立開平市。1999年6月21日,將開平市人民政府駐地由三埠街道長沙沿江東路135號遷至長沙街道長沙光華路1號。
2000~2002年,開平市轄3個街道(三埠、長沙、沙岡)、15個鎮(水井、月山、水口、赤水、東山、金雞、蜆
岡、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馬岡、龍勝、蒼城、沙塘)。2004年,水井鎮併入月山鎮,東山鎮併入赤水鎮。2005年5月,開平市轄3個街道(長沙、三
埠、沙岡)、13個鎮(月山、水口、赤水、金雞、蜆岡、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馬岡、龍勝、蒼城、沙塘)。2005年7月28日,撤銷沙岡街道辦事處,
併入水口鎮。新水口鎮全鎮總面積為80.5平方千米,總人口8.4萬人,另有外來人口2萬多人。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開平市轄2個街道(長沙街道、三埠街道)、13個鎮(月山鎮、水口鎮、赤水鎮、金雞鎮、蜆岡鎮、百合鎮、赤坎鎮、塘口鎮、大沙鎮、馬岡鎮、龍勝鎮、蒼城鎮、沙塘鎮)、9個管區(長沙、新昌、逕頭、荻海、港口、沖澄、簕沖、祥龍)以及翠山湖工業區和蒼城工業區。

地理環境

開平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毗鄰港澳,北距廣州市110公里,地跨東經112°13’~112°48’,北緯21°56’~22°39’,東北連新會,正北靠鶴山,東南近台山,西南接恩平,西北鄰新興。全市總面積1659平方公里,境內南北西部多低山丘陵,東、中部多丘陵平原,潭江自西向東橫貫市腹,地勢自南北兩面向潭江河各地帶傾斜,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面積占全市面積的69%,丘陵面積占29%,山地面積占2%。潭江、蒼江相會,穿流而過,水深河寬,素有“小武漢”之稱,歷來是重要商埠和貨物散集地。

自然資源

開平市境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合於亞熱帶植物的生長,植物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全縣共有喬、灌木315種,其中,裸子植物門有7科26種,被子植物門的雙子葉植物綱分51科256種,單子葉植物綱分3科33種。
礦產資源有鐵、錳、銅、錫、金、鈾、獨居石、鋰雲母、煤、耐火石、鉀長石等33種。農業以水稻為主,是廣東18個重點產糧區之一。

人口民族

2000年,開平市轄3個街道、15個鎮。總人口668692人,各鎮人口:三埠區街道145900、長沙區街道84558、沙岡區街道36542、水井鎮5262、月山鎮36071、水口鎮35735、沙塘鎮28371、蒼城鎮31114、龍勝鎮31681、大沙鎮27335、馬岡鎮36914、塘口鎮26065、赤坎鎮45525、百合鎮23664、蜆岡鎮16700、金雞鎮19546、赤水鎮27029、東山鎮10680。(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9年末,開平市戶籍總人口68.72萬人,其中男性34.33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14人,非農業人
口24.26萬人,占總人口的35.3%。全年出生人數6867人,出生率10.01‰。死亡人口4907人,死亡率7.15‰。自然增長率2.86‰。
全市民族以漢族為主,占全市總人口98.18%(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其餘為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布衣族、滿族、瑤族、土家族、黎族、高山族。開平市是全國著名僑鄉。至2009年底止,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共75萬人,分布在世界上67個國家和地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